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节水生态养殖技术,即在南美白对虾分级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池塘养殖结构,把单一养虾变为虾鱼混养,通过定向培养光合细菌进行池塘水质调控,改大排大灌为渐进式加水,稳定池塘良好生态环境。本文从温棚标粗、成虾养殖2个方面介绍南美白对虾节水生态养殖技术,以期为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是淡水养殖的重要虾类品种,由于该类虾具有繁殖快、虾肉鲜美等特点,在水产市场上较为畅销。以江苏省盐城地区淡水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例,通过棚虾养殖技术的应用,所产出的成品虾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依据温棚养殖的特点,本文主要对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要点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南美白对虾是热带型虾,只有温度达到6~40℃才能适合南美白对虾生存,要想保障南美白对虾长期生长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7,(8):139-140
南美白对虾的适应范围较广,并且产量较高,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海水及淡水养殖种类。但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南美白对虾的不科学养殖方式,导致在养殖过程中爆发虾病,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通过大量的化学药物及抗菌素,能够消灭虽然能够控制虾病的,但是还消灭了消化道中固有有益微生物,对动物微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重了虾病的病害,提高了养殖风险。这种养殖模式不仅会导致南美白对虾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基于此,本文就对南美白对虾的生态养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是1988年从国外引进,1999年池塘淡水养殖获得成功以来,养殖户效益明显,且南美白对虾壳薄肉嫩、出肉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但随水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虾病频发,产量不高,效益较低,有的养殖户辛苦一番,不但没收入,且造成亏本.为提高虾的养殖产量,增加虾农的经济效益,笔者对高产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周志明 《新农村》2004,(6):18-18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质虾种之一。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有利于树立健康繁育新理念。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南美白对虾几种常见的病症以及对应的防止技术。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虾,原产于太平洋西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之一。南美白对虾经过淡化驯养可在低盐度或纯淡水池塘养殖,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探索南美白对虾在我市的养殖前景,乌市农牧局于2010年在青格达湖乡渔区选址组织实施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开发和示范推广》项目,从苗种投放、淡化、水质调节、饲料投喂、疫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8.
舒蕾 《农家顾问》2013,(10):48-49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南美白对虾不耐低温,冬季养殖便无法进行。但养殖户经过摸索,冬季采用冬棚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杰  杨秀来  王骥腾 《新农村》2012,(10):28-29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品种中单产最高的虾种。南美对虾的主要特点是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出肉率高、抗病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集约化高产养殖品种。1.养殖准备(1)场所选择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要求水质清新,光照充足,无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池塘水体内循环利用与虾-鱼套养模式,在杭州市萧山围垦南美白对虾主养区开展了池塘内循环水虾-鱼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中,设置循环流水式水槽,槽内高密度流水养鱼。依据不同养殖品种间的生物学习性不同、小水体与大水体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等,达到水体生态平衡、降低养殖风险和增产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属热带虾类,在自然条件下,10月中旬以后北方不能再进行露天池塘养殖。这时由于市场上活虾的减少,其价格大幅度攀升,为了解决市场供需矛盾,结合天津地区丰富的地热资源,我们开展了地热大棚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增加,以及对冬季大棚养殖特点与大棚独特的生态环境缺乏认识,造成了南美白对虾冬季养殖大批死亡。笔者通过总结养殖经验,就冬季北方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短、生长快、营养价值高,一直是养殖户比较热门的选择。南美白对虾的病害比较严重,一旦发生则损失惨重。本文就"混养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问题展开论述,介绍了南美白对虾产生病害的原因,分析了混养技术在虾病防害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给养殖户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称白肢虾或者白对虾,它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和饲料系数低的特点,非常适宜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属于浙江省水产养殖支柱产业,据2012年统计,全省拥有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4.67万亩、产量13.66万吨、产值35亿元,产业规模约占全国总量的11.2%。目前,浙江省南美白对虾在保持传统池塘精养模式的同时,逐步提升了养殖设施化水平,有力地推进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新技术的发展。临海市利用伞式大棚设施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大棚多茬分级养殖,养殖技术十分成熟,平均单茬养殖周期约90天,商品虾养成规格在40尾/斤左右,年亩产值1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2000年北方地区成功引进南美白对虾以来,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已成为虾农脱贫致富首选的优良品种.但北方地区池塘盐碱化严重,养殖用水pH值、氨氮超标,水质不易调节;加上近两年养殖户盲目加大养殖密度,养殖管理体系跟不上以及南美白对虾种质退化,致使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发生严重病害.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今世界上大家都公认南美白对虾在虾的种类当中是可以称之为最优良的虾种之一。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周期快、抗病害能力强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只要在南美白对虾的生长过程之中饲料含有所需的蛋白质成分充足就能够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肉质鲜美。但是如今的南美白对虾在养殖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如今的南美白对虾在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南美白对虾养殖问题中的应对措施。一、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现状形式严峻,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存在问题的原因有许多,南美白对虾养殖出现问题的原因有许许多多种,并且原因之间相互关联,像是虾苗的选取,养殖虾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原产于北至墨西哥、南至智利的东太平洋沿岸海域。我国于1988年从美国引入该虾种,1994年完成人工育苗试验,在沿海地区得到了大规模养殖推广。2003年,通过有关部门论证:南美白对虾经过淡化驯养后,可以适应内陆地区纯淡水养殖。因此,广丰县农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奉贤区对虾养殖面积达5330hm^2,占上海市郊养虾总面积60%。其中75%为南美白对虾。2002~2003年奉贤气象局科研人员对南美白对虾生产进行了全程气象系列化服务,为虾农增产增收起到了较好作用。现就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南美白对虾放苗、捕捞和养殖关键期的主要气候问题和气象保障技术作初步归纳,供广大养虾户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已成为睦洲镇的主导产业,为当地农民的增收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但随着该镇天气状况的改变、周围环境污染和南美白对虾种苗的退化,出现了商品虾在饲养过程中病害增加和生产周期延长等问题。依据物流理论,提出健康可行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越冬养殖属于反季节养殖。白对虾适宜生长温度是15—38℃。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水温低于18℃,其摄食即受影响.10℃以下时侧卧,在自然条件下,白对虾无法正常越冬。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乡采取积极措施对南美白对虾进行越冬养殖,使得平均虾价每公斤增加了20多元。每亩虾池每年产值可增加10000元以上。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 ,隶属于十足目 ,对虾属 ,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 ,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质虾种之一。该虾生长快 ,繁殖周期长 ,抗病力强 ,对饵料要求低 ,肉味鲜美 ,加工出肉率高 ,并耐低氧 ,可活体运销 ,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上的紧俏对虾品种 ,发展前景广阔。我国于 1988年从美国引进 ,1994年人工育苗试验成功。南美白对虾既适宜海水养殖 ,在做好虾苗淡化的基础上也能淡水养殖。下面介绍它的生物学特性和池塘淡水养殖方法。1 生物学特性1 1 外部形态 南美白对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 ,成虾最大体长可达 2 4厘米 ,正常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