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柑桔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猕猴桃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西瓜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等15种常见植物病原菌为指示菌种,测定了中药材桂枝的两种主要抑菌活性成分肉桂醛和肉桂酸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15种供试菌种范围内,肉桂醛对猕猴桃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17 9mg/mL,对柑桔指状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为0.755 1 mg/mL;肉桂酸对枣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mauritiana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均为0.006 1mg/mL,对柑桔指状青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为0.994 5mg/mL。  相似文献   

2.
以早酥梨为试材,以马铃薯变性淀粉为基膜,采用浸涂法涂膜,通过测定膜特性、膜生物降解性检测、病斑直径等指标,研究了添加高效无毒的防腐剂纳米氧化锌、纳他霉素的复合膜对接种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的影响,以期为早酥梨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纳米ZnO及纳他霉素均能有效抑制P.expansum病斑直径的扩展,其中0.6%纳米ZnO及0.010%纳他霉素对其抑制效果最好,二者分别降低了病斑直径37.74%和3.76%。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岩白菜内酯对柑桔青霉菌、柑桔绿霉菌、柑桔炭疽病菌、柑桔褐腐病菌、褐色蒂腐病菌、柑桔黑腐病菌和柑桔黑斑病菌等7种常见柑桔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通过显微观察和生长量测定研究了岩白菜内酯抑制柑桔炭疽病菌的机理,采用夏橙果实贮藏试验研究了岩白菜内酯用于柑桔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岩白菜内酯能够抑制7种病原菌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大,其中对柑桔青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399 6mg/L。20μg/mL岩白菜内酯处理引起柑桔炭疽菌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菌丝隔膜大部分消失,菌丝扭曲畸形,菌丝壁粗糙、不对称,分生孢子畸形;菌丝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第3天时抑制率达61.74%,随后抑制作用迅速减弱,第6天时仅2.31%。0.006g/mL岩白菜粗提物对通风库贮藏90天夏橙的青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贮藏60天的总防治效果为50%,好于450g/L咪鲜胺水乳剂1 500倍液(27.27%)。岩白菜内酯抑菌作用很好,可作为柑桔保鲜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冬枣为试材,从发病的冬枣上提取出病原菌,并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明确导致冬枣发病的病原菌主要为酵母菌和根霉菌。使用滤纸片法测定5种植物精油(罗勒精油、松红梅精油、薰衣草精油、红百里香精油、迷迭香精油)对酵母菌和根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红百里香精油对酵母菌和根霉菌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22.43±0.06)mm和(23.48±0.06)mm。另外,采用试管浓度稀释法对5种植物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进行了测定,得知红百里香精油对酵母菌的MIC值是0.625μL/mL,MBC值是1.25μL/mL;对根霉菌的MIC是0.625μL/mL,MBC值是2.5μL/mL。  相似文献   

