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四种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浙江省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于2013—2014年对松阳县4种茶园的节肢动物群落数量、时空格局和茶丛上层益害生物比及其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间茶园害虫、天敌物种数和总物种数显著大于其它3种茶园;林间茶园天敌个体数最多,丰产茶园害虫个体数和总个体数最多。在垂直分布上,天敌个体数在母穗园、林间茶园中以上层最多,在丰产茶园和两行密植茶园中以中层最多;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母穗园和林间茶园以中层最多,在两行密植茶园以下层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60%、56%、42%和51%;4种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皆以上层最多。在水平分布上,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两行密植茶园、林间茶园皆以朝北方向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35.0%、26.0%和26.3%;害虫个体数以茶丛内层较多,天敌个体数以外层较多;地上部分林间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约是丰产茶园的2倍。表明种植模式可改变群落空间格局和益害比。  相似文献   

2.
前言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抗性害虫的产生,天敌相被破坏等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逐渐削减农药的使用,而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尤其是抑制害虫密度,迅速确立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综合防治法迫在眉睫。近年来在茶园害虫的防治方面,应用性激素和颗粒体病毒防治茶卷叶蛾、小黄卷叶蛾以及利用捕食螨防治神泽叶螨等都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是,对于多种害虫发生的茶园,从目前来看,杀虫剂最低限量的使用也是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3.
刘双娣 《广西植保》1999,12(4):27-28
茶尺蠖在广西一年发生5~8代,危害严重时可将茶园成片吃光,使茶园成火烧状。由于近两年来多采用选择性较强的农药吡虫啉防治小绿叶蝉,茶尺蠖有猖獗危害的趋势。赛丹是德国艾格福公司植物保护部研究开发的具有杀虫、杀螨作用的多功能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农作物安全,对昆虫天敌毒性低,与菊酯类、有机磷农药无交互抗性,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笔者于1999年4月初,在第一代茶尺蠖孵化高峰期用赛丹做了药效试验,效果甚为理想。后在本所的17.3hm2茶园进行了全面推广使用。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 试验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及时采摘、茶园轻修剪、中耕除草、黄板诱杀、灯光诱杀、植物源农药印楝素和生物农药球孢白僵菌等非化学防治措施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非化学防治措施对茶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农业防治措施中,以茶园轻修剪、第7 d防治效果最优,达60.02%;物理防治措施中,以黄板与灯光组合诱杀第21 d防治效果最优,达75.00%;生物防治措施中,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和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两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均达73.00%以上。上述几种非化学防治措施可优先作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其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10%水剂、印楝素0.3%乳油、联苯菊酯10%乳油、醚菊酯10%悬浮剂、吡虫啉70%水分散粒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印楝素0.3%乳油是植物源生物农药,缓效、低毒、不污染环境,烯啶虫胺10%水剂防效高,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而且对捕食性天敌杀伤较小,可在无公害茶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茶尺蠖生物防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亦根  黄明度 《昆虫天敌》2001,23(4):181-184
茶尺蠖Ectropis obiqua Prout是茶园中的重要害虫,对它的生物防治研究国内已做了较多的工作。本文从茶尺蠖的研究基础一大量饲养和它的病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及信息素等方面对茶尺蠖的生物防治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在茶园开展释放胡瓜钝绥螨防治茶黄螨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捕食螨对茶黄螨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既减少了药剂防治次数、节约了成本,又维持了天敌数量,保护了生态平衡,提高了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茶园管理及多种茶园生境对茶尺蠖及其主要天敌密度的影响,利用栽培和生境调控技术抑制茶尺蠖、扶植天敌,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选皖南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各1个,7~10天1次,分别查10样方的茶尺蠖、2种绒茧蜂和6种蜘蛛密度,每样方为1m~2茶丛,依次查得茶尺蠖总数为227、8733和4769头,绒茧蜂总数为67、465和281头,蜘蛛总数为1669、1150和1077头。2004年10月至2006年9月选绍兴有机、有机转换、无公害和普通茶园各1个,每月查10样方,平均每月茶尺蠖分别为0.9、1.4、1.4和1.9头,绒茧蜂为10.1、12.3、11.5和10.4头,蜘蛛为9.3、9.5、9.4和9.9头。2005~2006年5天1次查得西湖龙井茶叶原产地10个茶园生境之间,茶尺蠖、绒茧蜂或蜘蛛密度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绍兴4个、龙井原产地10个茶园中绒茧蜂皆紧密跟随茶尺蠖。  相似文献   

9.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4,17(4):31-31
药材生产上每年因病虫害造成减产达10%~30%,严重年份高达50%以上,使药材外观与内在品质下降.生物农药因其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而日益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方向,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有近80种.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抗生素和生物化学农药.使用生物农药既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不杀伤天敌,病原菌和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无毒,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中药材生产,可以使中药材顺利地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荣 《中国生物防治》2011,27(1):124-127
我国生物农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曾得到迅速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生物农药的应用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占防治总面积的8%左右,其中88%为生物农药,12%为人工释放天敌昆虫和昆虫信息素诱杀,而生物农药品种中,杀虫剂占1/3,杀菌剂占2/3.制约我国生物农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除生物农药自身覆盖的靶标对象少、防效受环境因子影响大等因素外,缺乏激励政策、药效评价标准单一、重基础研究轻应用开发也影响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近年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为生物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手段,通过政府制定鼓励政策、对农民应用生物农药给予补贴、设立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等途径,可以在政策和技术层面上切实促进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需要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不仅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生物农药品种,还要使农民掌握生物农药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凌云白毫茶园害虫和天敌优势种群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的系统调查,明确了茶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茶黄硬蓟马和茶二叉蚜等。以假眼小绿叶蝉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达0郾5380~0郾9407;主要天敌为蜘蛛,其优势度指数高达0郾7505~0郾9508。掌握了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的消长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为提出防治指标,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生物农药登记管理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EPA将来源于动物、植物、细菌和某些矿物等天然物质的农药归类为生物农药 ,并将其划分为微生物农药、转基因保护剂和生物化学农药三大类。相对于常规的化学农药而言 ,生物农药具有作用方式独特 ,防治对象专一 ,对天敌等有益生物安全 ,用量小 ,降解快 ,对人、畜、环境风险性低 ,适用于害虫综合防治等特点。因此 ,美国政府鼓励发展和使用生物农药 ,对生物农药的登记要求 ,比对化学农药的要求简单 ,审批期限也要短一些 ,一种新的生物农药只需要不到1年的时间就能获准登记 ,而化学农药的登记审批期限通常要3年以上的时间。截止到200…  相似文献   

