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8年冬至1989年初广西农学院教授卢克焕在爱尔兰工作的Ouamass胚胎公司先后接受了广西农学院家畜繁殖研究室派出的8名科研人员(其中有4人结合科研工作攻读博士学位)组成该公司的科研组,进行胚胎工程的研究,当地人称这个组为“中国专家组”,因为全部都是中国人。在卢教授的领  相似文献   

2.
1991年4月22日上午,广西农学院与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在南宁联合举行了一次学术报告会。邀请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皇家学会会员E.J.C.Polge博士和广西农学院教授、动物繁殖研究室主任卢克焕博士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王丕建教授主持,来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听众共201人。 Polge教授报告题目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家畜繁殖育种上的应用》。他首先简单介绍了家畜繁殖方面的生物技术发展过程、并赞扬了卢克焕教授近年在胚胎工程研究上取得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2003年10月8日,世界首例冷冻克隆牛胚胎移植牛犊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这是我国体细胞克隆技术取得的又一突破性进展。自2001年11月,中国首例和第二例细胞克隆牛“康康”、“双双”在莱阳农学院诞生之后,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科研人员对它们进行多项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正常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后,采集了13枚符合国际标准的移植胚胎,并进行玻璃化超快速冷冻处理后,移植到黑白花奶牛的子宫内,获得妊娠。这是首次对体细胞克隆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试验获得的可用胚胎。据专家介绍,这次采用的玻璃化快速冷冻技术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问:11月5日,我在苍梧县新地圩遇到一个自称是姓谢的广西农学院学生,在街上出售亚甲蓝激素针,每支2元。说是一天打一支,连打三天,猪就可以一天长三斤。说这种药是广西农学院经五年试验成功的新产品,还说春节后将到苍梧医药公司出卖,到那时每支3元,要凭他当场发的“广西农学院技术科”打字油印的传单才能买到,否  相似文献   

5.
应我国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邀请 ,巴基斯坦农业研究中心畜牧研究所所长拉米特·乌拉 (NematUllah)博士于 2 0 0 0年 8月 31日至 9月 1 5日到广西进行科技交流和讲学活动。拉米特·乌拉于 1 990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有着 1 5年的水牛胚胎移植经验。他曾先后在巴基斯坦举办了 1 0 6次全国性水牛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班 ,在水牛繁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次来广西 ,主要是到广西水牛研究所现场指导该所水牛的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非手术回收及胚胎移…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细胞克隆牛“双双”的自繁后代 ,雌性幼牛“健健”于 10月 2 9日 2 0点 2 6分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诞生。这是我国克隆牛技术研究的又一新突破。经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试验场工作人员检测 ,“健健”体长 72cm ,身高 76cm ,胸围 80cm ,心率每分钟 180次 ,体温 39 3℃ ,体重 38kg ,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董雅娟博士向记者介绍 ,这一项成果证明 :中国首例和第二例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生长发育正常 ;体细胞克隆牛经人工授精后 ,具有正常的妊娠产犊能力 ,繁殖机能正常 ;同时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体细胞…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报导,种蛋贮存时间对鸡的生长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国内少见报导。为了摸清其规律,1985年4—6月在广西农学院养鸡场进行了这一试验。一、材料与方法用广西三黄鸡地方品种,从4月6日开始到4月17日共用种蛋470枚,在蛋上标明集蛋日期,同时存放在同一蛋库内,温度17—23℃,相对湿度为70—75%,入孵前同时,称取蛋重,17日下午同孵在一台孵化机内。种蛋19天落盘,落盘时在十分钟内装入系谱孵  相似文献   

8.
区养猪协会1990年年会于12月2日至4日在北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广西区畜牧局、区畜牧总站、广西农学院、区畜牧研究所、区农垦、外贸、食品、公安、农业等系统105个单位,148人参加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8篇,在会上发言交流的有18篇,并评选出二等奖16篇,三等奖26篇,鼓励奖12篇。会议还邀请了湖南农学院王剑农教授,广西农学院施万球教授,广西卫生干部学院杨履渭教授分别作了学术报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10日,由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董雅娟博士、柏学进教授主持的“体细胞克隆牛繁殖机能检测及胚胎移植试验研究”课题在济南通过了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全国十家高校及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该课题的通过标志我国首次利用自己培育的体细胞克隆牛繁殖后代获得了成功。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实现了三个第一,即第一次对体细胞克隆牛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第一次应用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对体细胞克隆牛超排胚胎进行保存,并获得健康犊牛;在国内第一次获得体细胞克隆牛自…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交流瘦肉型种猪场建设经验,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于1982年9月17日至21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了引进瘦肉型种猪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经贸部基地局,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广西粮油食品分公司的代表,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华中农学院、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学院、百泉农专等单位也  相似文献   

