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对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农民的调查结果,重点分析了粮食扶持政策出台后由此导致的农民在决定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物质投入等农业经营行为方面的变化,发现当前的农业粮食扶持政策时效性强,在短期内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建议国家制定粮食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将农业的支持政策以法律的形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国家对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度增加了"三农"投入,逐步构建了农业与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保护体系,促进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近年来粮食支持保护政策的回顾近年来,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种类越来越多,扶持标准逐步提高,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逐步构建了新时期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粮食生产技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国家关于扶持粮食生产、调减农业税收、促进农民增收等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在农业经济效益前景看好的形势下,农民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但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却随之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徽县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抓好科技措施落实,全面提升粮食质量;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培植科技示范点,全面推动农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实施科技增粮项目,切实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6个方面介绍了徽县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5.
欧盟国家对农民的扶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框架内对本国职业农民采取的积极农业补贴和保护措施。二是各成员国对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本文梳理了最新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扶持职业农民的系列措施,对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30年来新疆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政府相关政策的改革调整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政府粮食购销政策、财政支农以及农业政策的改革调整对新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影响巨大,并使新疆农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与发展态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发展,新的形势需要政府进一步深入相关改革,加大扶持引导,为农民提供多种服务与保障,促进新疆农业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元成斌  张野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40-6841,6843
针对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农业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在于农业的崛起,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地位的维持必须要有特殊的扶持政策;规模经营仍不规范,保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必须保证种粮大户等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相对稳定;农民要钱与国家要粮矛盾突出,粮食增产离不开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农业发展的整体政策和具体措施基本得当,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必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扶持粮食生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其中良种补贴既是一项减轻农民负担、加快优良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政策,又是一项符合WTO规则的“黄箱”政策,是国际上政府支持农业、补贴农民的通用做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湖北省典型贫困地区阳新县的调研,全面介绍了当前粮食产能提升存在的障碍因素,主要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耕地流转有难度,种粮大户贷款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层次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弱,耕地质量下降。为提高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出台金融信贷扶持政策、加大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力度、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力度、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06,(2):1-1
1.扶持粮食生产力度不减2006年浙江省粮食生产以稳定种植面积、主攻单产为重点,扶持力度不减,要把主攻单产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加大粮食科研投入,推出一批亩产800千克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同时,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农资连锁经营,稳定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确保市场供应。2.重点扶持带动能力强的经营组织2006年起,将整合各部门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重点扶持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面广、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支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鼓励工商企业等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太和县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并从转变粮食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品牌以及健全扶持政策等5个方面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以期为突破农民增收瓶颈、激活农村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力度--美国农业发展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补贴是世界通行的做法。笔者通过对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分析,认为入世后的中国农业政策必须加大对农业、农民的补贴支持力度,这不仅必要,而且非常紧迫。笔者提出了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操作建议,即:加大并稳定中央财政对农业、农民的扶持力度,逐步减免农业税费,减少国家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以粮食生产环节为补贴主体等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政     
《新农业》2013,(8):13
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政策措施公布农业部网站公布了"2013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包括农民直接补贴、农机补贴、农资补贴等38项政策,涉及国家支持农业的方方面面。中央财政5亿元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央财政将投资5亿元在14个省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  相似文献   

14.
马瑛 《甘肃农业》2005,(11):15-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措施。2004年,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新的成就.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成为全年经济发展最耀眼的亮点。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得益于中央采取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激发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是弱质产业.农村仍是落后区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引导政策,各级农业部门也积极行动,强化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实现了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幅提高。2004年,全年粮食总增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超额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增产任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达6.8%,扭转了近年来农民增收低谷徘徊的局面。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2005年,中央再次下发1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强化各项支农政策,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明确提出“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国家关于扶持粮食生产、调减农业税收、促进农民增收等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得积极性。在农业经济效益前景看好的形势下,农民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但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却随之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要地引发的纠纷。前些年,由于农民种田效益比较低,负担重,农业生产条件差及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等原因,农民弃田撂荒现象比较普遍。但2005年初,外出的农户返乡后,就要求收回原来承包地,得不到解决,就开始越级上访。  相似文献   

17.
据了解,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开局较好有四个标志。一是重视粮食生产的氛围有了较大改变,各地抓粮食生产的信心更足、决心更大了。二是扶持粮食发展的政策力度加大,促进粮食发展的工作更加扎实。各地正积极落实降低农业税率,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实施良种补贴,调整土地出让金纯收益支出结构,列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以来,国家对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度增加了"三农"投入,逐步构建了农业与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保护体系,促进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近年来粮食支持保护政策的回顾近年来,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种类越来越多,扶持标准逐步提高,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逐步构建了新时期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新技术》2012,(4):48-49
一要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技术,特别是防灾减灾、稳产高产技术,深入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单产水平.继续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整合强化各方面政策,有效调动农民、地方政府和农业科技人员"三个积极性".积极扶持蔬菜、生猪和牛羊肉等"菜篮子"产品生产,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销区和大城市郊区要保持必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304份四川省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创业补贴、科技扶持、金融扶持、产业扶持和社保补贴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满意度影响显著,且作用依次降低;初始变量中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总数、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规模化水平、农业科技化水平直接影响农户对扶持政策的满意度,而外出务工人数、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政府扶持政策的宣传方式和支持力度间接影响了农户对扶持政策的满意度。因此,从强化政策执行主体行为、提高政策实施客体素质及能力、优化政策实施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