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SHCC)的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SHCC 41例44个病灶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41例共发现44个病灶,34个病灶呈典型增强形式,即动脉期呈高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门脉期迅速变为低或等密度,延迟期仍呈低密度。10个病灶呈不典型表现,其中3个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均呈高密度,延迟期则均呈等密度;3个病灶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均呈低密度;4个病灶在动脉期呈等密度,而其它各期为低密度。结论:大多数的SHCC在三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综合三期扫描的表现可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及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提高CT对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5例患者CT平扫与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图像资料。结果:25例患者26个肝内胆管细胞癌病灶中,平扫显示或可疑显示病灶21个,仅发现肝叶萎陷2个,仅显示胆管局部扩张3个;肿块密度平扫多为稍低密度和等密度,多位于肝左叶,增强扫描肿块动脉期和门脉期出现轻度环形边缘强化,延迟期肿瘤中心部分明显强化。结论:平扫与多期增强螺旋CT扫描能全面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频彩超、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超和CT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并对照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微小癌84例,诊断符合率为77.4%(65/84),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33.3%(2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165例,诊断符合率为79.71%(165/207),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84.5%(175/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较有效的检查方法,而对病灶〉1.0 cm的甲状腺癌的检查高频彩超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临床和病理学确诊的脑血吸虫病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病灶呈不规则的等或稍高密度灶。动态增强后早期、中期、晚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不相同,病灶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经药物治疗后复诊大多数患者脑组织恢复正常。结论:脑血吸虫病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为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先行KUB及泌尿系超声检查,后行泌尿系CT平扫和三维重建。结果:KUB及超声怀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28例;KUB无异常而超声发现输尿管扩张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诊断为泌尿系肿瘤压迫7例和输尿管结石12例。结论: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患者均用常规剂量(125mA)及低辐射剂量(30mA)行胸部螺旋CT扫描,观察两种扫描方法对显示胸部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病变的差别。结果:两种剂量扫描均能清楚显示胸部的正常解剖结构、病变的特征及其细节,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胸部疾病是可行的,将大幅度减少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口咽癌及其侵犯的CT表现的特点 . 方法: 搜集28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口咽癌资料,对肿瘤及其侵犯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口咽不同部位癌在CT上主要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软组织肿块,有轻-中度的强化.腭舌沟改变有18例(18/28),舌根肿块推移腭舌沟向后,扁桃体区肿瘤则向前推移,对评价口咽癌部位及是否跨区侵犯有重要的意义.口咽癌淋巴结转移主要累及颈静脉二腹肌组淋巴结. 结论: CT扫描检查能较好显示口咽癌原发灶及其侵犯范围、程度,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58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中,恶性肿瘤38例,良性肿瘤20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5例,空肠30例,回肠23例。首发症状为:腹痛28例占48.3%,腹部包块17例(29.3%),出血9例(15.5%),梗阻4例占6.9%。术前诊断符合率为63.8%(37/58)。恶性肿瘤根治切除率为60.5%(23/38),其中34例获随访,已死亡17例,平均存活(36±18)个月。结论: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早期诊断极其困难,B超、CT、全消化道钡餐诊断符合率低,医生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B超、CT、MRI能够明确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癌胚抗原(CEA)是肿瘤转移与复发的重要标志物;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肝动脉插管化疗和超声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切除者14例,1、3、5 a生存率分别为71.4%、42.9%、28.6%;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者20例,1、3、5 a生存率分别为60.0%、30.0%、15.0%;超声介入治疗者13例,1、3、5 a生存率分别为61.5%、30.8%、15.4%。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并不困难,采取合适的综合治疗手段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阑尾肿瘤的病理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至2004年阑尾肿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中阑尾粘液囊肿4例,阑尾类癌5例,阑尾腺癌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阑尾切除6例,阑尾 回盲部切除3例,阑尾 回盲部 右侧结肠切除2例。术后随访1~4年,2例类癌病人术后4年发生肝脏转移死亡,1例腺癌病人死于肺转移,1例类癌病人死于其它疾病,另有1例类癌病人术后4年死于交通意外。结论:阑尾肿瘤因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误诊率极高。造影、CT和MRT所见为其诊断主要依据。应根据其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脐尿管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脐尿管癌病例5例,分析、总结其临床及螺旋CT表现。结果 5例病理均为黏液腺癌。