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给黄土丘陵区提供优良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并总结出风味玫瑰在豫西黄土丘陵区的丰产栽培技术,在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进行了风味玫瑰杏李的引种试验。建园第2年结果,第5年丰产,第3~5年每hm2产量分别达到8 490 kg、16 920 kg、32 820 kg,每hm2产值分别达到84 900元、118 440元、196 920元,纯收入分别达64 050元、79 095元、140 550元。5月下旬果实成熟期,平均单果质量95.3 g,最大单果质量150.0 g。果实紫红色,果皮易剥离;果肉鲜红色,肉质细,粗纤维少,汁液多,香气浓,具有浓郁的玫瑰花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18.6%。对风味玫瑰杏李的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授粉、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威宁的高寒山区,经过采用撩壕整地、高标准栽植、引进红富士和新红星等新品种、加强病虫害管理等措施建立的苹果园,经过观测,提高了园地肥力,增强了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了地上树体的发育,第3年结果植株达到70%,第4年达95%,第5年全部结果,株均产量3kg,第10年以后每hm2平均产量已达到7500~15000kg,达到了优质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杂交杏李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杏李是美国经过70年研究,通过杏、李种间多次杂交培育出的新兴高档水果。2001年3月,中国林科院南阳林业高新科技示范围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合作,在国家“948”项目的资助下引进了味馨、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厚、味帝、风味玫瑰7个杏李品种共计936株。观察结果表明,杏李具有果色艳丽、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耐贮藏及适应性、抗逆性强等优点。经过近两年对杏李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单株第二年全部结果,且获得株产8-12公斤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杏李优质丰产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李,是由杏、李种间杂交而获得的新品种。绩溪县于2002年引进恐龙蛋、味厚两个杏李中熟品种,4年生果树株产20~30kg,平均亩产达2000kg以上,生长良好,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满天红梨是以幸水为母本、火把梨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几年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成花容易,结果早,丰产稳产.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平均亩产达800kg,第4年达1500kg,第5年可达2500kg以上.果实近圆形至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56g,最大果重500g;底色淡黄,2/3以上果面着红色,套袋后果面鲜红.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松脆,多汁,石细胞极少,果心小;  相似文献   

6.
杏李是杏和李种间杂交种。美国农业科技人员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杏和李杂交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攻关,于上世纪90年代成功培育出杏李杂交种。目前世界上杏李栽培面积较少,经对7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认为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红天鹅绒4个品种表现较好,具有风味香甜,果色艳丽,耐贮运,早年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平均每hm^2产量可达2.5万kg。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美国杏李引进是中国林科院承担的国家"948"项目。通过在生产实践中的栽培、观测和研究,实现了单株第二年全部结果。为美国杂交杏李的生产、技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沾化冬枣是宿州市近年来引种的鲜枣珍品。1998年春建冬枣密植园10hm2,栽植密度为3m×2m、3m×3m。经过科学管理,定植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平均产量为402.8kg/亩,实现2年结果、3年丰产的目标。2006年产量达618kg/亩。一、高标准建园1.园地选择。冬枣为多年生植物,根系分布深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进试验,探索出适合于白银市黄河阶地的矮化型红富士密植栽培技术,即采用大穴栽植、密植技术、1年生幼树越冬期特别管理等措施。定植后,第3年开始挂果,结果率达85.4%,最高株产11.3kg,平均产量1867.5kg/hm2。预计5年可丰产,平均产量可达到3万kg/hm2。  相似文献   

10.
薄壳香核桃属早实核桃类,为新疆核桃的自然实生后代,我市2001年从北京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引进该品种,在章丘市刁镇曹庄村进行了引种观察及早期丰产栽培试验,经过6年观察及栽培,认为该品种果个大、壳薄、光滑、易取仁、商品性好、生长快、成形快、结果早、产量高,可在章丘市及立地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经几年试验,苗木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0.61 kg,第3~6年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33.9 kg、62.8 kg9、5.7 kg1、25.3 kg。并总结出该品种丰产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设在章丘市刁镇曹庄村山…  相似文献   

