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广州市宠物犬只与人在城市绿地使用上所产生的社会矛盾,讨论可行的解决措施。研究过程分为广州城市绿地宠物犬只服务设施现状和对发达地区遛狗公园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归纳与筛选,从广州本土的实际出发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对古盘山城市森林公园概况及现状进行调研,结合公园建设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从生态景观、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层面探索古盘山城市森林公园科学规划与建设管理理念,提出古盘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与管理顺利推进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态公园是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新趋势。该文以日本ASO生态公园为例,分析了现代生态公园与城市功能结构以及传统文化间的关系,推介了建立生态公园规划与管理体系、加强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提高对生态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充分发挥民众自主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城市公园颠覆了传统封闭式公园的模式。开放式公园作为城市的一个生活场景存在,与整个城市相融合。以青岛市海泊河公园的改建规划为例,来探讨现代开放式公园的改建规划。立足开放式的定位,探索开放式布局的规划设计、开放式空间的绿化设计以及开放式灯光景观设计;并在改建规划中展现海泊河公园独有的魅力,使公园的立交文化和水文化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介绍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及规划的目的和目标,并研究探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有关方法和一般技术问题,以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乐清市双雁公园是城市发展中的规划城市中心公园,探索了“以人为本”,互动因子与景观要素结合的公园设计理念,并运用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学理论,结合当地实际创造了一个具有瓯越文化气息,富有海滨城市特色,充满人性化,集生态与童趣于一体的城市游憩空间。  相似文献   

7.
韶关市区园林绿化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惠文 《广东园林》2007,29(6):63-65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韶关市各类城市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至2006年,韶关市辖三区总面积2800 km2,人口约90万.建成区面积78.3 km2,常住人口70.1万人,绿地总面积2412.77 hm2,人均公园绿地5.52 m2.指出公园建设与现代文明、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的结合,是该市园林绿化的显著特点;带状公园的景观和社会功能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提出切实抓好城市防护绿地规划和建设,对于韶关这个重工业性质城市,将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维  乔长江 《河南林业科技》2010,30(4):64-66,70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新的绿地类型,生动地体现出城市与湿地的融洽结合、人与自然的融洽结合。以位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在规划、建设及管理中一些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防灾公园抗震减灾功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是城市防震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防灾公园的概念,提出了防灾公园应具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澳门高密度城区社区公园营造特色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建筑、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中,社区公园是绿色空间网络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对改善人居环境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文章以亚洲典型的高密度城市澳门为例,重点结合半岛的社区公园进行案例分析,归纳出高密度城区社区公园在营造上的特色,包括布局灵活、形式多样、简单实用、地域特色鲜明等。其均衡布局、兼顾功能与艺术、注重立体绿化等经验做法可为国内同类型城区小型公园绿地的开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城市中宠物活动空间缺乏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宠物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成为当前一个热点话题。在对宠物公园的内涵及类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选取公园规划、设计及管理3个方面对香港蝴蝶谷道宠物公园、纽约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和香港北角海滨宠物公园进行深入解析,总结了宠物公园建设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最后,结合国内城市公园发展现状、养宠人群特征及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都市新旧城区宠物公园规划思路与不同类型宠物公园设计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20 年广州市将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纳入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当中,全面推动村级工业园的升级改造,村级工业园的空间利用得到了更多关注。在全面分析广州市村级工业园数量、规模、分布及产业定位等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村级工业园空间利用方面的三大问题:建筑通达性差、空间粗放利用、建筑立面破败。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村园建设的自发性致使村园功能割裂,利益导向下的公共空间缺失,建设时序混乱使得设计风格迥异等。最后以海珠同创汇、天河沐陂科贸园为研究对象,提出连通内外空间系统,整顿园区室外环境,升级园区建筑立面的村级工业园空间利用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小气候逐渐成为当代城市环境研究的重点,厘清城市小气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其建设与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CiteSpace软件简要分析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23篇有关城市绿地小气候的文献,系统总结了城市绿地小气候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城市绿地小气候研究的对象与范围扩大,由单一的市政绿地向城市湿地、森林、公园、广场等多类型的城市绿地转变;风景园林学科逐渐成为城市绿地小气候研究的主力军;城市绿地小气候研究越来越重视人在夏季城市绿地小气候中的感受,与人体舒适度之间的联系加强。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具有社会、经济、生态和健康等多种效益。对城市公园使用潜力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改善城市公共空间服务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美国ParkIndex指数开发过程内容和实践,ParkIndex开发主要包括3个过程:ParkIndex原型开发、关键人物访谈和试点测试。最终形成的 ParkIndex 指数模型包含 3 个变量,分别是 0.804 km(0.5 mile)内公园数量、0.804 km(0.5 mile)内公园总面积和0.804 km(0.5 mile)内公园平均质量指数。随后,在纽约布鲁克林某社区进行实践,研究变量改变对ParkIndex值的影响;并对其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我国开发城市公园使用评价体系提出启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成为趋势;建立完善、科学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城市公园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高适应性和有效性;城市公园使用评价需纳入多方意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在不同雨洪管理目标下城市公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的选用现状以及其偏好特征,搜集了伯明翰铁路公园等20个采用GSI建设的城市公园案例,按照公园的雨洪管理目标和GSI措施类型对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在4种雨洪管理目标下的GSI措施选用差异并不明显,都倾向于选用蓄水池、生物滞留设施和雨水湿地3种GSI措施;同时,在雨水资源利用和雨水景观营造2种目标下,城市公园也倾向于增加对渗管/渠型GSI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历史公园具有历史意义与纪念价值,其发展是城市园林历程的写照。八一公园是南昌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园之一,是反映南昌公园发展演变历程最为典型案例。通过史料搜集、复原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梳理八一公园变迁过程,将其分为人文景观逐步形成时期、公园初步建设时期、公园建设曲折发展时期和公园建设接续发展时期4个阶段,指出公园发展受城水互动、政治教化、社会探索、生态实践4个因素推动,呈现古典园林风格到中西融合的风格转变,再到古典园林风格回归的变迁特征。最后总结了城市历史公园景观演变发展动因共性和变迁特征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的城市公园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的问题,以地域文化和城市公园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选择方法和表达途径。在设计过程中,只有把能够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再现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的地域文化融合于城市公园景观中,才能体现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晚清至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期,此时期广州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共同促进了其向现代城市的转型。通过对1860—193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至全面抗战前夕)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事件、历史文献等进行梳理,探讨广州城市格局与形态的演变过程及特征,并从城市组团、道路系统、中心轴线、公共绿地4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最终得出这一时期广州市城市形态发展变迁规律:在保留了原有城市核心及山水结构的基础上,广州城在拆城墙后逐渐向东、南方向发展,形成了兼具统领性、开放性、高效性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奠定了此后的城市形态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民俗风情文化是地域景观的构成要素,对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对民俗风情的探索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以西和县漾水河民俗文化风情线规划为例,从城市生态景观营造着手,紧扣“乞巧文化”主题意向,构筑“七彩鹊桥巧会、十字景墙幽会和门式景窗花会”三大特色风情景观,探索了富含民俗风情的文化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自然有机融合,以充分认识民俗风情文化对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