5.
采用幼苗浸渍法,测定3种不同浓度的12种化合物对黄瓜镰刀菌培养滤液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化合物、不同质量浓度的抑制效果不相同。10μg/mL的烟酸、NaOH、FeCl3和ZnSO4的效果最好,相对抑制效果在95%以上,抑制作用表现稳定、持久;50μg/mL的维生素B1、CuSO4、KAl(SO4)2和100μg/mL的MnSO4相对抑制效果在90%以上;50μg/mL的KMnO4、KOH相对抑制效果在85%以上;维生素B6、蛋氨酸效果较差,相对抑制效果低于70%。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镰刀菌酸毒素的抑制物质,探索黄瓜枯萎病防治新途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纳他霉素处理对火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良杰  曹森  吉宁  王瑞  马超  肖密  罗冬兰 《中国果树》2021,(2):26-30,39
研究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对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400、800、1200 mg/L)纳他霉素对火龙果贮藏期生理、营养指标及果实表面微生物菌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火龙果呼吸强度,抑制腐烂指数、鳞片黄化率、质量损失率、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延缓鳞片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提高果实SOD、POD、CAT等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在贮藏末期时仍能保持较低的细菌菌落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总数。综合认为,纳他霉素处理可以明显延缓火龙果果实衰老,有效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其中以800 mg/L纳他霉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柑橘褐斑病的病原分离和药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云南马关近2 a来发生的一种柑橘褐斑病的病理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径点霉属,并比较了其对11种市售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硅唑、中生菌素、多抗霉素、丙森锌、氟菌唑、异菌脲6种药物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高,其中氟硅唑最灵敏,其EC50为0.03μg/mL;丙森锌和中生菌素次之,EC50分别为1.8μg/mL和3.14μg/mL;氟硅唑和百菌清对孢子的抑制效果较好,1μg/mL抑制率均在80%以上;丙森锌、佳爽和多抗霉素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明不同食用菌对不同质量浓度的那他霉素冰醋酸溶液的耐受性及其对不同食用菌的抑制质量浓度范围,为那他霉素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以常见的17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在PDA培养基中加入那他霉素,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2,4,6,8,10和12 mg/L,制备平板培养基,以菌丝长速为指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那他霉素冰醋酸溶液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那他霉素对食用菌抑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鸡腿菇、灰树花、博湖蘑菇、桑黄、金针菇、香菇、蛹虫草、白灵菇、灵芝、平菇、姬菇、羊肚菌、杏鲍菇、木耳、猪苓、猴头菇和松黄菇。食用菌对那他霉素的耐受性远强于霉菌。根据不同食用菌对那他霉素的耐受性并结合霉菌的耐受程度,在生产中添加适量的那他霉素,可以实现既不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又可以抑制霉菌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野葛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这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当达到某一值后,抑制效果又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另外,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的最适野葛花乙醇提取物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0.2500、0.2500、0.2500、0.5000 g/mL,其中番茄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应大于0.0625g/mL.因此,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在抑制植物真菌性病害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的良好剂型.  相似文献   

10.
5种植物源农药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和离体叶片刺伤法,测定了5种植物源农药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室内生长抑制活性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菌落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1.18μg/mL;20%乙蒜素乳油和5%香芹酚水剂次之,EC50分别为4.86、5.56μg/mL;1.3%苦参碱水剂最差,EC50为7.97μg/mL。离体叶片保护试验表明,当5%香芹酚水剂浓度为12.50μg/mL时,对接种病原菌离体叶片的保护作用最佳,病斑面积仅为19.63mm2,而对照病斑面积为284.69mm2。因此,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是抑制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菌落生长的最佳药剂,5%香芹酚水剂是离体叶片保护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1.
虎奶菇抑菌物质与食品防腐剂抑菌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以几种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为指示菌,比较了虎奶菇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与苯甲酸、山梨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乳酸链球菌素和钠他霉素等几种食品防腐剂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虎奶菇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几种细菌指示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肠炎沙门氏菌(Sal monellaenteritidis)的抑制效果都显著高于其它防腐剂;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抑制作用仅次于钠他霉素;对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的抑制效果较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绿浓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0mg/mL、1.250mg/mL、2.500mg/mL、5.000mg/mL、5.000mg/mL和10.000mg/mL。  相似文献   

12.
赵春莉  李金英 《北方园艺》2012,(19):155-156
以黄花乌头根腐病病原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多宁可湿性粉剂、甲托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黄花乌头根腐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浓度为2 500μg/mL,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和77%多宁可湿性粉剂对黄花乌头根腐病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为80%以上,而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硫可湿性粉剂抑菌率在60%以上;当浓度为1 250μg/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7%多宁可湿性粉剂的抑菌率均在60%以上,其它药剂的抑菌效果不显著。所有以上药剂在833μg/mL浓度时的抑菌效果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扩展青霉基因组DNA五种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一种适合于扩展青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比较了固体培养、液体静置培养和液体振荡培养3种培养方式的提取效果,分别采用氯化苄法、蜗牛酶法、CTAB法、SDS法及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扩展青霉菌基因组DNA,经DNA质量浓度测定及电泳分析,比较5种方法的差异,并利用扩展青霉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基因内一段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大小为288 bp的特异目的基因,检测其灵敏性.结果表明:固体培养的方式较适合扩展青霉基因组DNA的提取,另外5种提取方法均能提取出扩展青霉菌基因组DNA,扩增出目的条带,其中氯化苄法和蜗牛酶法所提DNA的纯度均较好,但蜗牛酶法所提DNA量较少.因此,氯化苄法是5种提取方法中最可靠的DNA提取方法,所提DNA浓度高、纯度好、结果稳定,可作为PCR反应的模板进行特异性扩增,且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大约为1.01×10-1μg/mL.  相似文献   

