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两熟轮作为主,茬口衔接尤其紧张,因而对稻茬麦机械化播种设备的要求较高。在介绍江苏省稻茬麦播种方式的基础上,阐述目前江苏省现有的5种类型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技术概况,并针对江苏省稻茬麦机械化播种存在的全量还田秸秆量大、秸秆移出后综合利用代价大、湿烂田播种小麦难度大、机播生产成本高、新产品补贴难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适度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研发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新机具等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江淮地区稻茬麦机械化播种的难题主要为受高湿田块或阴雨天气和秸秆全量还田两个因素的影响制约。本文从高湿田块或阴雨天气如何播种、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如何做到一播全苗简要介绍了稻茬麦机械化直播的技术要点。一、高湿田块或阴雨天气下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技术2018年秋季,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引进了小麦高畦降渍机械化播种技术,在天长市大通镇大通村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江苏省稻茬麦种植机械化水平严重退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安全。2014年睢宁县稻茬麦撒播达77%,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睢宁县稻茬麦并且重点在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机械化种植模式、配套机具应用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方向进行调研,摸清问题,提出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可以为提高小麦机械化种植作业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我们以睢宁县农户、农机手和种粮大户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目前小麦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八五”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播技术推广硕果喜人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朱新民江苏为典型稻麦两熟制大省,现有三麦面积4300多方亩,其中稻茬麦有2600万亩左右。为实现稻茬麦机械化,我省八十年代研制出少免耕条播机、圆盘开沟机、鼠道犁、化肥深施...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江淮地区小麦种植多为稻茬麦。由于稻茬田耕作比阻较大,犁耕后缺少理想的整地机械进行整地,致使不能灭茬和覆盖效果差,尤其是近年来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其作业后的割茬普遍较高,增加了整地的难度,从而造成稻茬麦种植质量不高。另外,播种时墒情不足也是造成稻茬麦种植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推广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播技术应注意的问题镇江市农机推广站何增富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播技术具有出苗齐、通风透光、方便田管、高产稳产的特点,是一种先进的三麦耕作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的欢迎。近年来,全省稻茬麦机...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江苏垦区麦稻两熟轮作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提出了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高产机械化作业模式与作业机具配套方案。作业模式创新和关键装备技术创新提高了稻茬麦种植质量,实现了齐苗、匀苗、壮苗,并通过秸秆全量还田与复式作业,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了大小麦种植水平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大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一、农机的选型引进、革新改造与使用要适应农艺改革的要求90年代初,新洋农场的棉花由单一种植改成麦套后,通过机械的革新,使前茬麦子的播种(豆、稻茬)、收获、灭茬、空幅棉花的整地、播种都实现了机械操作。通过对动力传输装置的调整,使旋转开沟犁的位置变换到主机的一只行走轮后,竖沟位于棉花大行的麦茬上。使棉麦套作的主要接茬作业就实现了机械化。近年来,中、晚熟粳稻茬在麦子前茬中的比例愈来愈大,麦子的播期集中,为提高机械效率,降低能耗,保证及时播种,研制成功了集开竖沟、平土、播种、施肥一次完成的联合开沟播种机…  相似文献   

9.
稻、麦秸秆的处理一直是领导关注、农民关心的问题。实践证明,解决稻、麦秸秆综合利用难题,最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实施秸秆机械化全量(高留茬)还田。  相似文献   

10.
三麦生产过程机械化技术及机具选型镇江市农机化研究所何增富三麦生产过程机械化技术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撒)播技术稻麦轮作区雨水多,土质粘湿,整地难,茬口迟,季节紧,过去一直采用耕翻益籽作业制度,用工量大,耗时多,三麦播种易...  相似文献   

