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探讨——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100户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在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补偿水平较低、补偿方式单一、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征地后生活水平降低等主要问题。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行政职能错位、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农民缺乏土地产权意识等原因。故必须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失地劳力的就业问题、规范分配行为,以期最终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因征地而产生的失地农民上访数量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参照土地征用相关理论和在对湖南省一些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失地农民征地安置补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安置补偿的有效性评价模型,并为我国失地农民安置补偿制度的改革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安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田富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70-16571
西安失地农民就业意愿不够强烈,就业转移和安置情况不容乐观。农民素质阻碍了再就业,就业意识与市场要求差距较大,安置形式单一,就业情况严峻。要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机制,保障就业经费,引导劳动密集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拓展安置就业渠道,抓好自主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的现行安置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纵览了学术界对于失地农民安置措施的研究,从安置现状、失地农民被安置措施不足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和征用回转制度等七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19,(12):261-263
将移民安置问题与失地农民问题的结合,针对丹江口移民管理的现状,剖析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从社会保障安置、民生、身份认同、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尹珂 《甘肃农业》2005,(12):79-79
城市建设和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非农用地。在我国目前的土地所有制度下,国有建设用地数量有限。因此,征用农地并将其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成为现时各地普遍采取的方式。本文针对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现行的各种安置方式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各种方式,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区域提出了一些设想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泉港区土地征用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泉港区失地农民失地安置权益流失的表现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构建失地农民失地安置权益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肖云  王婷婷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353-354,356
通过调查贵州省Z村在征用农民土地时所实行的征地补偿模式,指出留地安置补偿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失地农民失地后的长期利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生产、生活等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对留地安置这一补偿模式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完善留地安置补偿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我国土地上千百年来未曾动摇过的生产方式,也剥离出了一时间手足无措的被改变了生产方式的农民。从而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也随之迅速扩大,即失地农民。这部分人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目前也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必须抓紧解决的事情。该文在分析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政府征地后对失地农民的主要安置方式,并提出了实行就业安置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析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和失地农民安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征  廖和平  黄易禄  熊祥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78-2879,2882
针对目前地价补偿标准问题,探索一种合理、有效且易于操作的征地补偿标准和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在货币安置模式中结合劳动力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新的货币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安徽省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成为继江西省之后的全国第15个正式交卷的省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势必会征收土地.土地征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是会产生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本身,还失去了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等一系列权益.失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该何去何从,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该研究以萧县地区为例,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以期找到合适的路径,使失地农民得以生存发展,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重庆市北碚区大量农访数据,分析了城乡统筹试验区农地流转现状.为帮助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决策依据.采用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显示调查区现阶段农地流转分布不均且流转率较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缓慢,农地流转管理不规范,农地流转后保障不完善.在此基础上,从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规范农地流转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在对国内各地征地实践系统梳理和综合比较基础上,总结出社保型安置、产权型安置、实物型安置和综合型安置4种典型安置模式,并深入分析了每一种模式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研究发现,每种安置模式都有自身显著特点和外在适用条件,很难找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安置模式。分析表明为有效维护失地农民权益,各地应在辩证借鉴已有典型安置模式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征地制度改革,积极探寻适合当地情况的安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楠  胡静 《长江大学学报》2007,4(1):117-119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是当前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湖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府公共性缺失的视角,通过文献研究、参与观察与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Y市为例,探讨在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与安置过程中政府公共性缺失的表现,提出强化政府公共精神、加强上级监督、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等防治措施,以实现政府公共性的充分发挥,加快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促进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既是农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企业的需要,更是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社区教育要结合失地农民自身实际,抓住地方发展契机,细化市场需求调查,设置"订单式"培训课程,灵活培训机制,优化培训过程,积极争取建立政府部门支持的失地农民再就业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失地农民转移创业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钟菲  刘秀华  曹蕾  孙芬 《江西农业学报》2012,(8):148-150,158
从农户微观角度着手,选取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为研究区域,通过走访调查基层农户了解研究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与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较明显差异,农地重要性、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农业收入对转出意愿影响较显著;而家庭农业收入、非农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数量对转入意愿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就业难、就业质量差、结构性失业现象普遍,这既受体制和社会大背景方面的影响,也有失地农民自身的原因。解决失地农民的民生问题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中,“三农问题”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然而在现实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弱势、最缺乏保障、最边缘化的群体,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目前,耕地指标的逐级分配主要基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同时利用SPSS软件进行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度的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耕地指标的逐级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