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5月,我场黑熊分场饲养的73只黑熊中,有5只2~3岁龄熊表现起立困难,运动强拘,强迫运动时,偶有叫声。起初认为是风湿症,后经进一步临床观察确诊为骨软症。现将发生情况介绍如下。1.熊患病前自然概况五只熊在发病前同其它67只熊一起饲养在铁笼中,舍内所用铁笼大小不一,最大笼内饲养7只,最小笼内饲养1只,饲养方法及饲料配方各熊相同。  相似文献   

2.
云南德宏州某珍贵禽兽养殖场饲养130头黑熊,从1990年9月初开始陆续发病,经用抗生素、磺胺和中草药对症治疗无效,死亡熊27头。经检验,此群黑熊患的是黄曲霉毒素中毒,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搞清持续胆汁引流对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提高引流熊的饲养管理。据兽医大学陈红,武世珍、刘光泽和长春市动物园的张建滨等四位同志报道:他们对胆汁引流3年以上的5头熊(棕熊1头,黑熊4头)与健康未手术熊5头(棕熊1头,黑熊  相似文献   

4.
黑熊属于食肉目熊科哺乳动物,是我国大型经济动物之一,以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随着黑熊人工饲养数量的逐年增加和一些地区熊类野生资源的迅速减少,熊的繁殖问题日益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但目前黑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养管理和人工繁殖技术方面,而对组织学的研究非常少见。此次研究以黑熊为试验动物,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人工养熊在云南省楚雄州,四州省资阳县、广东省海康县、吉林省涛江市、江苏省滨海县都己试验成功,现将他们的技术综合整理,以便广大读者和养熊户参考。一、熊的品种,熊在我国主要有四个品种:黑熊、棕熊、马熊、马来熊。最常见的是前两种,这两种熊都可以人工饲养取胆汁。其中,更适宜人工饲养的是黑熊,即“狗熊”。二、熊的生理特点:第一、适应性强,不仅寒冷的地区有野生的熊类,就连海南岛和台湾也有熊。第二、熊是杂食性兽类,对饲料不苛求,饲料问题容易解决。第三,熊发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养熊业的迅猛发展,黑熊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因此不少的雌黑熊在发情季节不出现发情或发情行为微弱。据延边某熊场1987年的统计看,在22只可繁殖雌黑熊中不出现发情的占82%(18╱22只)。这对于黑熊资源的保护和种群的繁殖影响很大。为此我们1988年6月在延边某熊场对4只雌黑熊进行了催情比较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熊类种类较多,动物园常见的有马来熊、黑熊、棕熊;养殖业中常把黑熊作特种经济动物来养殖。熊类食性较杂,耐粗饲,适应性强。在日常饲养中,国内对其饲料研究较少,主要以稀饭或窝窝头、蔬菜、水果等为主,再辅以鱼、肉、奶粉等。自1998年底开始,我园所饲养的熊(其中马来熊2只,黑熊4只,棕熊3只)的饲料改用颗粒料加蔬菜、水果等饲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 改颗粒饲料前饲粮情况1.1 改颗粒饲料前熊的(窝窝头)饲粮情况 饲粮的配方及营养浓度,见表1。1.2 饲喂情况,见表2。2 改颗粒后的饲粮情况2.1 颗粒料配方及营养浓度,…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26日,延边某熊场一黑熊突然倒地、四肢伸展、抽搐、口吐白沫。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为癫痫病。立即隔离病熊,采用发病前的预防治疗与发病时的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患病黑熊进行了2个多月的持续治疗,最终痊愈。  相似文献   

9.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胆熊常会影响熊的内分泌和繁殖机能,造成繁殖率降低,因此严重制约着养熊业的发展。提高黑熊繁殖率,对于养熊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黑熊繁殖率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1988年至1989年我们在延吉市珍贵动物饲养场和我院熊业研究所,用两种诊断法对疑似妊娠而拖延取胆汁手术的3例雌黑熊进行了妊娠诊断,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供试熊:黑熊8号5岁,体重130千克,3号4岁,体重125千克,7号4岁,体重135千克,均系铁笼饲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熊业日益成熟,对养熊企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人工繁殖黑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近几年黑熊繁殖虽然成功,但是母熊受胎率仅60%左右,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提高黑熊繁殖率,对繁殖期熊的行为进行全面系统观察,从而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提高黑熊繁殖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熊的疾病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取胆熊的粪及胆汁中潜血现象较普遍,为了查清原因,我们检测了粪及胆汁中潜血指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龙井熊场取胆黑熊24只,平均年龄4岁,体重200千克左右;延吉熊场取胆黑熊36只,平均年龄3岁,体重100千克左右。均在铁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国家对养熊业要求的提高,每个熊场必须有半数以上的黑熊参加繁殖,从而保证不从野外捕捉黑熊,并使养熊业持续发展,目前各大养熊场黑熊繁殖基本都已开始,并形成一定的规模[1]。延边地区各熊场每年产黑熊幼仔600~700只,而成活率却在50%~60%之间徘徊。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笔者研究总结了提高黑熊幼仔成活率的有效技术措施,使其幼仔成活率逐年提高,至2005年黑熊幼仔成活率提高到80%。现将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熊业的日益成熟,国家对养熊企业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人工繁殖黑熊是一项非常重要工作,近几年黑熊繁殖虽然成功,但是母熊受胎率只有60%左右,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提高黑熊繁殖率,对繁殖期熊的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从而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提高黑熊繁殖率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熊俗称黑瞎子,属哺乳纲,熊科,全世界共6属7种,分别是:亚洲黑熊、棕熊、美洲熊、马来熊、北极熊、眼镜熊和懒熊。中国熊类的种属划分基本得到确认的是3属3种,即马来熊、棕熊和亚洲黑熊(又称黑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园占地53 000㎡的熊区内,散养状态下混合饲养的棕熊与黑熊所需的饲养管理条件作一初步总结。历年来成功的繁殖经验及良好的观赏效果,证明了散养状态下棕熊与黑熊混合饲养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熊的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的饲养北京动物园张恩权熊科动物下分熊属(又称棕熊属)、亚洲黑熊属等6个属,在我国较多分布的东北棕熊属熊属,黑熊(俗称黑瞎子)属亚洲黑熊属,另外,在我国云南南部的森林中还有极少量的马来熊分布。本文介绍内容,以黑熊、棕熊为主。熊科动物人工饲养已有很长历...  相似文献   

18.
随着黑熊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国内大部分黑熊养殖场已经掌握了人工繁育技术,使黑熊人工饲养的数量逐年增加[1].但是,关于黑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求的研究较少,而这正是实现熊类科学化、规范化饲养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了解断奶幼熊的营养需求,这是保障其健康生长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1月5日八五四农场黑熊养殖场利用苍耳籽饼混合料饲喂东北棕熊引起中毒。重症熊7只,经及时抢救,死亡1只,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混合料配比:豆粕26%、玉米50%、麦麸15%、苍耳秄饼9%。11月4日下午饲喂10只棕  相似文献   

20.
王宁侠 《野生动物》2009,30(6):297-298
对9只人工饲养的黑熊幼体体重变化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人工饲养条件下黑熊幼体体重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对比成活黑熊和死亡黑熊的体重变化,提出了人工饲养黑熊幼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