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蚕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茎疫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蚕豆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1998年全省蚕豆种植面积22.4万hm2,平均产量127.05kg/667m2[1].近年由于细菌性茎疫病[Pseudomonas fabae(T F Yu)][2]的发生危害,特别是蚕豆茎疫病发病株枯死,发病率几乎等于损失率,在云南省大理州等多个县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2.
<正>每当春季回暖之后,蚕豆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但当进入开花结荚之时,常见大田的蚕豆发生赤斑病,同时,兼有部分锈病、根腐病发生。发病较轻的田块感病率5%左右,重的达30%以上。这几种病害都会导致蚕豆减产,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是蚕豆生产上常见危害较大的病害,必须及早地引起重视,加以防范。赤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主茎,开始在叶的正面发生赤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茎上病斑开始与叶上相似,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88~1986年的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蚕豆产量、有关生理指标、群体结构及光能分布的影响。证明在安宁河流域太粒型蚕豆播种的最适密度为亩基本亩15000~18750株,该群体结构较亩基本亩8333株的增产30%以上。宽窄行种植比等行种植增产10~40%,以33厘米和20厘米的宽窄行效果最好。最适种植密度和宽窄行播种增产的原因是提高了蚕豆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增大光合势和净同化率,使群体光能分布均匀,改良收获指数,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本文还利用大田切片法对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种植方式蚕豆群体结构和光能分布进行了比较. 近年来,国内外对蚕豆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作了一些研究,但不同地区差异极大,Pandey等试验证明蚕豆田由11.1株/平方米增至133.2株/平方米,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几乎成直线增加。上海农学院试验发现超过15株/早方米产量下降。在种植方式方面,张成昌等提出,蚕豆以宽窄行种植比等行种植增产15.9~39.3%;上海农学院试验认为以宽行窄株距条点播为好。可见,最佳密度和方式受地区和品种影响极大。地处西南高原的安宁河流域,有成片种植蚕豆并以收获籽粒为种植目的的历史,但历年来产量徘徊在亩产75公斤左右,低产原因之一是种植密度和方式不合理,因而寻求适合本地最佳种植方式和密度,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1983~1986年三年的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密度和方式对蚕豆产量、有关生理指标、群体结构及光能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蚕豆(学名:Vicia faba L.)是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豆、胡豆等,英文名Broad bean或Faba bean。蚕豆是人类栽培最古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起源于西伊朗高原到北非一带。公元1世纪蚕豆开始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种植蚕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等。中国是世界上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产量也最高,据2000年统计,中国蚕豆生产总面积达1689万亩,占世界种植面积的59%,产量达250多万t,占世界总产的61%。蚕豆是我国传统对外贸易的重要农产品资源,主要分布西南、长江流域及西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和青海等地。云南是中国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常年播种面积400多万亩,产量居全国之首,达50万t。  相似文献   

5.
王佩芝 《作物学报》1996,22(2):254-256
蚕豆(Vicia faba L.)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之一,蚕豆的生产分布全中国,我国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蚕豆根据播种期不同分为北方春播区的春蚕豆和南方秋播区的冬蚕豆。本文论述的春蚕豆生产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山西,内蒙古及宁夏等省(自治区)。仅甘肃省1990年统计,全省蚕豆种植面积114万亩,占该省总播种面积的2.9%,全省除庄阳地区外,均种植春蚕豆。 本文从全国2148份蚕豆品种资源中选出11个高产,抗病等综合性状优异的春蚕豆品种(系),于1992和1993年在青海省农科院、甘肃临夏州农科所和河北张家口坝上农科所进行了多点产量鉴定,以进一步确定其高产,稳产及适应性能,便于育种单位应用和生产部门推广。  相似文献   

