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一看到春天的花,就使我很向往老家——关中一个普通的农村。尤其是我家庭院中央的那株大玫瑰,她时刻牵动着我的心。我多想再嗅嗅她那醉人的清香啊。 就在我家搬进新宅院的那一年,父亲亲手栽上了她。栽时,她已在别处生长了10多年,处  相似文献   

2.
看见树木在鸿雁驮来春天的早晨苍老樵淬的父亲把树木永远当成了他疼爱的孩子看见树木被幽深的山径穿起蓬勃的绿叶把祝福-写满每一个灿烂的枝头看见树木激荡着青春翩翩起舞便看见父亲牵着猎犬捐着钢枪倘祥于树海绿浪之中树木·父亲·孩子@刘振生  相似文献   

3.
大漠护林人     
绿色是生命 ,是希望 ,绿色像长城抗御着肆虐的风沙 ,把盎然的生机带给人间。而那些绿色的保护者 ,终年四季扎根戈壁 ,不讲索取 ,默默奉献 ,用辛勤和汗水耕耘美化大自然。在呼图壁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深处就有两位这样的护林员。他们都是可敬的——大漠护林人■ 呼图壁县广播电视局 /徐明 王冬情系绿色恰依坎 ,在这俗称沙枣园、破城子的荒漠戈壁上 ,已当了 14年护林员。大漠是荒凉孤寂的 ,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 ,恰依坎一家人像看护孩子成长般的看护着这些荒漠植被 ,由于恰依坎是兼职护林员 ,他每月的工资只有 50元 ,而他全家五口人…  相似文献   

4.
我们     
眼里是鸟儿的默愿耳畔是河流的呼唤梦里是大地的企盼心中是绿色的思念跟随春风的足迹我们默默地把绿树、把青草把希望、把春天在深山、在荒漠在屋后、在门前一片一片地栽一行一行地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栽着、栽着我们也变成了一棵树一棵草水也更清天也更蓝我们@谢广森  相似文献   

5.
故乡的春天     
<正>回家帮弟弟栽苹果树时,发现春天已经真正来到人眼前。看过的关于春天的文章大都是别人记忆的重现,而今年春天却真实地撞进了我的视线。刚下三轮车,老家门口两棵垂柳就噘着嫩绿的小嘴、挥着柔长的手臂迎接我,我拍拍激动的胸口,把脸蹭到垂柳柔软的枝条上一番陶醉一番回味。小时候看见垂柳泛绿,总会迫不及待地折下筷子粗的一节柳枝轻轻拧一拧,那绿色树皮略略松动,然后猛地一下把它褪出树枝,一管柳笛就呈现在手中,拿铅笔刀把两头切齐,再把一头捏扁,满街一边跑着一边拼  相似文献   

6.
魏鹏 《云南林业》2014,(3):74-74
让我对朱熹肃然起敬的,不是他的理学体系,而是他在祖母墓上栽了十九棵杉树,来怀念去世的祖母。受其影响,我也想为去世的母亲栽一棵树。况且,母亲生前就爱栽树。春天一到,她都要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买回一些树苗,栽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在我的记忆里,全村谁都没有我家栽的树多。在瓦屋未建之前,母亲就在宅基上栽满了洋槐树。瓦屋建好后的那年春天,母亲还带我去县城买过树苗,我至今还记得那时一人高的槐树苗只卖一毛钱。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南边的原野上,有一条又大又宽的沙漠带,这就是有名的科尔沁沙漠带,那里没有人烟,沙丘一座连着一座,显得荒凉极了。但是,在科尔沁沙漠带的深处,却隐藏着一条很大的绿色山谷。这绿色的山谷由两条大沟组成,每一条大沟都有十多公里长,二三百米宽,若是站在沟边儿往下看,那沟深不见底,苍翠的树木层层叠叠地填满了幽深的山谷;若是站在沟底往上看,就像看三四十层高的大楼一样,帽子会从头上掉下来。顺着山沟往远处看,朦朦胧胧的雾气笼罩着整座绿色的山谷,就好像入了仙境一般。人们把这条绿色的山谷叫大青沟。现在,它已经被定为国家重…  相似文献   