11.
美国杂交杏李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杂交杏李是中国林科院在国家“94 8”引进项目资助下 ,首次从国外引进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 ,共有 7个品种 :风味玫瑰、味馨、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这些杏李杂交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 ,结果早 ,果大、果实口感好 ,营养丰富 ,高产稳产 ,耐贮藏 ,用途广泛 ,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性。为使这一新品种尽快走向市场 ,当务之急是快速繁育优质壮苗、满足广大种植户需求 ,经过我县两年来的试验推广 ,总结出一套美国杂交杏李快繁技术 ,实现当年育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 苗圃地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排灌设施齐…  相似文献   

12.
美国杂交杏、李嫁接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杏李是采用杏、李种间进行多次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水果新品种.南召县林业局自2003年开始进行杏李嫁接苗木的培育繁殖.文章介绍了从苗圃地选择、整地、播种、接穗的采集、处理、嫁接,一直到田间管理的整个过程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滕州早丰板栗是滕州市林业局,于2002年选出的早实、早熟、丰产、优质的板栗新品种。选育的同时,开发面积达133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滕州早丰板栗开发园定植第1年结果株率达60%以上,667m^2产栗14.3k,第2年达79k,3年生达237.6k。现将滕州早丰板栗丰产开发的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杏李,是由杏、李种间杂交而获得的新品种。绩溪县于2002年引进恐龙蛋、味厚两个杏李中熟品种,4年生果树株产20~30kg,平均亩产达2000kg以上,生长良好,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一、试种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通过L16(4 4× 2 3 )七因素正交试验得出 :对漾濞泡核桃幼树进行合理的N、P、K配方施肥、土施多效唑、加大分枝角度、春梢摘心和轻砍树干综合管理能显著提早结果 ,5年生树平均株产量达 2 5kg ,比常规果粮间作的同龄树产量高 2 .45kg/株 ,投入产出比为 1∶3 75。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的优良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从1990年开始,利用禅寺丸甜柿品种作父本,新安牛心柿作母本,进行杂交育种。历经十几年的杂交育种工作,培育出具有早结果、早丰产、品质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的柿树新品种。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优1、优2、优3、优4、优5等5个系号1995年栽植当年就有部分幼树开始结果,均比对照品种提前4a结果,其中“优3”第1年平均株产量0.26kg,第2年平均株产量5.2kg,第3年平均株产量达35.6kg,开始进入丰产期,第4年平均株产量达96.7kg。在所有参试系号中“优3”的产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4个系号。“优3”平均单果重168g,果实为高脚四方形,果顶平或微凹,果面有较明显的4条对称纵沟,果皮金黄色,2001年依据果形定名为黄金方柿。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遵化市部分实生老栗树产量极低、存在部分低产栗园等问题,于2012年在遵化市马兰峪镇魏进河板栗园进行了低产板栗树高接换优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接燕山早丰、遵化短刺和紫珀等优良品种,嫁接成活率达到了97.6%~98.2%,改接当年3个品种单株产量分别为1.77kg、1.83k和1.84kg,极显著高于对照;改接第2年3个品种单株产量分别为3.0kg、3.2kg、2.8kg,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改接遵化短刺产量最高,实现了改接当年丰产、第2年高产。  相似文献   

19.
2001~2002年我们在官庄镇花家岭村进行了桃树密植早期丰产栽培试验,一年定植,二年结果,第2年平均产量达1206kg/667m^2,优质果率95%。现将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八角中幼林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措施,实现八角(Illicium verum)中幼林生长快,早开花、早结实、早进入盛果期,丰产优质。8年生的八角中幼林鲜果产量达900kg/hm^2以上,单株最高产量达38kg/株;10年生八角中幼林鲜果产量达到4200kg/hm^2,投入产出比达到1:12.53,经济效益显著。本研究为广西目前大面积的八角中幼林丰产改造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