14.
以小米椒为原料,选取95%的乙醇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辣椒素,并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了辣椒素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提取液中辣椒素的含量为1.116mg/g。辣椒素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枯草芽饱杆菌要好,且辣椒素对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57.54μ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15.08μg/mL。辣椒素提取液对青霉、黑曲霉没有抑菌作用。含有95%乙醇辣椒素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好于辣椒素浓缩液和95%乙醇。  相似文献   

15.
采集桔园感病柑橘,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研究了其对农药的敏感性、形态学和ITS1-5.8S rDNA-ITS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11种市售农药都具有敏感性,其中氟硅唑、中生菌素、多抗霉素、丙森锌、氟菌唑、异菌脲6种药物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高,以氟硅唑最为灵敏,其EC50为0.041μg/mL,丙森锌和中生菌素次之,EC50分别为1.59、4.73μg/mL;氟硅唑和百菌清对孢子的抑制效果较好,丙森锌、佳爽和多抗霉素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根据药敏试验和文献方法制定了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农药使用量,选用高效且广谱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最低抑制浓度法测定21种杀菌剂对6种蔬菜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10μg·mL-1时,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申嗪霉素对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和瓜果腐霉的抑制率超过50%;吡唑萘菌胺和乙蒜素·代森锰锌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7.
茶树菇菌株富硒生长及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五种茶树菇菌株富硒生长的状况及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和As-1在耐硒和蛋白质及多糖的合成上都优于其他3个菌株。2μg/mL和5μg/mL硒浓度对5种茶树菇菌株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μg/mL硒浓度中的菌丝生物量和蛋白质、多糖的含量达最高值,野生种和As-1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达022mg/mL和0.23mg/mL,多糖含量分别达038mg/mL和0.41mg/mL。硒浓度超过10μg/mL,对各菌株的生长表现为抑制,当硒浓度大于50μg/mL,时,除野生种外所有菌株停止生长。野生种具有较高的耐硒能力,在硒质量浓度在50μg/mL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生长。  相似文献   

18.
将戊唑醇、咯菌腈、烯酰吗啉、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分别设置0.01μg/mL、0.1μg/mL、1μg/mL、5μg/mL、10μg/mL、100μg/mL浓度开展辣椒菌核病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对辣椒菌核病菌的抑制率相对较高,其次为咯菌腈、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对辣椒菌核病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低。回归分析可知,戊唑醇对辣椒菌核病菌的ED50值为0.65μg/mL,表现低抗;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对辣椒菌核病菌的ED50值分别为1.16786μg/mL和2.96226μg/mL,表现中抗;咯菌腈、烯酰吗啉对辣椒菌核病菌的ED50值分别为5.1999μg/mL和217.76μg/mL,表现高抗。  相似文献   

19.
10种杀菌剂对柑桔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常用杀菌剂对柑桔黑斑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0%醚菌酯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199μg/mL;40%氟硅唑次之,EC50为0.0209μg/mL;其他依次为2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吡唑醚菌酯、70%农用链霉素、30%金核霉素、80%代森锰锌和70%甲基托布津,EC50分别为0.0323、0.1395、0.2475、0.3171、0.5041、1.8723和2.0760μg/mL;50%多菌灵抑菌效果最弱,EC50为4.3306μg/mL。  相似文献   

20.
沈慧 《河北果树》2006,(4):42-42
1用农抗120(吸水刺孢链霉菌)防治经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果业中心研究证明,农抗120对苹果腐烂病病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125~250g/mL时抑制菌丝生长;1000~2000g/mL可杀死菌丝,浸泡病菌12h病菌便失去致病力。最适浓度为250~1000g/mL,1年后的病斑治愈率为100%,最佳用药方法是刮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