8.
留住春天的人──记花卉技师张希贤赵声琪一昆明市呈贡县,有个叫做水塘山的小山坡,15年前,这里几乎没有绿色的树木、新鲜的花草,风一吹来,黄沙漫天飞扬。可就是在这样一个荒凉的小山头上,如今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花园式的企业一一云南省公路局沥青供应站和一个花园...  相似文献   

9.
李子 《湖南林业》2008,(6):34-34
我的父亲喜欢侍弄花草,这事我从小就知道,却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他喜欢种上了树。据母亲告诉我,那还是我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吃李子,将李子核扔在了门前的小花池里,来年春天,眼尖的父亲看到了一棵与众不同的小苗,再长大些,才发现是棵李子树。于是,父亲非常的高兴,抱着我夸我从小就知道种树,是个好孩子。从那时起,他每年都要在房前屋后栽几棵树。  相似文献   

10.
在我家屋后,有一棵高大的板栗树.树干有三个人合抱那样粗;枝繁叶茂的树冠,有两分地那样大.小时父亲对我说,是他的爷爷晚年时栽的,在我爷爷中年的时候,这树已经结果累累,每年产板栗一百多斤.那时,我们这里,家家屋前屋后都有板栗树,少者三五棵,多者几十棵、上百棵.西山坡上住的王老奶奶,年青守寡,带着三个孩子,没田没地,靠的就是屋前屋后的许多棵板栗树,维持一家生活,还供一个孩子念书.公元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的大军开进了我们山区,没煤烧铁,便把树砍下来放进炼铁炉内去烧,于是,树木遭了殃.板栗树当然也在劫难逃,大多板栗树都被砍掉了.  相似文献   

11.
正我家大门建好第二年的春天,就向喜欢果木的同事要了两棵果树,一棵是杏树,一棵是石榴。当时同事告诉我,杏树栽在大门的右手边,石榴栽在大门的左手边,我不明其意,只是照做了。现在右手边的杏树春红已谢,而左手边的石榴正含苞待放,形成一道别样风景。石榴枝上挂满了像小姑娘腮帮似的石榴花骨朵。近10天的时间,这些小蓓蕾伸了伸懒腰钻了出来。初夏时节,诗意的大门  相似文献   

12.
84岁的父亲走了。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坡宽阔的怀抱里,与天地溶为一体。 父亲出生于陕北的一个贫苦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苦大仇深的父亲为了像他一样的千万受苦人能过上好日子,毅然参加红军,为党为民任劳任怨几十年。他过世后,我们整理他的遗物时,从跟随他一辈子的皮箱里翻出一个用红布包,严严实实、沉掂掂的,打开一看,是一把缺了一个角的老镢头。赶来奔丧的叔父看见后急忙拿起来,看了好一会,嘴里喃喃到“六十多年了,你大(陕北方言,父亲的意思)还没有扔掉这把镢头”说着说着眼泪直往下流。原来,这把让叔父伤感无比的镢头后面,还有一段令我们心酸的事……。  相似文献   

13.
绿色的事业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我赞美创造绿色的人.赤峰郊区大六份乡乌兰硕村农民岳凤元,就是一个绿色的开拓者.他年轻的时候就迷上了植树,奋斗了几十年,如今已年过花甲,仍然迷恋着绿色的事业。1952年,岳凤元从部队转业回乡务农.他年年抽空栽树,到1964年,在沟湾和房前屋后栽树一千多棵.这个祖祖辈辈在穷山沟苦熬的农民,从自己植树的实践中摸索出一个道理,乌兰硕村穷就穷在光山秃岭干河川上。若把山山岭岭,沟沟岔岔都修上坝,栽上树,洪水下不了山,乌兰硕就有富裕的希望.他白天到队里去劳动,早晚和雨天到山上治山治沟,植树造林.两年,他治理了两条大沟,一个湾子,植树一千八百多棵。  相似文献   

