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下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2001~2016年棉花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对12个棉花主产省份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划分及差异比较,概述了中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演进特点及趋势。结果表明:(1)2001~2016年间,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波动较小,上升趋势明显;(2)12个棉花主产省份可划为3类:一类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二类地区分别是江西、湖南、河北、湖北、安徽、山东,三类地区包括江苏、河南、山西、陕西;(3)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演进过程呈现西部地区逐步增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缓慢减弱,并由东中部省份向西部省份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使用协整理论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产影响因素与产出之间进行了检验,选出种子费用、化肥费用、农药费用3个投入要素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小麦技术效率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中国小麦生产1998—2017年的技术效率,小麦技术效率1998年为0.263 4,2017年为0.839 7,呈递增趋势,平均为0.591 2,说明生产管理和科技进步因素有效地促进小麦增产增收。结果表明,在同样投入下,小麦技术效率具有16.03%的增幅空间,回归模型的常数项估计值为正数并且显著,说明科技进步在小麦生产中持续发挥着作用。技术效率虽然逐年递增,但是增长后劲不足,增长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从种植业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种植技能培训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河北省粮食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系统分析了1994—2013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总体情况、演化特征及地区间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段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作用的变动,为制定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对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1)地级市间技术效率差异较大,张家口、承德技术效率变动剧烈,且整体上升幅度较小;沧州近5年来技术效率明显上升;石家庄市等其他地区技术效率平稳上升,但上升幅度有所不同,部分地区出现了偶然性波动现象。(2)与1994—2003年相比,2004—2013年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变化较大,机械总动力的产出弹性从不显著变为显著正效应;化肥施用折纯量的产出弹性从显著正效应变为不显著。(3)从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粮作系数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有所降低,但总体上两者对技术效率的作用仍然重要;人均GDP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自然灾害对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明显变弱。 相似文献
6.
7.
8.
9.
王阳;漆雁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4,32(4):462-468
[目的] 分析我国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1 906家农户的微观数据,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 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平均只有64.1%。[结论] ①家庭农业劳动力比重、家庭收入、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②是否获得农业补贴、户主风险态度和户主健康状况3个虚拟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③信贷约束虚拟变量对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标准化池塘改造、池塘养殖方式转变背景下,利用多产出射线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量江苏盐城地区160个鲫鱼池塘混养养殖户的技术效率及生产弹性。研究结果表明:鲫鱼混养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随机射线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非效率引起;鲫鱼混养的技术效率与池塘面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标准化池塘改造项目对水产养殖技术效率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要素投入-产出弹性来看,池塘面积投入的产出弹性最大,其次为中间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总体上,盐城地区鲫鱼池塘混养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