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文启 《齐鲁渔业》2007,24(1):38-38
黄颡鱼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黄颡鱼、河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效益。1池塘准备1.1池塘选择实行黄颡鱼、河蟹混养的池塘,面积一般3333m~2(5亩)左右,水深1.0~1.5m,塘埂坡度1:3左右,不渗不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无工业或生活污水污染。  相似文献   

2.
一、蟹池选择水流充足、排灌方便,大小蟹池均可用于蟹虾鱼生态混养;常年保水深度0.5~1.5米,水草覆盖率40%。二、苗种放养3月份放河蟹和青虾苗,每亩放养规格150~200只/千克的长江扣蟹500~600只,规格1500~1800只/千克的青虾苗15千克左右;6月初青虾捕捞结束,放养长江翘嘴鳜,每亩放养规格为5厘米以上的鳜鱼种10~15尾。三、投饲管理河蟹按常规方法投喂。春季河蟹小规格生长期,主抓青虾养殖;蟹池中混养的鳜鱼,生长初期池中野杂鱼、虾等足够其摄食,生长旺季可以适当投一些低值野杂鱼进塘。饵料鱼品种以异育银鲫、鳙、鲮、鲢为主,一般两星期投…  相似文献   

3.
1996年我乡进行了虾蟹混养试验,经过一年的实践摸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500亩池塘投放青虾种1850公斤,河蟹种15.2万只,总产商品虾6100公斤,亩产虾12.2公斤,总产商品蟹10250公斤,亩产20.5公斤,亩盈利2410元,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位于马公荡西岸边,新挖两口鱼池,面积分别为324亩与176亩,两只鱼池间有池埂相连,常年水位1~2米之间,土质为小粉白土,略有粘土部分,水源以马公荡水为主,由养鱼专业户张伯年、张伯成承包。2.苗种来源:虾种来源,是当地的池塘幼虾及外荡幼虾,规格3厘米左右,放养时…  相似文献   

4.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青虾学名日本沼虾,两品种均为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技术是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稳步推广该养殖项目对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具有现实意义。现根据3年示范的实绩,围绕实现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每667米2产河蟹65千克、青虾30千克的目标,现将具体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仅供参考。1池塘条件蟹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路通电通的地方,通常蟹虾混养的池塘要求是:(1)面积0.67公顷以上,最大不超过3.3公顷;(2)水深1.5米左右;…  相似文献   

5.
1.蟹种的选择和放亲 优质出种包括两方面,一是品种纯正,二是质量优良。生产大规格河蟹以选用长江水系田种为佳,在选购蟹种时,要坚持“五不要”原则,即来量不要、受伤正不要、“僵蟹”与“绿蟹”不要,病好不要、肢体残缺者不要。区种放养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500只左右为宜,这样使河蟹有一个充裕的生活、生长空间;放养时间,一般以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则水温上升,部分河蟹说壳,将影响下坡成活率。放养规格,以100~200只/公斤为宜。规格过大,第一次说在困难,损伤较重;规格…  相似文献   

6.
成蟹养殖一般在1-2月放养蟹种,3月中旬到下旬第1次蜕壳,4月中下旬第2次蜕壳,大规格苗种(40只/千克左右)在5月上旬还有部分第2次蜕壳。近几年养殖生产中,3-4月河蟹死亡量较大现象常有发生,且有增加的趋势,给河蟹养殖带来不小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全程投喂冰冻小黄鱼""自繁自育河蟹苗种""全年只用过一次杀虫药"……这些看似非常规的河蟹养殖方法,是姜堰区华港镇下溪村的河蟹养殖户王春根总结出的养殖经验。笔者对此进行了生产调研,现总结如下。一、2017年放养和收益情况王春根2012年起从事河蟹养殖生产,养殖面积150亩,5口塘。2017年开展蟹、鳜、虾混养,2月10日亩放规格200只/千克蟹种1100只,5月20日亩放抱卵青虾150克,6月10日亩放规格5~6厘米的鳜鱼苗10尾。总计收获河蟹20175千克、  相似文献   

8.
淀山湖虾蟹混养模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根据本地区的条件进行青虾与河蟹混养,形成了特有的模式。现有虾蟹混养池塘3645亩,两季青虾亩产65千克左右。现将虾蟹混养模式的要点介绍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春节前晒塘10~15天,然后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00~l50千克或漂白粉15千克,彻底杀灭野杂鱼。清塘后注水20~30厘米,浸泡2~3天。在池塘适宜的位置设置占池塘面积20%左右的围网,  相似文献   

9.
池塘河蟹青虾混养亩产100公斤的养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乃峰 《科学养鱼》2001,(10):29-30
湖州池塘河蟹养殖近几年发展较快,根据青虾养殖普遍,且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的情况,实行河蟹与青虾的池塘混养,能充分利用池塘的面积和饵料,适当增加苗种及饲料的投入,可比单养河蟹或青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亩产100公斤其中河蟹75公斤、青虾25公斤的养殖模式,要求河蟹回捕率达70%以上,商品蟹平均规格达每只125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养殖池塘的生态条件和防逃实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每只2~10亩,平均水深达到0.8~1.5米,塘埂宽度1.5~2.5米,坡度1∶2…  相似文献   

