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绿色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1世纪是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海南热带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抓住机遇,实施绿色营销。文章阐述了当前海南热带农产品的绿色营销现状,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海南热带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性“绿色浪潮”的冲击,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已引起广泛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探讨上都有了明显的进展,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是绿色营销的大环境尚未形成。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绿色营销的重要意义,但整个绿色营销的大环境尚未形成,对开发绿色产品,选用污染少、成本低的集约型生产方式,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协调等方面,还没有摆在重要位置。多数企业对于迅速崛起的绿色消费需求缺乏必要的准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数百个品种,高达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发展进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性绿色营销浪潮的兴起,我国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都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发展进程,实际上是伴随着整个国民经济转轨发展变化一起进行的。可以说,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经济转轨发展变化的轨迹。一是从生产观念到推销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产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基本停留在生产导向的阶段。推销观念产生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的阶段。由于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逐渐出现了农产品市场饱和、供大于求的局面。这种形势使农产品生…  相似文献   

4.
尽管全球贸易实现了自由化,但我国农产品的对外销售仍然受到了新的规则的限制——绿色壁垒,它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快我国农业绿色营销应用的步伐,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既是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研究了它们各自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5.
绿色营销是适应当前市场而采取的一种积极的营销战略,农产品的绿色营销有更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实施绿色营销尚处于萌芽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试论农产品绿色营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提出农产品绿色营销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消费浪潮兴起、绿色法规定完善、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绿色产品市场的竞争等方面,阐述了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必要性;从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加工、价格、销售等方面,提出农产品绿色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产品的“柠檬效应”及其营销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晓凤  金起文  杜杨  周晓燕  韩彩欣  李萌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18-15919,15922
介绍了绿色农产品的“柠檬效应”,分析了绿色农产品的“柠檬效应”形成的原因,归纳出其带来的恶意欺骗和高位定价等问题,从营销视角提出了规避绿色农产品“柠檬效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绿色农产品质量水平,建设绿色农产品品牌,政府应培育品牌建设的主体,引导品牌主体加强品牌建设与管理意识;二是构建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体系,利用现代化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销售产品,与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超市和宾馆饭店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直销专卖店,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营销;三是做好绿色农产品的促销工作,综合利用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4种促销策略共同推动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近几年来“毒大米事件”“镉大米事件”等农产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人们对于绿色农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问题成为了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绿色产品的购买能力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大力追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目前绿色农产品销售情况却不尽人意。笔者对辽宁省锦州凌海市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情况进行调查,从绿色农产品认证、市场监管、产品销售渠道以及社会大众对于绿色农产品的认知程度等方面对绿色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于浩淼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90-11192
农业及农产品营销是一个急需互联网技术改造和革新的行业。“云营销”就是在不断的技术革新中产生的一个新的承栽在云平台之上营销模式,它能够利用“云”本身的特点消除营销技术门槛,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提高效率。绿色农产品属于高端农产品,其目标消费者多为中高端消费者,“云营销”在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具有优先性和必然性。该研究通过对绿色农业和农产品的限定,分析了绿色农产品成本高企的原因,指出绿色农产品应采用“云营销”方式面向特定客户销售;并得出“云营销”应用于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策略,首先是需要建立绿色农产品平台,其次是要注重线上线下活动的无缝对接;最后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实例的分析,总结得出“云营销”应用于农产品销售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农产品营销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支撑绿色农业发展、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改善农产品营销途径,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改善我国农产品营销途径,介绍农产品营销途径的基本内涵、结构和我国农产品营销途径的主要特点,分析我国农产品营销途径存在的营销途径链条松散、交易秩序不完善、专业合作社作用未有效发挥及农民的营销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途径新模式、强化对农产品营销途径主体的支持、完善农产品营销途径中的政府职能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纵向营销与水平营销的比较,文章分析了它们的不同点厦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图书馆服务营销中引入菲利普?科特勒的水平营销新理念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当下处在一个被营销包围的世界,周围的一切推广活动都可以用营销的概念来理 解,甚至市场营销可以贯穿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市场营销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 在不知不觉中会经历营销,就像你面试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营销你自己,懂得营销的人可以把自 己身价定高,不懂的可能就被pass 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历到营销,从微小的事物到 面试工作这个很重要的事情,这些都是营销,因为我们的生活充满营销。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人类已进入了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营销的影响 ,包括对消费者需求、营销策略及企业营销管理等方面 ,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一些创新观念。  相似文献   

14.
战略与战术来源于军事术语,已有越来越多的军事理论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本文试图通过军事与市场营销对战略与战术的比较研究,探讨市场营销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并提出从战术到战略的逆向营销思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可以利用的事情、寻觅新的机会,通过改变企业自身来改变市场,甚至创造市场;自下而上发展的营销战略根生于对实际营销战术本身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营销战术支配营销战略,营销战略推动营销战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营销概念,从市场经济的冲击、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经费不足和资源浪费、用户和竞争对手的压力4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引入营销策略的必要性。数字图书馆的营销方式包括网络营销、媒体营销、代理营销、用户营销、关系营销和品牌营销6种。营销策略包括用户满意策略、服务质量策略,以及以产品开发与目标市场相结合、信息服务与渠道沟通相结合、特色服务与品牌打造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四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浅析绿色食品的开发与营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绿色食品是生产者在产品开发与经营活动中 ,把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与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有机结合的一种体现 ,更是我国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后农产品打破绿色贸易壁垒、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开发面临着规模偏小、物流及价值流不畅、科技储备滞后、农业生态条件恶化与绿色食品标准严格的矛盾突出以及假冒伪劣扰乱市场等问题 为此 ,需要政府在积极推进绿色食品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同时 ,企业也要在产品开发、营销渠道建设以及品牌管理等方面以灵活的营销策略促进绿色食品成功地立足于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市场所引导,县级种子公司在制订营销策略时,必须做到管理创新、机会创新、价格创新、品牌创新以及服务创新,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关系营销的农资产品终端销售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54-5355
介绍了关系营销的内涵,基于对农资终端销售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系营销在农资终端销售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企业营销渠道现状,分析贵州宏福实业总公司创建的“营销网络-宏福村”的方式,即对象选择、购肥方式、使用数量、组织管理、示范效应、挂牌以及“宏福村”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并通过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MTP)测算为农民带来的收益,提出“农民-企业”双赢的农资企业销售渠道创新建设应该以顾客真正需求为中心、以服务产出水平为目标;同时,市场管理上要创新,由客户分散管理转向集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