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猪丹毒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文章介绍了猪丹毒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为猪丹毒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呈世界性分布,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病例与急性猪丹毒症状相似,很难区分。锦州市太和区一养殖户猪发病,疑似猪链球菌病或猪丹毒病,经过一系列诊断最后确诊为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3.
夏季是猪丹毒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加强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猪丹毒的实验室诊断以及药敏试验进行阐述,以便于让大家更加了解猪丹毒的诊治过程。猪丹毒是由猪丹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是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的传染病。本试验选取某猪场3~6月龄发病猪,来研究猪丹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是由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红斑丹毒丝菌,习惯上又称之为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纤细小杆菌[1]。猪丹毒病程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关节炎及心内膜炎型。本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不同年龄的猪都能感染,但以架子猪的发病率最高,3月龄以下猪很少发生,6月龄以上猪发病率不高,是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2]。在近年来猪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发现,猪丹毒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并常常与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喘气病、猪肺疫等并发,发病初期极易误诊,成为当前生产猪群突发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与剖检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人也能够感染发病,俗称为"类丹毒"病。猪丹毒杆菌一般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引起发病。因此,猪丹毒也是人畜共患的疾病,更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笔者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发现,猪丹毒和很多猪病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总结出了一些最简单的临床诊断方法,对基层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细菌引起的一种猪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人畜共患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发病,但主要侵害育肥猪,该病主要发生在夏季炎热季节.该病在规模化养殖场很少发生,但是在饲养管理条件差的猪场时有发生.2016年5月,笔者所在的辖区一猪场发生以猪群集体高热不退,食欲骤减或不食,传播速度快,皮肤出现红疹板块为主要特点的病例,经诊断为猪丹毒病.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和多种动物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出现疹块以及慢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不同病型。现将一例猪丹毒的检疫及体会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1月初,厦门屠宰场在宰前检疫中发现某批发行调运的1车40头生猪中有1头猪被毛杂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有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猪肺疫是由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败血症和炎性卅血。两病混合感染往往导致猪死亡,对生猪生产危害极大。现以我区一生猪养殖户陆续有20头猪混合感染死亡为例,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等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丹毒杆菌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猪最敏感,主要侵害架子猪和育成猪,近年来母猪感染也时有报道。特征性病理变化为急性型的败血症全身变化、亚急性型的特征性疹块变化以及慢性型的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近年来,永州地区规模猪场多次发生急性猪丹毒病,笔者根据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进行了确诊,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为诊  相似文献   

10.
正猪病毒性腹泻、猪伪狂犬病和猪丹毒是养猪业最为常见的传染病,其中猪病毒性腹泻、猪伪狂犬病是病毒性传染病,分别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虽然是流行多年的病,但其防疫依然不可放松。由于多种疫苗的长期应用和多病原的混合共存,病原变异株的不确定性和耐药株的出现,老病新发的危害依然不亚于新病暴发,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1猪病毒性腹泻  相似文献   

11.
问我们这里有几家养的猪先后突然发病,很快死亡,请当地兽医站人看来,说猪发的是猪丹毒。请问这种病的典型症状怎样?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欧杰明岑溪市二堡镇平山电站543215)答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以3~9月龄的中猪最易感染。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发生。猪感染猪丹毒杆菌后,最短1天,长的7天,一般经3~5天即出现症状。它的症状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在新发病的村屯,一旦发病多是急性经过,个别猪不表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接着发病的猪,则首先表现体温升…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猪群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主要由于丹毒杆菌经消化道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伤口感染导致的.猪丹毒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在皮肤上有紫红色的斑点.发病主要是在热雨季节,这种疾病不仅呈地方性流行,还具有散发性的特点.发病初期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随后转为慢性型,患猪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尤以猪为多见。不同年龄、性别猪均可发病,成年猪通常为隐性感染,带虫者成为传染源;怀孕母猪感染后可引起发热、流产、早产和死胎,也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哺乳仔猪发病;幼年猪、培育猪最易感染,多呈爆发性发病,引起大批死亡。现将1998年7月中旬象山县某养猪专业户肉猪弓形虫病爆发病例报告如下:1 病史 152头内三元杂种猪,体重40~50kg,已注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活疫苗,有气喘病史。10余头猪突然发病,拒食,气喘,咳嗽,流鼻液,体温升高至40~41℃,最高达42℃…  相似文献   

14.
二、猪丹毒病的防治。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后,常发生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气候较暖和的初夏和晚秋季节,华北和华中地区6~9月是流行季节,其它月份零星发生,华南地区全年都有发生,尤以9~12月份较多。 本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也就是3~6月龄、体重在20~75公斤的猪易感本病。哺乳仔猪和老龄猪发病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随着生猪养殖收益的示范效应,文安县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激增,但养殖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管理不当造成了疫病多发趋势,特别是猪丹毒病有死灰复燃、蔓延多发倾向,下面就猪丹毒病的预防和诊治浅析如下:猪丹毒是一种发生在猪身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夏季易发生,病原体为猪丹毒杆菌,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疹块型)和慢性型不同类型。1猪丹毒症状1.1急性型猪丹毒急性型猪突然发病死亡,无明显症状,皮肤潮红、腋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表现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后发病猪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亚急性型猪丹毒表现为发病猪皮肤疹块和发热,常有皮肤感染症状。全身治疗用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钠、青霉素钠等,配合解热镇痛药(如安痛定注射液)和消炎抗过敏药(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皮肤感染用碘剂涂擦有很好的疗效。及时正确的治疗是降低发病猪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病的发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病因多、治疗难、易反复,死亡率高,给广大兽医工作者和饲养户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损失。1猪病的发病特点1.1病因多,治疗难过去,一般猪场的常见猪病多为猪腹泻、猪丹毒、猪肺疫、猪瘟及寄生虫病、中毒病  相似文献   

18.
1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是急性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在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为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月龄以上的猪发病较多。急性型,个别猪不表现临床症状突然死亡,大多数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2~43℃,稽留热,嗜睡,不愿走动,结膜充血,便秘,发病1~2天后,部分猪皮肤潮红,继而发紫,病死率80%~90%,不死者转为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的人畜共患病。本文通过介绍一例猪丹毒的发病过程、主要症状和病变、诊断及治疗效果,为猪丹毒病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殖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猪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也让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在猪养殖过程中,猪丹毒病成为猪养殖中比较流行的疾病,对猪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促使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人从事基层兽医工作多年,在治疗猪丹毒病伤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猪丹毒病流行的现状和疾病的特性、特点,以及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为猪养殖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