5例肿块均位于下腹部中线处、膀胱前上方或前方;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4例边缘欠光整,1例边缘光整;4例为囊实性肿物,1例为实性肿物;1例囊壁见点状钙化;1例见脐尿管;肿块主体部分均位于膀胱外,2例往膀胱腔内生长;5例均压迫膀胱前上壁或前壁,并致其不同程度增厚;4例行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强于动脉期。结论下腹部中线处、脐与膀胱间出现可强化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应提示脐尿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螺旋CT平扫.12例同时行平面重建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受伤部位分别为近端胫骨6例.肘部2例.肩2例.髌骨1例.腕舟骨1例.耻骨支1例.腰椎椎体1例.颈椎1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若急性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严重.X线平片又未发现有明确骨折征象者,于X线检查后行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应为最佳的检查手段。结合轴位及多平面像.可提供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肾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以下简称CT)表现,了解肾癌的CT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CT表现,同时联系其病理结果,分析肾癌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结果25例中,23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典型肾癌CT表现为肾实质内形态不规则的低密度软组织肿块,部分为混杂密度或高密度,增强后实质及边缘呈不同程度一过性强化。另2例CT影像学诊断为肾细胞癌而术后病理报告1例为肾囊肿并出血,另1例为肾脏真菌性感染,诊断正确率达92%(23/25)。结论依据肾癌典型CT表现可对其进行准确诊断,但必须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4.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62例经手术切除、痰检、纤支镜活检、穿刺组织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胸部平片及CT片的表现,并总结各型病变的影像特征。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可分为孤立结节型、弥漫型(多发结节型)、肺炎型(弥漫实变型),大部分病例均有支气管充气征和(或)空泡征。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表现为多样性,对各型征象的表现进行细致的分析,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对3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囊肿中6例平扫为囊样低密度影,2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影.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均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其内见囊样坏死区.甲状腺腺瘤中4例为单发低密度灶,1例表现为囊样低密度灶伴壁结节,增强扫描壁结节强化明显.甲状腺炎均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甲状腺癌均为甲状腺不规则肿块,2例病灶内见团片状钙化.结论: CT有助于发现甲状腺疾病,但定性困难,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6.
26例原发性肺癌的CT误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26例原发性肺癌的CT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肺癌CT诊断准确性以及患者手术切除机会。方法:搜集1992~1999年间26例CT误诊,而经手术病理或其他临床证实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中,周围型肺癌20例,误诊为结核瘤10例,炎症假瘤5例,真菌感染2例,错构瘤2例,胸膜间皮瘤1例;中央型肺癌6例,误诊为纵隔淋巴瘤2例,胸腺瘤2例,肺部炎症2例。重新回顾性阅片发现,26例肺癌中具有典型肺癌征象,可作出诊断12例(占46%),具有部分特征表现,而结合临床可作出诊断的6例(占23%),其余8例(占31%)诊断仍较困难,需作穿刺活检或剖胸探查方可能诊断。结论:原发性肺癌术前CT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肺癌病灶CT特征性表现征象认识不足是主要原因。加强肺癌CT征象的认识,密切结合临床,提高或改进扫描技术,争取多种影像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将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肾错构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错构瘤的CT表现。结果单侧12例均为单发,双侧肾脏1例,合并肾肿瘤出血3例,男:女为4:9。CT平扫表现:呈混杂密度肿块,或呈等或低密度肿块;CT增强扫描见病灶内血管及平滑肌成分呈不同程度的增强,脂肪密度灶及肿瘤出血灶无明显强化。结论多脂肪成分的肾错构瘤具有特征性表现,CT检查对肾错构瘤及瘤内出血多能作出明确诊断,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则需结合B超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C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NPSLE)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并均行常规及螺旋CT扫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9例中弥漫性病变11例.局灶性病变3例,单纯脑萎缩4例和正常1例。结论:CT可为NPSLE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但在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螺旋CT在胸段食管癌术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段食管癌,术前均作了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相对比。结果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I期符合率为50.0%,Ⅱ期为94.9%,Ⅲ期为90.1%,Ⅳ期为91.7%。螺旋CT对周围大血管、心包、气管/支气管、椎体侵犯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1.1%、90.0%、90.0%和92.2%,但在判断淋巴结转移方面仍存在不足,准确性仅为60.0%。结论螺旋CT可显示食管癌的发病部位,累及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在食管癌术前治疗措施的制定、手术方式、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备种甲状腺疾病的CT影像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60例甲状腺疾病的CT资料。结果:甲状腺瘤30例.甲状腺癌9例.结节状甲状腺肿1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Crave3例。CT对甲状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达到89.7%(35/39),CT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7%(49/60).结论:各种甲状腺疾病的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CT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