13.
茶园天敌对花蓟马和茶短须螨的跟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对安徽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系统调查,进行了天敌对花蓟马和茶短须螨跟随效应的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与害虫半变异函数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变程之间的关联度,与害虫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本文分析了花蓟马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4月13日—7月8日)、茶短须螨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5月13日—8月5日)内,茶园中5种主要天敌对两种害虫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花蓟马与斜纹猫蛛、八点球腹蛛、粽管巢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半变异函数变程的关联度分别为0.658 3、0.614 6、0.607 1、0.753 8和0.647 1,茶短须螨与斜纹猫蛛、八点球腹蛛、粽管巢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半变异函数变程的关联度分别为0.718 9、0.615 6、0.701 0、0.676 5和0.697 6。表明与花蓟马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是龟纹瓢虫、斜纹猫蛛和异色瓢虫,与茶短须螨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是斜纹猫蛛、粽管巢蛛和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14.
2018年在福建省福安市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综合应用以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为主,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统防统治为辅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融合示范措施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尺蠖、茶煤烟病等主要病虫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续控害效果优于常规防治对照。融合示范茶园虫口基数及病害率均较低,较常规防治对照区农药制剂使用量减少70.24%、天敌种群数量增加262.68%,纯收入增加21.44%,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山地茶园蜘蛛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9~1990年,调查了浙江省13个县(市)山地茶园蜘蛛资源,并在松阳县进行定点系统调查,共发现茶园蜘蛛24科110种;其种群数量大,占捕食性天敌的93.66%。优势种群有叉线金蝉蛛、前齿肖峭、突腹蛛一种、大井盖蛛、盖蛛一种、管巢蛛。室内饲养观察蜘蛛主要捕食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也捕食茶绿盲蝽以及尺蠖和卷蛾的幼虫。3种常见蜘蛛又线金蝉蛛、粽管巢蛛、毁坏管巢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日捕食达8.5~11.0头,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居茶园捕食性天敌的首位,影响茶园蜘蛛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有:害虫种群变化、农药施用、农事操作及气候因子等。  相似文献   

16.
信息素色板诱捕茶小绿叶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验证茶小绿叶蝉信息素及色板在茶园茶小绿叶蝉防治上的作用和效果,以获取科学、准确的试验数据,掌握其在规模化标准茶叶园区和茶叶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方法,促进农业部大别山名优茶优质、高产协作项目顺利实施,推进全县高效生态茶园和湖北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万亩示范区建设,我们承担并实施了茶小绿叶蝉信息素诱捕茶园茶小绿叶蝉试验。  相似文献   

17.
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病毒研究所和湖北绿洲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研制的活体微生物农药“武大绿洲茶园”已通过了国家鉴定 ,并被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大批量生产。这种农药是一种以昆虫杆状病毒与其他微生物复合而成“活体微生物农药” ,可直接用于茶园大面积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小卷叶蛾3大茶园害虫的纯微生物农药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权威科研机构验证 ,这种活体微生物农药用于茶叶生产 ,不但具有安全、无农药残留、不损害茶叶品质等优点 ,而且综合防治成本每亩费用和工时仅为化学农药的十分之一。目前 ,欧盟对中国茶叶的检…  相似文献   

18.
4种生物农药对茶尺蠖的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2017年调查了杭州临安茶园的茶尺蠖发生情况,开展了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茶核·苏云菌、0.6%苦参碱水剂、1%苦皮藤素乳油4种生物农药防治茶尺蠖的田间试验,明确各药剂的防虫效果及对茶树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茶尺蠖低龄幼虫高峰期按推荐剂量施用上述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药后7d内均能有效控制茶尺蠖为害,第7天防效达97%以上,与对照化学药剂25 g/L联苯菊酯乳油防效相当,且对茶树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9.
咸宁素有“茶叶之乡”的美称,地处鄂南.境内植被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既适合茶树生长.也有利于茶树害虫和天敌繁殖。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了茶园生态平衡,削弱了茶园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导致化学农药越用越多、害虫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同时.也引起了消费者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的关注。因此.重视、保护和开发利用茶园自然天敌资源十分重要.也是害虫生态控制和综合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此,近年来.我们对咸宁茶区害虫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为害茶树日趋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过去用有机磷类农药防治,污染环境且杀伤天敌,不利于茶园害虫的综合治理。1992年5月,我们以20%扑虱灵乳油(湖北江陵星火化工厂生产)500倍液用手动压缩喷雾器,均匀喷布于叶片正反面,每试验小区(200m~2)喷30公斤,重复2次,并设40%乐果乳剂(湖南常德市化工厂生产)1500倍液和等量清水作对照。分别于药后1、3、5、10、15、30天调查防效。 结果药后3天的虫口减退率和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25.18%和27.36%;药后5天为64.21%和66.46%;药后10天为91.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