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阐述了混交林的概念和营造混交林的优点,指出了混交林的建设方向和原则。提出了土石山地混交林造林规划,从混交林的树种选择、建设类型以及苗木栽植3个方面介绍了土石山地混交林营造技术,以期为土石山地混交林造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省混交林建设存在问题,对混交林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混交林建设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西闸水林场天然林现状,提出了天然林抚育经营目标和方向及栎类阔叶混交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模式、油松和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近自然抚育经营类型、油松天然纯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竹杉混交试验林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竹杉混交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后对混交林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使这种造林模式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5.
建设稳定的林分是历代务林人所追求之目标,该文根据太行山区植被演替现存的稳定群落结构及近年来混交林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混交林的营造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商州区生态环境以及油松栓皮栎对生物学特性的要求,通过油松栓皮栎混交造林模式的实践,油松栓皮栎混交林造林模式是适合商州区较好的针阔混交林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7.
混交林效益及关键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南方混交林科研协作组20余年的研究,营造了1000hm^260余种混交模式的试验林。结果表明,混交林不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而且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文章简要介绍了研究方法,并就混交林效益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混交林的关键营造技术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气候寒冷地区的主要森林树种。介绍了落叶松人工纯林抚育技术以及落叶松与天然更新树种混交林、落叶松与天然更新树种垂直混交林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燃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火力楠纯林和杉木纯林,林分燃烧的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火力楠纯林的林分燃烧性均低于杉木纯林,经多目标决策认为,不同模式混交林均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和较强的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其中以3:1的杉木、火力楠带状混交林为最佳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格氏栲等3种珍贵用材树种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氏栲、楠木和樟树是珍贵用材树种。主要调查分析其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寻求适宜的栽培模式,为这3个树种的大面积造林提供可靠依据。分析表明:楠木混交林的种间关系较难协调,楠木的纯林模式较混交林好;格氏栲营造混交林或纯林均可,但格氏栲混交林比纯林生长更好;樟树在山区造林以混交林模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毛竹混交林林分生长状况和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桂明 《世界竹藤通讯》2012,10(2):18-22,26
对福建省建阳交溪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6种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生长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交林毛竹个体生物量、毛竹胸径和竹高较大,不同模式林分间的胸径、竹高、冠幅等生长因子均达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较有利于竹鞭孕芽发笋;各模式竹林结构综合评判为一般经营竹林;竹林竹鞭长、鞭径、鞭节生长以竹阔比例为5:5林分竹鞭较好。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毛竹混交林竹林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浦城县古楼乡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4种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混交林毛竹个体生物量、毛竹胸径和竹高较大,不同模式林分的胸径、竹高、冠幅等生长因子有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较有利于竹鞭孕芽发笋;各模式竹林结构综合评判为一般经营竹林;竹林竹鞭长、鞭径、鞭节生长以竹阔比例为5∶5林分竹鞭较好。  相似文献   

13.
概述我国混交林现状及在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对混交林效应研究成就、混交树种的选择途径、混交林营造模式和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湖南省不同混交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情况,以湖南省低山丘陵、山地中下部和山地下部3个不同地貌的5种混交林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混交林林地全N、全P、全K、速效K、水解N、有效P、有机质和pH值等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同一试验地的不同混交模式之间林分的土壤化学性质基本上存在显著差异,所有模式中,混交林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所有指标均显现出混交林高于纯林;在不同土壤层中呈现的规律为上层(0~20 cm)中层(20~40 cm)下层(40~60 cm);在丘陵地,3杉木2马尾松3闽楠2红榉混交林为较好的混交模式;在山地,8杉木2马褂木混交林为较好的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类型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调查与研究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目前人工混交林有25种混交模式,4种混交类型,即针阔混交、针叶混交、阔叶混交以及乔灌混交等。各种混交林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及生态功能等均优于纯林。本文提出了各种混交林的混交方式、混交比例、营造方法等,可供有关方面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沙质海岸防护林生物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山东沙岸基干林带5种主要类型即黑松刺槐混交林、黑松紫穗槐混交林、刺槐紫穗槐混交林、黑松林、刺槐林的改土功能、防风效能、地表草本植物生长以及树种间生长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其生物生态学特性,为基干林带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营造混交林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我国混交林现状及在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对混交林效应研究成就、混交树种的选择途径、混交林营造模式和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抚育管理(幼林抚育、土壤管理和修枝)、目标树经营(目标树选择和保留密度)和可持续经营模式(落叶松-阔叶树混交林模式和落叶松-红松混交林模式)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人工培育针阔混交林,按不同混交树种、不同混交方式进行混交,最后筛选出最佳人工针阔混交林的混交模式。通过人工针阔混交林的培育,为辽宁提供各种类型的混交模式,从而为辽宁混交林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工定向培育诱导混交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交林具有物种多样性,林分稳定性,高产优质性等特点,本文对混交林成因,培育混交林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并对混交林特点,混交林经济生态效益进行了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证了培育混交林是森林资源培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