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制种基地选择、育苗、移栽和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指导杂交水稻制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建宁县是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为福建省最大、在国内以农户为主体的制种生产基地名列前茅,2013年正积极申报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杂交水稻制种已成为建宁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为加强建宁制种基地建设,结合建宁县制种生产现状,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制种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及保障措施,以达到推进建宁制种产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259单季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259单季制种技术。其要点是:选择适宜的基地,满足制种生产需要;选择适宜的扬花期,合理安排播种差期;稀播种,育壮秧;合理密植,确保有效穗;科学运筹肥水,侧重父本培育;合理施用“九二○”,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除杂保纯,确保种子质量;及时防病虫害,确保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是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点。随着《种子法》的深入实施,委托我县制种或在我县建立制种基地的种子企业不断增多,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良种的质量、农民的收入和种子企业拘效益。现就我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给类似基地发展提供帮助,介绍了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的水稻优势制种基地,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适宜的气候条件、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流的机械装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规模化的制种基地、标准化的制种措施、成熟化的生产技术、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市场化的订单生产等制种优势,目前已建设成为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海南临高杂交水稻制种规模又将扩大.在冬交会上,临高县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签署联合建设琼北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协议,在临高建立3万亩杂交水稻种子制种基地,经过临高神农大丰加工厂加工包装,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出口柬埔寨、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7.
闽西北地区杂交水稻制种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近几年来闽西北地区水稻制种存在的制种基地点多,面广;制种组合杂,乱,全;抽穗扬花期选择不当。;制种产量处于低较水平;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合理安排制种基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制种子质量的好坏,关键是由制种决定,本文根据区内外多年制种实践,论述如何提高杂交水稻制种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四川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现状四川是水稻制种、供种大省。20多年来,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川种"品牌具有生产、质量、外销、出口四大优势。近年全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35~40万亩,2012年高达43万亩,占全国的25%~30%,且制种单产高,是我国"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优势区域。每年除满足省内用种外,还销往省外4000万公斤左右,省际间调剂量占全国的30%左右;年外贸出口量占全国的51%以上。无论制种面积,外销或出口量均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有关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情况调查;明确了安徽杂交水稻制种现状,制种面积将有扩大的空间,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良好,但也存在制种基地设施薄弱、生产成本较大、政策支持不够等不足,建议加强制种基地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种子生产补贴和设立风险资金等措施,确保杂交水稻生产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子是种子企业和制种户共同追求的目标,制种基地的选择作为玉米制种工作的前提,决定着制种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制种户的切身利益和种子企业的发展。因此,玉米制种基地的选择必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是四川的优势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优越的自然条件,严格的制种操作规程、先进的制种技术使得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在全国保持优势地位。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创造了全国“四个第一”:一是面积第一,据四川省种子协会统计全省杂交水稻常年生产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最高年达到54万亩以上,占全国水稻制种面积的30%以上;二是平均亩产第一,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稳定在200kg/亩,  相似文献   

13.
方强农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适宜的气候优势、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流的机械装备等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优势,目前已形成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制种生产基地,效益显著,平均效益1413.1元/667m2。介绍了方强农场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生产优势与成功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开展水稻制种保险 助推种子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县地处川南,有稻田面积58.5万亩。泸县春季气温回升早利于水稻早播早栽,收获季节温光条件好利于提高种子收储质量,因此成为了川南地区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优势区域。泸县1976年开始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至今已有连续36年历史。泸县依靠各级政府对制种产业的支持,依托四川川种种业、泸州泰丰种业、泸州金土地种业等势力雄厚的科研、生产企业建立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基地,2012年水稻制种面积达到了近2万亩的恢复发展阶段。但泸县水稻制种生产受气候、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5.
<正>"质量是种子的生命",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特点为:生产计划性强、技术性强、措施落实时间性强、栽培要求高、成本费用大、劳力投入多等。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好坏关系到制种基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关系到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因此,对选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也要有其特殊的要求,为了加强种子质量的监管,提高制种农户的经济收入,使制种农户生产出合格的杂交种子,我县种子管理部门对选中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进行了全面认真  相似文献   

16.
围绕2009年试验发生黑壳现象展开研究,收集当地多年制种资料,根据籼型杂交水稻生长发育期对热量条件的要求做出对比分析,指出籼型杂交水稻制种在中海拔地区易受低温危害,产生花期不遇;低海拔河谷区易受高温伤害,致使制种失败;重现1981~2008年低温危害频率和低海拔河谷区高温伤害情况,建立红河州适宜籼型杂交水稻制种适宜区海拔高度及海拔上(下)限的方程模式,为红河州籼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立找到制种适宜区,为实现种子自给提供气象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光华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44-144,110
介绍杂交水稻Y两优916高产制种技术,制种基地选择与隔离、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构建父母本高产群体、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去杂去劣,病虫防治,确保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8.
1 定点 选择一个条件适宜的单位建立制种基地,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水稻培两优288高产保质制种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两系杂交水稻培两优288高产保质制种原理与技术,对母本培矮64S不育性表达及制种基地气候生态条件的要求,父母本生长发育规律,制种异交特性及异交栽培种子保纯,黑粉病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适宜在湖南-季稻区夏制,湘中、湘南双季稻区秋制,以生敏感期和抽穗授粉安全为前提选择制种基地和安排播种期,对父母本实行定向栽培,母本群体要求稳长、多穗、整齐、父本要求多穗、大穗、花粉量足,母本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母本结实率的高低、。笔者从事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多年,通过认真观察研究,认为无论"三系"还是"两系"杂交稻制种,只有掌握"四花"特性(父母本花期是否相遇、花时是否吻合、花位是否适宜及父本花粉量是否充足四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一定能够取得制种高产,具体内容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