10.
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张建 《科学养鱼》2002,(5):24-24
近年来,池塘养殖常规鱼的产量不断提高,而养殖效益却相对降低,单纯养殖常规鱼水面的平均纯利一般在500元/亩左右。为了充分挖掘水体潜力,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池塘的养殖效益,笔者认为可在池塘适当套放一些特水养殖品种。一、套放模式1.鱼蟹混养在2~3月份,每亩水面套放200只/千克的扣蟹80~100只,不需建防逃设施。放养的蟹种应选个体整齐、肢体完整健壮、未性成熟、长江系的纯正种苗,养殖者最好购蟹苗自己培育大规格蟹种。到10月中旬前后应及时将蟹捕出,回捕率一般在60%左右,每亩水…  相似文献   

11.
一、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模式1.鱼鳖混养型:池塘面积300~1500m^2。深1.5m。蓄水1.5m左右。池塘四周须修建防逃设备.一般池壁应高出地面30cm。池壁砌反边伸出池顶10-15cm。壁要光滑。池四周留有一定的斜坡作休息场地。休息场可用水泥板或砖石护坡。放养密度为2~3m。放一只鳖。规格为0.15~0.25kg/只,  相似文献   

12.
1 基本情况与主要技术1.1 试验选择陡湖区域4个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分别按螯虾单养,鱼、螯虾混养,河蟹、螯虾混养,鱼、河蟹、螯虾混养四种模式进行。池口面积20~21亩,平均20.4亩,池深均约1.5m,坡比均1:2.5左右,水草丰盛。4个池3月5日统一干塘清塘,每亩  相似文献   

13.
精养外荡混养河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在精养外荡中混养河蟹,面积7.47ha,利用天然青饲料为主,辅以人工投喂青粗饲料。混养规格为0.12g/只的河蟹种8235只/ha,经450天养殖,共产商品蟹256.5kg/ha,规格91g/只,回捕率34.2%;混养规格 5.75g/的河蟹种6450只/ha,经300天养殖,产商品蟹253.5kg/ha,规格104g/只,回捕率37.7%。平均年增加纯收益16825元/ha,  相似文献   

14.
河蟹混养一般采用蟹虾、蟹虾鱼混养较多,但河蟹与鳜鱼混养的报道甚少。为了探索河蟹混养的新途径,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2000年我们对张家港市南沙镇马桥村1.4公顷的低洼低产稻田经过提沟式改造,进行了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 饲养条件1.1 生产条件a.提沟田块:试验提沟田块面积为1.4公顷,利用低洼低产水稻田加高田埂,同时中间开挖宽10米,深60厘米的提沟,田块四周加高田埂60厘米,保证养殖期间提沟水深能达到1米以上,提沟之处的水域保持水深30~40厘米,这样可以在浅水区域内种植茭…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我县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到桐庐举办培训班等活动使河蟹养殖户养殖技术有了明显提高,通过专养河蟹,养殖平均亩纯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为了挖掘蟹塘养殖潜力,充分利用蟹塘养殖空间,我们在2013年进行了河蟹青虾高效生态混养模式研究,通过研究探索该混养模式,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蟹塘养殖经济效益,缓解养殖户在养殖中期只投入无产出的经济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该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河蟹池塘养殖在我地有较长历史,太湖白鱼是近年来新引进的开发品种。河蟹生活在底层或池塘四周,喜欢在水底吃食;白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性暴、善于跳跃,一般只吃浮在水面的饲料。两者混养,各取所需,可以起到养殖双丰收的效果。2004年我们在海盐县百步镇桃东村孙张林养殖的13口(4.67hm^2)池塘中进行了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生石灰。生石灰是鱼池中常用的杀菌药物,在对鱼蟹混养的池塘,或者以养蟹为主,搭配少量自种的池塘使用时,其安全浓度为14.77ppm(即每亩水深平均1来时用量为9.5公斤),如河蟹密度较大,投饵较多时,须20天左右喷洒一次溶化的石灰水,使水质稳定在pH7.5以上(一般池塘都低于这一指标,养鱼塘大都在6~6.5)。这样既能杀灭河蟹身上病原菌,又有利于河蟹和鱼的生长。二、敌百虫。稻田养蟹,敌百虫可防治水稻粘虫、卷叶虫和鱼类等多种寄生虫。水稻田的用量为60克/亩。养鱼塘用量为0.5ppm。混养河蟹后的安全浓度为0.7PPm。有人认…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海水养殖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效益亩均净增收1200元,平均亩产二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千克,梭子蟹成蟹45千克,脊尾白虾75千克,虾虎鱼15千克,亩均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不少养蟹单位及专业户进行鱼蟹混养,现将混养中的放养方法及捕捞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鱼蟹的放养(1)大眼幼体直接放养法:将大眼幼体直接放入池中(即不经过暂养)时,应先放入螃蟹,待其蜕壳2~3次后(约20~25天左右),再放入鱼类。(2)幼蟹放养法:先放蟹,后放鱼,也可两者同时放养,但鱼的规格不宜大,一般以体长15~25厘米的鱼种为好。鱼蟹混养中,放养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海水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江苏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13.3hm^2(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技术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月~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份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每667m^2净增收1200元,平均每667m^2产Ⅱ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kg,梭子蟹成蟹45kg,脊尾白虾75kg,虾虎鱼15kg,每667m^2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