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文献综述法,研究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依据,指出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内涵和法理困境。从多规合一的编制方式、审批主体和技术要点等方面阐明了我国多规合一编制的相关内容。多规合一为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解决多项规划互相打架、节约国土空间、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落地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是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规划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探析多规合一背景下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得出优化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内容,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有序、规范和可持续利用的结论。然而目前我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尚在探索层面,相比于镇级土地利用规划并无实质性的差别,无法直接指导村庄的建设及管理工作。基于"多规合一"已由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背景,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应按照"多规合一"的有关要求,与乡(镇)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专项规划等做好衔接。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查询法和文献统计方法梳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研究,并利用Cite Space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探索阶段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为耕地保护以及建设用地;在发展阶段,学者们主要围绕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规划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评价;在成熟阶段,关注的方面越来越多,形成多个热点,主要围绕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系统、节约集约用地、土地资源、多规合一、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设用地、土地评价、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分析认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方向可以向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多规合一""乡村振兴"的方向倾斜,适当加强对规划编制过程中甲乙双方的关系研究、加强对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村庄规划向多规合一的方向转变,其定位转变为: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 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因此,在这新形势下,综合考虑各方面自然地理要素对村庄规划的影响以实现对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 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新政策、新要求,总结出当前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存在“多规合一”内容和要求不断提高、上位规划不定给规划编制带来一定挑战、乡镇政府规划编制积极性不高和规划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的"合理布局规划先行",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于是,"多规合一"分别在海南省、厦门市、贺州市等地开始试点。如今两年过去了,"多规合一"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城市空间优化效果,全国各省市开始陆续开展"多规合一"的城市转型改革建设,"多规合一"促进了城市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先行,我们看到了"多规合一"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广大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在农村地区推进多规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进行空间规划的整合,实现"多规合一"是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一项实践活动,同时也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主要对我国近年来开展"多规合一"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下一步的工作和研究进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当前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新政策、新要求,总结出当前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存在“多规合一”内容和要求不断提高、上位规划不定给规划编制带来一定挑战、乡镇政府规划编制积极性不高和规划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当前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规划重新编制或修编的前提和依据。新时期随着我国全域化空间规划治理体系改革的持续推进,作为引领市县发展的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将掀起新一轮修编热潮。以贞丰县为例,立足新时期我国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和区域城乡发展环境的变化,采用"总规实施评估+运行环境分析+发展战略研判"的技术路线,对贞丰县总规实施成效与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估,研判贞丰县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战略方向与规划重点,以期为类似地区提供案例借鉴与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三规合一"的概念及其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我国"三规合一"的具体实践情况,将其大体划分为探索阶段、试点加速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根据目前的规划编制模式和管理实施情况,对我国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