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以双丰8号为材料,在苗期进行11种缺素处理,结果如下:1.形态变化:缺N、P、K、Ca、Mg元素,其地上部症状明显。缺N、K、Ca、Fe、Zn、B元素时,根量有显著差异;2.解剖结构:因缺素造成叶片脉间失绿和发黄部位是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及内含物减少,液泡化明显的结果。干枯叶片的结构,表现细胞萎缩、排列不规整;3.生理指标:叶绿素a、b含量与光合速率在绝大部分缺素处理中均低于对照。各缺素处理在形态、解剖和生理三者变化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亚麻苗期缺素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亚3号为材料进行了亚麻苗期11种缺素症状研究。结果表明:缺N、Ca、Ms、Fe等地上部症状明显,表现生长缓慢、叶数少、叶色失绿等。缺N、Ca、Mg、K、Mo等对根量有明显影响;从干物质积累看,大部缺素处理,如缺N、P、Ca、Cu、Mo、Mn和B与CK相比明显减少;缺N、Ca、Mg、Fe等处理畸变部位的解剖结构与对照相应器官的结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其大体变化趋势是细胞内失水变形,叶绿体破坏以及细胞瓦解破坏。  相似文献   

3.
以赣红麻一号为材料进行了红麻苗期12种主要矿质元素缺乏研究.结果表明缺N、Ca、Mg、Fe、S、B等对植株上部症状影响明显,表现生长缓慢、叶数少,叶色失绿等,所有缺素处理叶鲜重均为对照的70%以下,其中缺Ca、缺Mg处理仅为CK的7.5%和19.5%;缺N、Ca、Mg、S、Mo等对根量有明显影响;缺N、P、Ca、Mg、Mo等对干物质积累与CK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赣红麻一号为材料进行了红麻苗期12种主要矿质元素缺乏研究。结果表明:缺N、Ca、Mg、Fe、S、B等对植株上部症状影响明显,表现生长缓慢、叶数少,叶色失绿等,所有缺素处理叶鲜重均为对照的70%以下,其中缺Ca、缺Mg处理仅为CK的7.5%和19.5%;缺N、Ca、Mg、S、Mo等对根量有明显影响;缺N、P、Ca、Mg、Mo等对干物质积累与CK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缺乏不同营养元素对剑麻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不同营养元素N、P、K、Ca、Mg缺乏对龙舌兰麻H.11648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通过砂培试验,设置了缺氮(-N)、缺磷(-P)、缺钾(-K)、缺钙(-Ca)、缺镁(-Mg)处理,调查了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片数、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叶片和根系养分含量.结果表明:-N和-Ca处理剑麻幼苗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均明显减小,其它缺素处理影响不明显.各缺素处理剑麻植株叶片和根系相应元素含量均降低.-K、-Ca处理植株含N量降低,-N、-K处理植株含P量明显增加,-Mg处理植株含K量以及-K处理植株含Ca量也明显增加,而-N处理植株含Mg量明显降低.说明N、P、K、Ca、Mg缺乏对剑麻幼苗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缺氮影响最大,缺钙次之.  相似文献   

6.
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杨梅(Myrica rubra)的芽和叶片为材料,研究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P和K含量呈不断降低趋势,而Ca和Mn则与之相反,呈持续升高趋势,Cu、B、Fe和Zn含量在生理分化盛期前降低,盛期后升高,而Mg和N则是在生理分化盛期前呈升高趋势,此后降低.在生产上,可根据杨梅树势在花芽生理分化前叶片适当喷施一定量的B、Fe和P肥,以促进其花芽生理分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无患子媛华无性系原料林叶片矿质元素在不同关键物候期动态变化规律,揭示该无性系养分需求特征,为科学制定营养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以福建省建宁县树龄5、6、7 a的无患子媛华无性系原料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展叶期、花序抽生末期、花期末、果实膨大初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N、P、K、Ca、S、Mg、Fe、Zn、B等含量指标。无患子媛华无性系原料林不同关键物候期叶片中N、P、K、Ca、Mg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再上升、后降低趋势,均在果实膨大初期达到最高;N和P的含量在花序抽生末期和果实膨大初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K含量在果实膨大初期显著高于其他关键生育期,且在其余生育期之间无显著差异,而Ca含量和Mg含量在展叶期和果实膨大初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Fe、B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Fe含量在果实转色期显著高于其余生育期,B含量在花期末急剧降低,且显著低于其余生育期(P<0.05),Zn含量和S含量全年总体无明显变化。3个树龄叶片中N含量和K、P、Mg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Ca含量和K、Fe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S含量和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Zn含量和S、B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8.
氮肥用量对苏中冬小麦地上部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施氮量对苏中地区冬小麦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扬麦11和扬麦13为材料,在江苏丹阳设置3个氮素水平(0、150、300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茎鞘和叶片中Fe、Zn、Mn、Cu、Ca、Mg和P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茎鞘、叶片、面粉和麸皮中的Fe、Zn、Mn、Cu和Ca含量,但P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N0)相比,施氮量达300kg.hm-2时,扬麦11籽粒中的Fe、Zn、Mn、Cu和Ca含量分别增加了11.74%、32.20%、31.78%、66.87%和53.75%,P含量降低23.06%,茎鞘中Zn、Cu和Ca含量增加106.34%、136.97%和51.15%,P含量降低46.46%;扬麦13籽粒中Zn、Cu和Ca含量分别比对照(N0)增加33.03%、59.67%和56.63%,Mg和P含量分别降低14.10%和25.41%,叶片中Mn、Cu、Ca和Mg分别增加174.54%、27.15%、41.66%和29.95%。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籽粒中Mg含量呈下降趋势,但茎鞘和叶片中Mg含量呈递增趋势。籽粒、茎鞘和叶片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对氮肥的响应存在品种间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适量施氮可以提高冬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但是,氮肥用量过高可能降低籽粒中P和Mg的含量,不利于籽粒矿质营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温室水培法开展柚木无性系幼苗缺素试验。观察幼苗在N、P、K、Ca、Mg、Fe、Mn、B、Zn营养元素缺失条件下的表型特征;测定植株的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及根、茎、叶部分的生物量(干重)]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Y(II)、ETR值]。结果表明:各个缺素处理均对柚木幼苗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叶片发黄,出现锈斑及坏死现象,植株长势较弱,其中表现症状最快的是缺氮、缺钾和缺铁处理。不同缺素处理的柚木幼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低于全素(对照)处理,其中限制因子主要是氮、钾、钙和铁。缺素导致柚木幼苗根系活力的下降,显著影响柚木根系活力的营养元素为钙和铁,其次为氮和磷。各个缺素处理的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Y(II)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值与对照处理有显著差异,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是缺磷和缺铁处理。  相似文献   

10.
应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对低产园和高产园槟榔进行了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相对于高产园,低产园元素间关系较不平衡。槟榔叶片N、P、K、Ca、Mg以及Fe、Mn、Cu、Zn的适宜含量分别为(20.53±0.67)、(1.90±0.01)、(13.30±0.46)、(7.14±0.57)、(3.68±0.41)g/kg及(109.50±4.16)、(112.50±9.02)、(6.07±0.64)、(31.23±0.15)mg/kg。低产园N、P、K、Ca、Mg、Fe、Mn、Cu、Zn元素DRIS诊断指数分别为-44.58、-1.60、-17.16、0.09、-31.94、52.78、31.03、23.12、-11.74,需求强度较大的元素为N、Mg、K,其次是Z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