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湿陷是黄土地区建筑物发生破坏的重要原因,伊犁黄土厚度大、湿陷性强烈,且天然密度小、含水率低极适合湿陷变形研究。通过单线法试验研究伊犁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随含水率、干密度、深度及压力变化关系,通过双线法湿陷试验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对伊犁黄土湿陷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伊犁黄土湿陷强烈,浅层处湿陷性较严重,湿陷系数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一定深度下,伊犁黄土的湿陷系数随压力的增加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初始含水率小于8.6%时,湿陷系数与压力的关系近似呈S型曲线关系,初始含水率大于9.4%时,湿陷系数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出现峰值。伊犁黄土具有强烈的湿陷性,在不同深度、压力和初始含水率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湿陷性和湿陷敏感性,研究伊犁黄土湿陷变形特性,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黄土研究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干密度和含水率对伊犁黄土湿陷性的影响,为类似黄土区填土工程设计提供试验数据。【方法】以伊犁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YS-I高压固结仪对5种含水率(6.6%,12.5%,14.1%,18.2%,21.0%)和5种干密度(1.24,1.31,1.39,1.47,1.55g/cm~3)的黄土试样进行完全正交湿陷试验,选用双线法测定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下黄土的湿陷系数,研究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以及湿陷系数的变化,并与西安、兰州地区黄土的湿陷性进行比较。【结果】在干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伊犁黄土压缩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随着压力增大表现出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在高压力(400kPa以上)时逐渐增大,是变形的主导因素;在低含水率(6.6%)和低压力(200kPa以下)条件下,湿陷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在高含水率和高压力条件下,湿陷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湿陷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逐渐降低,湿陷系数的敏感性降低;当干密度大于1.47g/cm~3且上覆压力小于100kPa时,可认为该黄土几乎不发生湿陷。与西安、兰州地区黄土相比,伊犁地区黄土的湿陷性更强。【结论】含水率和干密度对伊犁黄土的湿陷系数具有大的影响,在填筑时尽量提高其压实度,以减弱黄土的湿陷性。  相似文献   

3.
对 3个典型黄土地区的原状黄土样在不同湿度状态下的湿陷特性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含水率、干密度、压力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规律 ,着重从结构性的角度解释了不同地区间黄土湿陷特性的差异。基于不同地区间黄土湿陷特性的差异这一事实 ,提出了黄土潜在湿陷率的概念。结果表明 ,这一概念可用于对黄土湿陷性的分析 ,并能较好地反映不同黄土种类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一个描述黄土结构性损耗的参数——结构性损耗度,探讨结构性损耗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结构性损耗度与湿陷系数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黄土在荷载和水共同作用下的结构性演化过程,构建结构性损耗度参数,并对甘肃兰州、陕西杨凌两地黄土进行不同含水率条件(5%,12%,18%,26%,33%)下的侧限压缩试验及湿陷性试验,计算结构性损耗度和湿陷度。【结果】土体结构性损耗度大小变化为0~1。结构性损耗度与湿陷系数呈负相关,湿陷度与湿陷系数之间呈正相关。兰州黄土的湿陷度变化为0.003~0.043,杨凌黄土的湿陷度变化为0.001~0.039。【结论】黄土的结构性损耗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湿陷系数与结构性损耗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黄土湿陷是指黄土在一定压力、浸水及渗流长期作用下,产生压缩、湿陷及渗透溶滤的全过程。针对尼勒克县境内某引水式发电站工程渠线段黄土沿深度方向物理、力学性及化学性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并对黄土地基湿陷性变形特性做出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粉煤灰改良Q3黄土填料变形特性的效果,进行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和养护龄期条件下改良Q3黄土填料的室内压缩与湿陷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粉煤灰能够很好的改良Q3黄土填料的变形特性;粉煤灰改良Q3黄土填料的压缩系数随着粉煤灰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粉煤灰掺量小于15%时,湿陷系数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粉煤灰掺量大于15%时,湿陷系数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15%粉煤灰掺量改良Q3黄土填料的湿陷系数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小。试验条件下,粉煤灰改良Q3黄土填料的最优掺量为15%。  相似文献   

7.
罗布泊强氯盐渍土溶陷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罗布泊强氯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对该盐渍土进行了室内溶陷试验.试验运用单轴压缩试验双线法,通过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干密度条件下对盐渍土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罗布泊强氯盐渍土随着含水率、干密度的增加,溶陷系数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加,溶陷系数增大.压力小于200 kPa时,随着压力的增加溶陷系数增加速率较快;压力大于200 kPa时,随着压力的增加溶陷系数增加速率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再根据西安某地区黄土室内试验资料,选定影响黄土自重湿陷性的关键指标,对各因素进行试验分析,为后续确定自重湿陷系数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湿陷性黄土EFS土壤固化剂适宜用量的确定以及生态环境防护提供科学依据,以湿陷性黄土为研究对象,在土壤含水率分别为5.51%、10.00%、15.00%、20.00%和25.00%条件下,研究EFS土壤固化剂含量为0(CK)、0.05%、0.10%、0.15%、0.20%和0.30%对湿陷性黄土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强度,不同含水率黄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均随着固化剂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当固化剂含量为0.15%时,湿陷性黄土抗压强度最大,固化剂含量0.15%后,黄土抗压强度随固化剂含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含水率为15.00%,固化剂含量为0.15%时黄土强度最大;水分特征曲线,不同固化剂含量拟合方程中土壤持水曲线拟合参数A均低于CK,随着固化剂含量增加,CK的土壤持水曲线拟合参数A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添加固化剂湿陷性黄土的持水力减弱,且随固化剂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土壤供水能力随固化剂含量的增加呈先减弱后增强趋势,当含水率为15.00%和固化剂含量为0.15%时,土壤持水力达最大,供水力最小,即黄土强度最大;比水容量,相同含水率时湿陷性黄土比水容量随固化剂含量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不同处理间均差异显著,当含水率为15.00%时,比水容量达最大,固化剂含量为0.05%、0.10%、0.15%、0.20%和0.30%时,其比水容量较CK分别下降0.68%、0.94%、2.10%、2.74%和3.26%。  相似文献   

10.
黄土的湿陷性一直是工程地质试验分析中的重中之重,其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对指导工程地质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作者通过对黄土湿陷性的室内试验数据研究,分析了黄土湿陷性与其物理性质(如干密度等)的一般性规律,对今后室内黄土湿陷试验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