11.
区农业厅于1989年8月4日至6日在南宁召开全区桑蚕种生产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8个地区、30个县农业局(或蚕业站)主管领导或业务干部,22个地、县蚕种场负责人、区蚕业指导所及其所属蚕种服务公司、原种场的有关人员,共70多人.广西农学院蚕学专业、广西丝绸进出口公司应邀派员参加.区农业厅经作处处长于志善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区农业厅罗付厅长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10月8日凌晨3时18分 ,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的胚胎移植后代克隆牛“蓓蓓”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实验场呱呱坠地。克隆牛“蓓蓓”是采用最新的玻璃化超快速冷冻技术和超数排卵技术繁殖的新型克隆牛。经测量 ,“蓓蓓”体长66厘米 ,身高78厘米 ,胸围81厘米 ,管围11厘米 ,心律188次/分 ,体温39℃ ,体重33公斤 ,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克隆牛“蓓蓓”是研究人员将2001年莱阳农学院成功繁殖的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胎儿皮肤上皮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后 ,于2003年1月2日采集到13枚符合国际胚胎移植…  相似文献   

13.
<正> 西南蚕业协作区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3月26~27日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市的蚕业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和广西农学院的蚕学系,四川省蚕丝学校,四川  相似文献   

14.
广西容大兽药制品有限公司(原广西农学院兽药厂)于11月18日在南宁隆重举行了一次’93产品质量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该公司负责同志向应邀参加会议的区畜牧局、区兽药监察所的领导和区内、外80多名客户用户代表汇报了本公司的产品质量管理情况,并由公司技术顾问作了有关诺氟沙星知识的介绍,然后进行热烈的座谈。代表们普遍认为,该公司的产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家畜繁殖研究会今年八月上旬在长春兽医大学举行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这个报告是应约写出,并在会上分发,今将其全文缩编,介绍如下。 该国际会议1984年6月10~14日在美国意利诺斯大学举行。对我来说,是旧地重游。中国代表三人(包括广西农学院王丕建与江苏农学院严忠慎),在京自6月6日启程至当月22日回国,因此行来去匆匆,收获有限,深引为憾。 一、会议日程 会议在6月9日开始登记,次日举行招待晚会。11日开幕式,当天下午起分成四组在大学文娱中心的三个剧院与社交活动场所开展不同专题报告的学术讨论会(Symposia)。晚间有专题作业示范会(Workshop Sesion),并放映幻  相似文献   

16.
1.我国猪种资源及其利用/郑不留(中国农科 院畜牧所)刀自然资源,一19助,(l),1一7 2.中国猪种资源及其利用(续)/郑不留(中 国农科院畜牧所)刀自然资源,一1990.(2),1一8 3.猪体脂合成代谢的研究/兰干球…(广西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一1990,(l),92一97 4.猪血浆转铁蛋白与部分经济性状关系的研究1.多态性与产仔数和日增重的关系/张彬(湖南农学院畜牧水产系)刀湖南农学院学报,一1 990, (1),72一77 5.猪肌纤维类型转化规律的研究/胡来根… (江苏农学院牧医系)刀河南农业科学,一1 990, (3),28一29,31 6.对两种不同饲养条件下猪生长和胸体性状…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学院的前身是广西大学农学院,1932年创办于梧州,1937年迁至柳州沙塘,1946年迁桂林雁山。1952年独立建制为广西农学院。1958年迁至南宁现址。1992年值建校60周年,获准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本刊编辑部挂靠的单位名称,也相应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牧医系,通讯地址和邮码不变,请大家注意至荷。广西农业大学简称广西农大,全校校园面积213.7公顷,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建  相似文献   

18.
世界首例冷冻胚胎克隆水牛2008年2月26日在广西水牛研究所涎生。取名“盼盼”的这头冷冻胚胎克隆水牛,重40.5下克,体格健壮,成熟后年产奶可达2吨,是未改良本地牛产奶量的3倍。专家指出,水牛范隆胚胎冷冻技术研究成功,可使高产水牛尽快扩群,实现中囤奶水牛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湖北畜牧兽医》2006,(5):36-36
广西科研人员在牛体内胚胎孕育技术运用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报道,以蒋和生博士为主的科研人员经过4年研究.攻克了高产荷斯坦奶牛体内胚胎生产技术,使1头牛1年至少能生产30枚胚胎。达到工厂化生产胚胎的目的。不仅如此.专家们还成功突破了水牛体内胚胎孕育难度大、数量低的技术难关,使每头水牛生产的孪生胚胎数量刷新了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我国牛体内胚胎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首例水牛体内胚胎近日在广西孕育成功,每头水牛每次生产胚胎数量刷新了世界纪录,这标志着中国在牛体内胚胎研究领域已达国际领先水平。牛体内胚胎生产技术研究专家,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博士蒋和生告诉记者,在奶水牛体内胚胎生产技术方面,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为每头奶牛每次可生产1~3枚可用体内胚胎,中国可生产3~6枚,每头年生产量可达15枚以上;在荷斯坦奶牛和优质黄牛的体内胚胎生产技术方面,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体内胚胎生产技术水平为每头每次5~7枚,而中国突破了8枚,每年每头可生产30枚可用胚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