14.
算盘人生     
父亲坐在方桌前。右手在一片片地数着药片,左手放在一把老式算盘上。每数出一片药片,左手就在算盘的下面顶上一粒算珠,直到数到第五片,父亲猛然退掉下面的四粒算珠,从上面划下一粒算珠,因为这一粒算珠,就是代表了"五"的数字。父亲释然,看上去像一个指挥家,猛然结束了他一支美妙曲子的演奏。赋闲在家的父亲,除了必要的活动外,几乎终日就坐在他那张方桌前,桌面上常摆的是三样物件:茶壶、药片、算盘。茶壶,是生活所需;药片,是身体所需;算  相似文献   

15.
绿树情思     
我们跟随已离休的旗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文臣同志,驱车在奈曼旗西湖北岸,巡察旗直属机关自1981年以来栽的树木。车行湖边,时走时停,我们随时查看各机关在湖岸沙地上栽植的树木。当走到旗政府机关包栽的地段时,当年的老旗长徐文臣同志登上一个沙包,长时间地凝视着下面的一片绿树。他为什么对这片树木这样一往情深呢?那是在1981年我们跟他一起裁树时,为了给绿化沙丘做个纪念,由徐旗长规划,特意栽了个“人民政府”字样。如今,树长高了,字样已辨认不清。但绿树有情,随  相似文献   

16.
库布齐拾絮     
一浩瀚的库布齐沙漠并不甘心荒凉、寂寞,他期待着能得到一片绿洲。但是,绿色的生命打个招呼就走了,他只好默默地思念……二一场雨后,沉睡的树种终于睁开了惺忪的眼,伸出了一个个又白又嫩的小脑袋,好奇地观望大千世界。太阳给它们换上了绿色的外装,它们却露出了苦笑……  相似文献   

17.
1962年,武川县大青山乡沙湾子自然村会计刘德,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树木与人类关系的文章,受其启发,绿化家乡的理想在他心中萌生了。他从县城弄回几棵树苗,栽在了房前,竟摇起了沙湾子有史以来的第一片绿阴。 1966年,中国大地卷起了没完没了的风暴,而这里却掀起了绿色波涛。已经担任队长的刘德成了沙湾“绿色革命”的领袖。繁星网住了沙湾的群山,全村一片寂静,唯有刘队长家里的灯亮着。他,正耐心地给女儿玉琴一遍遍讲解树木的价值、作用。第二天,他又同女儿  相似文献   

18.
春天的颜色     
在以农为生的乡间,春天意味着一年生计的开始,也是新一年的希望.走在立春的田野上,虽犹有寒意,但已可见点点新绿.枯草下隐藏着寸寸新冒出土的绿色,于一片枯黄中犹显羞涩,但已遮盖不住;枯树枝头,冒出了点点新芽,在寒风中悄然吐露着绿意:还有河里那些肥美的鱼儿,欢快地畅游着. 这一切,似乎都在向人们展示着,绿意盎然的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  相似文献   

19.
母亲护树     
父亲爱种树。母亲也爱种树。那年春天,父母亲在我家新房周围种了好多树。 一日清晨,我家邻居老头儿王席匠双手掐腰,站在树趟儿边好一顿看,看完了就气乎乎地紧挨树趟边儿培壕,不少小树的根就露在了出来。 母亲生气了,心想:树又没招谁惹谁,凭什么。有天下小雨,王席匠又去培壕。母亲跳过墙去问他:“我说王席  相似文献   

20.
春季植树造林季节就要到来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九八五年我县林业战线上的一个先进人物,葡萄开发公司二队职工丁家和。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来到了丁家和家庭林场,他正带领全家人精心修剪树木。两句寒喧话后,他兴奋地说:“去年这个时候,好多人都劝我不要搞了。‘集体力量那么大,过去都没有把这块地治理好,你老丁再能干,能比得了集体吗?什么生意不好做,何必着睁眼睛搞这赔本的买卖。’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并没有动摇。过去我在连队栽过不少防风林,积累了一些植树经验,心里是有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