6.
成胡 24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 2009 年引进意大利蚕豆资源 YDL 系统选育而成的蚕豆新品种,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生长势旺,荚长、粒大、优质,中抗赤斑病、锈病,鲜荚产量高,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不同台位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7.
保山市烤烟常年种植面积3.33万hm2,约占全市夏播作物种植面积的25%,其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该区域由于干旱少雨,在烤烟收获后,大部分面积闲置抛荒.保山市9-10月份常年降雨量约为203.3mm,月平均气温18.3℃,日照时数316.6h,约占全年度的20.9%.为充分利用9-10月丰富的降水和光热资源以及烟地富余养分,保山市农科所近年通过试验,在烤烟采收至中上部叶片时进行套种蚕豆,结果提高了复种指数,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每hm2蚕豆干子粒产量3195kg,鲜荚产量1.518万kg,产值1.5万~2.5万元,比正常节令播种的山地蚕豆每hm2增产干子粒675kg,增加产值5400元.该技术操作简便,抗干旱胁迫好,农民乐于接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1989~1990年,对122份蚕豆种质材料进行了抗锈病鉴定。鉴定出中抗种质材料5份,占4.1%。讨论了蚕豆锈病病情分级、抗性评价标准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蚕豆种植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蚕豆是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当地特色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5万hm2左右.临夏州是甘肃省的优质蚕豆主产区,也是全国四大名优蚕豆生产地之一.蚕豆一直是当地出口创汇的主要名、优、特农产品,也是近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种植业收入的重要作物.临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高寒阴湿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宜蚕豆种植,生产的蚕豆粒大色白、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品种、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蚕豆退化严重,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蚕豆是青海省互助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全县蚕豆种植面积为0.65万公顷,年产量约为2.9万吨。蚕豆的播种由于一直沿用人工撒播的传统方法,亩播量大,产量低,且不能满足农艺要求。县农机技术部门从1997年开始引进蚕豆机械点播技术,并进行试验研究,截止2005年,全县购置蚕豆点播机127台,机播面积0.12万公顷,平均增产320.1千克/公顷,增产幅度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保山地区山地蚕豆产区地膜覆盖试验结果显示,地膜覆盖处理的植株生长势健壮,与裸地栽培相比锈病发病率降低5.53%,病指降低0.98,单产提高1408.65kg/hm~2,经济与生态效益明显,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2.
凤豆24号是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凤02112-2-2为母本、凤00146-2-1-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方法而成的大荚大粒型蚕豆新品种,具有中抗锈病、赤斑病,抗褐斑病、抗寒性好、大荚大粒、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2017-2018年云南省蚕豆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066.8kg/hm2。2020年11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对凤豆24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马桂花 《作物杂志》2011,27(6):108-110
西宁地区蚕豆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平均产量达到3750kg/hm2,蚕豆种植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从茬口选择、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提高蚕豆的产量和品质,确保蚕豆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秋蚕豆育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是世界主要豆科作物之一 ,有 70多个国家大约 4 0 0多万 hm2 栽培面积。中国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约有 140多万 hm2。春秋蚕豆两大类型中 ,秋蚕豆以云南省面积最大 ( 1999年播种面积 2 1.84万 hm2 )、单产高 ( 172 1kg/ hm2 ) ,总产量 37.58万 t。多年来 ,云南省农科院及大理州农科所把云南蚕豆作为主要的研究作物 ,开展地方种品种评选鉴定、系统选育、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及规范化模式栽培研究等项工作。在高产 (高的单产 8599.95kg/ hm2 )、抗病、优质育种及规范化模式栽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七五”至“九五”期间 ,育成了以…  相似文献   

15.
<正>鲜食蚕豆在大棚内种植,可提早2个月左右上市,效益好,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在大棚小气候条件下,蚕豆的病虫害比露地发生时间更早、更持续、更严重,主要有赤斑病、病毒病、枯萎病、锈病、蚕豆象、蚜虫等,要注意加强防治。蚕豆赤斑病:11月中下旬为发病初期,12月至翌年2月中旬盛发。叶、茎、花受害。叶片染病,初生红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直径2~4毫米,中央赤褐色、  相似文献   

16.
<正>苹果锈病又有赤星病、苹桧锈病、羊胡子等多种别名,近年来随着果园规模的增加、园林绿化水平的提高,在各大苹果产区的危害逐年加重,已经成为苹果生产上一个重要病害。特别是有松柏种植的地区发病较重,往往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轻度发生的果园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者可达50%以上,对产量和品质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保山市桑园套种蚕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属低纬度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蚕豆是当地小春季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桑树是一种落叶树种,一年中采叶养蚕的季节不长,秋桑10月中旬采收结束,翌年清明前后萌发春芽,抽生新枝.利用桑树越冬阶段通风透光条件较好的有利条件,在空行间露地套种蔬菜、绿肥等作物,是提高桑园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保山市是云南省一个蚕桑老产区,蚕桑产业发展迅速,仅隆阳区现有桑园3 733hm2,桑园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结合保山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以及小春主栽的作物品种,实行桑园套种蚕豆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综合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临蚕8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以英175为母本,以优质抗病品种荷兰16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蚕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审(认)定编号:甘认豆2009002。该品种粒大饱满,色泽亮白,抗性强,熟期适中,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宜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及国内其他春蚕豆产区种植。临蚕8号商品性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种植户和加工商的青睐,种植规模逐步增大。但是产量和品质与种子质量有很大的直接关系,为了进一步增大种植面积,充分发挥临蚕8号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优势,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高产繁种技术,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互助县蚕豆年种植面积约7万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2.5%。目前,蚕豆良种繁育基本上采用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传统形式,农户自己对已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种子年年进行粒选,作为蚕豆的提纯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20.
蚕豆是青海省互助县具有传统特色的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 000 hm2,主要分布在沙塘川乡、双树乡以及威远镇等地区,是当地调整种植结构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栽品种.目前,虽然基本上实现了蚕豆机械化点播,但收获后深加工还比较落后,现介绍几种蚕豆食品制作方法,以期提高蚕豆开发利用价值,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