11.
稻茬麦浅旋耕条播是稻麦两熟地区小麦播种技术的创新。在水稻收获后,施足底肥,与8.8千瓦拖拉机配套的浅旋耕条播机在稻茬地一次完成旋耕灭茬、碎  相似文献   

12.
为重点解决江苏农垦粘土地农场小麦播种过程中播种深度不一致、出苗不匀不齐不壮等问题,结合现有稻茬麦旋耕播种机结构特点和使用成效,解决土壤墒情较大地块作业适应性与高质量播种难题,研制了一种适应粘土地稻茬麦轻型反旋灭茬精准控深联合播种机。经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可实现反旋碎土、限深压槽、播种、覆土作业复式作业,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播种质量,较好满足粘土地播种简化作业流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稻茬麦播种如何应对连阴雨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9月下旬至11月初,安徽省遭遇了罕见的持续连阴雨天气,稻茬麦区田间水分严重超饱和,多数田块积水严重,长时间无法排水,水稻收割受阻。全省稻茬麦播种面积与往年相比,大面积减少,除了早期已经播种的,农户大多放弃了2016年的秋种,可以说,连阴雨对安徽2016年秋种造成了致命影响。如何防范这种恶劣天气对秋种的影响?在连阴雨天气下,如何加快水稻收获和小麦播种进度?现提出如下技术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稻套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开始,我们从农机和农艺的结合配套入手,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以全程机械化为特点的稻套麦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该技术的主要优势 1.保证了季节,变晚茬麦为适期播种,利于培育早发壮苗安全越冬。 2.省工节本,高产增效。据测算,该技术比其他麦作方式工效提高3倍以上,从播种到收脱每亩仅需花工2个左右,平均省工5个以上;只要关键技术掌握得当,大面积较易获得亩产320千克以上的高产,比未套播的晚茬麦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9月下旬~11月初,安徽省遭遇了罕见的持续阴雨天气,稻茬麦区田间水分严重超饱和,多数田块积水严重,长时间无法排水,水稻收割受阻,全省稻茬麦播种面积与往年相比,大面积减少,除了早期已经播种的,农户大多放弃了当年的秋种,可以说,连续阴雨对安徽2016年秋种造成了致命影响。那么如何防范恶劣天气对秋种的影响;在连续阴雨天气下,如何加快水稻收获和小麦播种进度,必须有确实可行的对策,以期减少损失。现提出如下技术对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是河南省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9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豫南和豫北沿黄地区。据调查河南稻区种植模式大多是小麦、水稻轮作。目前小麦、水稻收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种植成了制约稻区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水稻栽培环节机械化水平为29%,稻茬小麦播种机械化水平为10%,尤其是沿黄稻区由于积温少,茬口紧,小麦、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还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稻农基本上是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  相似文献   

17.
稻茬麦机械种植技术难点与破解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茬麦在安徽省小麦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常年稻茬麦种植面积在800万亩左右,面积约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沿淮丘陵地区。小麦品种多为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沿淮为冬性品种种植。长期以来,稻麦两熟地区存在着"重稻轻麦"的倾向,且其种植质量一直难以保证,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也与旱地小麦存在着较大差距,再加上近年来持续阴雨灾害天气的影响,更是增加了稻茬麦的机械化种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的驱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向现代农业、优质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省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速度较快,我们在几年的实践中,总结出适合稻茬麦地区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规范,供参考。 一、播种前准备 1、种子 (1)种子必须选择优良品种,并进行清选,做到干净,无杂物,无杂草种子。  相似文献   

19.
推广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播技术朱新民江苏省为典型稻麦两熟制地区,现有三麦面积4300多万亩,其中稻茬麦有2600万亩左右。为解决稻后种植三麦机械作业这一难题,江苏省80年代研制出少免耕条播机、园盘开沟机、鼠道犁、化肥深施器、分段及背负式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每年水稻收获后,遗留下2 000多万t的稻秸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以及后续小麦机械化种植,是农机及农业部门所面临的新问题。水稻秸秆粉碎埋覆还田集成小麦种植机械化复式作业技术,是指应用相关机械在水稻收割后对稻秸秆进行处理,而后用复式作业机具进行小麦机械化种植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能完成水稻秸秆粉碎、埋茬,一次性完成小麦整地、施肥、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