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森林昆虫生态学是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森林昆虫生态学的内容。该文从森林昆虫种群动态与环境、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生命表、预测预报、害虫优化管理决策和防治决策专家系统6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林业和园林害虫的防治中表现出诱虫种类多、数量大、每灯可控面积大,且其小巧玲珑、安全方便、易操作、无公害、投资少、对天敌相对安全等优点,具有较为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林木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3.
李伟 《吉林林业科技》2010,39(4):28-30,33
2003~2007年,对辽阳县森林昆虫资源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我县森林昆虫共有18个目166科1337种,其中:天敌昆虫262种,占森林昆虫总数的19.6%;重要害虫25种,占总数的1.9%。明确了不同林分类型中的主要害虫种类和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  相似文献   

4.
竹林害虫综合防治中营林技术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竹林害虫综合防治中,营林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劈山、松土、垦复、施肥和清理病虫次竹等营林措施,使遭受目标害虫严重为害的残败竹林恢复长势,挽回损失;增强了竹林对害虫的忍受和自控能力;改善了竹林生态环境,破坏了害虫的越冬场所,压低了翌年虫口发生基数;清除了某些害虫的产卵场所和中间寄主,直接压低了虫口。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昆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森林昆虫的开发与利用主要集中在天敌昆虫,传粉昆虫,药用昆虫,食用昆虫,工业用昆虫和文化昆虫等六大类。本文简要记述了这六类昆虫资源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开发利用森林昆虫资源和控制森林害虫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提高昆虫病毒杀虫效果的荧光增白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荧光增白剂是生物防治研究中最近发现的一类能显著提高昆虫病毒杀虫能力、加快病毒致死昆虫速度、提高昆虫病毒对紫外光的保护作用的化学因子。林间增加效果明显而稳定。荧光增白剂可发展成为有效提高和改善昆虫病毒制剂持续控制农林害虫的重要助剂。虽然荧光增白剂能显著增强昆虫病毒毒力的机理还不清楚,但该机理的阐明可以为生物防治农林害虫提供新的途径甚至理论。本文综述了近10a来国外在应用荧光增白剂提高昆虫病毒毒力和实际应用防治农林害虫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荧光增白剂能扩大病毒的宿主范围,改变昆虫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和诱发昆虫病毒潜伏侵染的推论。对荧光增白剂应用中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聚集指标法对宁夏银北地区二代林网中主要发生的枝梢害虫,光肩星天牛幼虫,木蠹蛾幼虫三类害虫进行测定,得知该三类害虫均呈聚集分布。通过M-X回归法,确定出理论抽样数和量大抽样量公式。并列出了天牛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9.
昆虫寄生线虫与林业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怀文  陈松笔 《林业科学》1999,35(6):103-109
本文综述了近20 年来国内外利用昆虫寄生线虫防治林业害虫的进展。指出自然存在的昆虫寄生线虫,是一类防治害虫的宝贵生物资源,它们对害虫种群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索科、新垫刃科、斯氏科、异小杆科的昆虫寄生线虫,已大量成功应用于控制树蜂、根象甲、木蠹蛾类害虫等。我国自1985 年从澳大利亚引进大量离体培养昆虫病原线虫技术以来,已在北京、天津、福建、湖北、辽宁、吉林等地开展了防治桃小食心虫、核桃举肢蛾、李实蜂、相思拟木蠹蛾、多纹豹蠹蛾、小木蠹蛾、桑天牛、桃红颈天牛、杨锉叶蜂、蛴螬等多种林业害虫的林间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绥宁县楠竹虫害的持续调查与分析,并对发生状况作了简要阐述,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与措施,以期对防治楠竹虫害有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绥宁县楠竹虫害主要有黄脊竹蝗、竹异缕舟蛾、灰顶竹毒蛾、竹长尾小蜂、竹笋禾夜蛾五种,其中黄脊竹蝗、竹异缕舟蛾、灰顶竹毒蛾危害严重,竹长尾小蜂、竹笋禾夜蛾存在潜在危害;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建立科学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1.
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营林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调查记录了红松人工林中发生危害的5种病原菌和44种昆虫。在辽宁东部红松栽培区,为害红松的叶部害虫以松阿扁叶蜂为优势种;枝干害虫以松梢象甲、红松切梢小蠹为优势种;果实害虫以红松球果螟为主。同时,提出了防治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龙岩市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君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124-127
分析了龙岩市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特点及成灾原因;提出了加大宣传、完善目标管理、强化政府行为,完善法规体系建设、实行依法管理,树立营林保健理念、突出重点区域的治理,加强森防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增加投入、建立现代的防治经费筹集和管理机制,依靠科技,切实提高预测预警与防治技术水平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森林害虫测报与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森林害虫的预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对许多森林害虫都有诱集作用,试验中共诱集到28种森林害虫,完全可以用于对森林害虫的监测;在利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松毛虫的试验中取得了88%以上的防治效果,说明该灯能够用于防治;与化学防治和利用性诱剂进行测报相比,该种杀虫灯的防治、测报成本远远低于前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同害虫斗争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害虫观、害虫管理对策及其对害虫防治影响。介绍了害虫综合管理、全部种群治理、大面积种群治理等现代害虫管理对策的基础哲学、策略思想和技术方法。提出了“绝对害虫”与“相对害虫”的概念,并针对不同类型害虫的防治策略的制订,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丽水地区森林病虫的发生现状是:①主要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发生严重;②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③松材线虫病等检疫对象正威胁着丽水地区森林资源安全;④对森林病虫危害严重性认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提出了控制森林病虫为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经过2 a用3种病毒野外接种褐顶毒蛾Lymantria apicebrunnea幼虫试验,表明不同病毒接种褐顶毒蛾的感病死亡率差异极显著,文山松毛虫CPV对褐顶毒蛾效果较好,20 d野外接种感染死亡率为78%;云南松毛虫NPV次之,20 d野外接种感染死亡率为56.5%;从美国引进的舞毒蛾NPV对褐顶毒蛾没有明显作用。经室内检测,接种CPV和NPV的褐顶毒蛾感病死虫单虫病毒多角体含量较高,分别为1.77亿PIB/头和0.97亿PIB/头;褐顶毒蛾感染松毛虫CPV和松毛虫NPV死亡虫pH值分别为7.556和7.554。  相似文献   

17.
RNAi技术防治害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NAi技术来防治害虫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RNAi可分为细胞自主性的和非细胞自主性的。对应用RNAi技术防治害虫来讲,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非细胞自主性RNAi,即昆虫能通过取食来内化目标基因的dsRNA。RNAi技术防治害虫的特异性极高,不会出现残留污染问题。可以通过注射、饲喂和转基因dsRNA来进行害虫的防治。本文还介绍了昆虫吸收dsRNA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人工林害虫的生态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树平 《林业科技》2003,28(1):22-24
森林害虫的科学管理必须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只有对森林害虫进行生态控制才能达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在人工林构建中,只有模拟天然林结构,从害虫栖息地抗虫林分结构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猖獗成灾问题。在对黑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的天然抗虫结构、人工混交林和人工纯林的结构及害虫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林害虫生态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森林害虫是用材林的大敌。在森林害虫科学管理决策专家系统中 ,害虫危害的经济阈值是最重要的判别依据。该文通过大量的调查 ,系统的研究和实际检测 ,确定了食叶害虫种群控制、蛀干害虫种群控制和树干韧皮部害虫营林防治经济阈值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研究,初步查明伊克昭盟地区林木害虫共有138种,隶属8目,43科,并对主要林木害虫的危害特点进行了观察,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