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松是近年来开始推广的疏松土壤新技术,利用机械化深松,可以调节土壤,改善耕层土壤结构,建立土壤水库,提高耕地的抗旱、抗涝能力,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改善耕地的理化性能,扩大土壤水  相似文献   

2.
1深松作业的作用机理1.1疏松土壤,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深松作业可形成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体结构。常年的等深耕作,尤其是由小型拖拉机和畜力牵引的铧式犁,由于耕作动力小、耕层浅,耕层底部形成坚硬的犁底层。中科院地理所的调查表明,我国耕地普遍存在犁底层,一般出现在12~25c  相似文献   

3.
耕整地作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传统耕作模式产生的犁底层限制了耕地土壤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深松整地作业作为优化土壤耕层结构的有力措施,推广和使用力度正逐渐加大。复式深松机具作为深松整地的先进机型,具备显著的作业优势和生产经济效益,适合在我国进行广泛的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指用不同的动力机械配套相应的深松机械,来完成农田深松作业的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深松的目的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减少径流,减少水分蒸发损失。由于机械化深松是只松土、不翻土,作业后使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所以特别适合于黑土层浅、不宜耕翻作业的土壤。1.机械化深松的分类机械化深松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全方位深松、局部深松2种。全方位深松是用深松犁全面松土,这  相似文献   

5.
正(1)什么是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答: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具,进行行间或全方位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深松作业不翻转土层,可打破犁底层,加厚松土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强土壤渗透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机深松深度一般在25~30 cm。(2)为什么要进行深松?答:耕地长期采用旋耕机或铧式犁进行旋耕、浅翻作业,在土壤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形成了一层紧硬的、封闭式  相似文献   

6.
<正>东昌府区地处鲁西平原,属于沿黄灌区。由于土壤多年旋耕作业,耕层逐年变浅,全区普遍耕层深度在10cm左右,耕层下形成一个坚硬的犁底层,厚度约15cm左右,犁底层密度大约在1.35 g/cm~3~1.45g/cm~3,阻碍水分、养分运移,不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严重制约着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为提升耕地质量,2014年东昌区区开展深松补贴作业,要求深松深度大于25cm。在实施深松补贴项目过程中,对于深松深度产  相似文献   

7.
深松技术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械化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技术,它由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技术组成。其中,运用深松技术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且不翻转土壤,在达到调节土壤三相比、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侵蚀和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发芽。1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常年的等深耕作,尤其是小型拖拉机和畜力牵引的铧式犁,由于耕作动力小、耕层浅,耕层底部易形成坚硬的犁底层。据中科院地理所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耕地普遍存在犁底层,一般出现在1…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长久以来一成不变的耕作模式,导致耕地土壤中犁底层变厚,耕地资源持续恶化。深松技术能够很好的改善现有的土壤恶化的局面,使土壤恢复良好的物理化学结构,并随着机械化深松机具的不断改良,深松作业将会以更广泛的形式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机械化深松是利用拖拉机及配套的深松机具完成农田深松作业,深度一般在犁底层以下35~40 cm处,不翻转土层,只局部松动耕层土壤和耕层下面土壤的一种耕作技术。深松作业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能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作物产量。为了准确掌握目前全县土地深松的实际情况及成效,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日前,鄄城县农机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17个乡镇(办事处)对土地深松情况进行了调查。1.机械化土地深松技术推广现状适合机械化土地深松的土壤有壤土、黏土、沙壤土等,且土层较厚。鄄城县可耕地土壤大多为壤土、黏土、沙壤土,这3种土壤均可以实施深松作  相似文献   

10.
机械深松技术是指用不同的动力机械配套相应的深松机械,来完成农田深松作业的机械化技术.机械深松的目的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减少径流,减少水分蒸发损失.由于机械深松是只松土、不翻土,作业后使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所以特别适合于黑土层浅、不宜耕翻作业的土壤.通过对榆树市机械深松的技术模式和作业要求的分析,使土壤实现机械深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机械化耕整地设备的快速普及,在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因连年重复性的耕整地和轮式机具对土壤产生的压实造成土壤退化和犁底层深厚问题.为有效改善传统耕整地作业造成的耕地土壤退化问题,打破耕地犁底层的不良影响,深松整地作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推广与应用.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应用深松整地技术能有效改善玉米生长环境并提高玉米产量.从...  相似文献   

12.
深松作业是指拖拉机配挂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等机具,进行行间或全方位深层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对于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衡水市地处黑龙港流域,属典型的农业地区。从耕地情况看,近年来大多采用旋耕或浅翻作业,在土壤耕作层下面形成了一层坚硬的犁底层,厚度为8~12厘米,作物根系难以穿透犁底层,根系分布浅,易造成作物倒伏,影响作物产量。农机深松技术是通过农机深松作业,在不翻转土垄、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厚松土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从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实施深松作业后,可以有效  相似文献   

14.
正为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深入开展,东昌府区农机局组织力量开展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调研工作,现报告如下:一、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基本情况东昌府区地处鲁西平原,属于黄灌区。由于土壤多年旋耕作业,耕层逐年变浅,全区普遍耕层深度在10厘米左右,耕层下形成一个坚硬的犁底层,厚度约15厘米左右,密度大约在1.35~1.45g/cm~3,阻碍水分、养分运移,不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严重制约着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为提升耕地质量,2014年该区开展了深松补贴作业,要求深松深度大于25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深松按作业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间隔深松、振动深松作业等。全方位深松采用单柱带翼或异型铲等全方位深松机,在工作幅宽内对整个耕层进行松土作业;间隔深松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采用单柱振动式或非振动凿形铲  相似文献   

16.
一、机械深松整地技术概述 深松整地技术,是随着旱作农业耕作法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而形成的适合不同类型区域、不同耕作方法和土壤的一种机械化生产作业方式,对于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提高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指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其目的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渗入速度和数量,减少径流和水分蒸发。由于机械深松只松土、不翻土,作业后使耕层土壤不乱,动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深松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之一,由于受传统耕作的影响,机械化深松技术还没有被农民朋友广泛采用。所以需要加强示范与宣传,对农民加以引导。一、机械化深松的意义深松的主要是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水的渗入速度和数量。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蓄水保墒效果好,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虽  相似文献   

19.
深松机的应用能显著改善传统农业机械化耕整地造成的犁底层深厚问题,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逐渐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随着深松机技术的发展,深松机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凸显,在分析深松作业实际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常见深松机的结构与特征,说明了深松作业过程中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正土壤的质量是制约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据调查,在过去的30年中,玉溪市大部分土地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即小型农机具作业,连年耕作,导致土壤耕层只有12cm~15cm左右,土壤板结严重,阻力不断增大,犁底层的土壤变得硬脆,降雨径流现象十分突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不足,实行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已是迫在眉睫。一、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现状1.作业区域及面积玉溪市属于适宜推广深松作业的有南方旱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