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陶瓷艺术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陶瓷艺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并成为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中,陶瓷茶具在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陶瓷茶具设计不仅是一种器物设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针对现代陶瓷茶具设计的审美取向,从传统文化精神引导下的现代陶瓷茶具设计审美取向、多元文化与现代工艺影响下的现代陶瓷茶具设计审美取向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顾晓兰 《福建茶叶》2016,(7):159-160
在当代审美指导下对唐宋陶瓷茶具开展再设计的过程,是对传统陶瓷茶具设计艺术进行继承的过程,同时也是推动传统陶瓷茶具设计艺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这对提升我国传统陶瓷茶具设计艺术的生命力、提高现代陶瓷茶具设计艺术的文化内涵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唐宋陶瓷茶具审美特征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当代审美指导下的唐宋陶瓷茶具再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设计的内涵,因此想要实现陶瓷茶具的成熟设计活动,必须充分注重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陶瓷茶具审美设计过程中。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理念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习惯,是一种民族共同习性,因此可以说将传统文化理念应用到陶瓷茶器审美设计过程中,意义极为突出。本文拟从传统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及特征分析入手,结合陶瓷茶器设计应用状况分析,根据当前对陶瓷茶器审美设计的具体要求,从而探讨传统文化理念影响下的陶瓷茶器审美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茶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具的设计又是艺术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中外文化的不同并且分别具有独特的传统,在艺术的表现上都受不同文化的渗透,在茶具设计的审美上有共性和区别,彰显不同的魅力,体现了中外不同的茶文化内涵。随着时光的流失,文化同艺术的结合在茶具的设计上充分得到了表现,不断地逐渐成熟和多元化,也不断通过中外茶文化的交流使得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外茶具设计的由来和发展,接着又概述了中外茶具设计的审美,并对中外茶具设计审美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左维  王佳  武秀娥 《福建茶叶》2017,(11):141-14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现代茶具在设计上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征。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现代茶具中,除了要将重点放到茶具本身外,还要在包装设计、企业文化、宣传营销等方面进行融合,走出一条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具设计的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消费中追求数字化带来的感官刺激,传统美术资源逐步向数字化软硬件过度,对现代审美表达有着重要影响。茶具作为饮茶活动的重要组成,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款式及造型,是传统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传承表现,受信息技术发展影响,多元化审美趋势对美术资源影响增加,传统茶具的数字化模式转化开始受到各界关注。鉴于此,本文从当前数字信息环境入手,首先介绍了传统美术资源与传统茶具造型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传统美术资源对茶具造型的影响及传统美术资源数字化模式转变,将先进数字化理念与传统民族文化结合,以期对传统美术资源及传统茶具造型的数字化模式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茶文化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具作为茶文化的一个代表,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从茶具的形状功能及工艺审美可以看出,茶具不仅在饮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茶具从传统的物质层面逐渐向精神层面转变,使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融入到茶具造型中,提升了茶具的艺术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茶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茶具集文化性、艺术性于一身,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现代茶具设计者应该认识到茶具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的必要性和现代茶具中传统文化运用原则,在茶具设计中借鉴传统文化符号、传统设计手法、设计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现代茶具的文化性与艺术品位,以促进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曹百奎 《福建茶叶》2017,(11):155-156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中式茶具则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式茶具设计不仅体现出了功能性、艺术性与文化性集于一身的特征,而且也反映着中国社会大众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生活方式。本文从视觉效果与纹理、触觉效果和质感以及体觉效果与分量三个方面,对中式茶具造型审美特征做出了分析与阐述,并从中式茶具的设计精神追求、文化意识、道德伦理与生态伦理、技艺之美与核心价值方面对中式茶具所具有的文化性格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厚重而深邃,而在贵州陶瓷茶具设计之中,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和融入其中,进而充分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突破思维的禁锢和限制,使贵州陶瓷茶具具有更为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而中国传统文化与贵州陶瓷茶具设计相结合的新形式也将转化为无可比拟的经济优势,更好地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茶文化逐渐引起了先贤们的注意,通过茶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体现茶文化的关键就是茶具的造型,我们通过先贤对茶具的设计,品味着传统文化,在当代美学思潮下也应将当代美学融入茶具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紫砂茶具是中国茶具中的重要种类,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它体现的禅宗思想对当代人们的生活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文章以宜兴紫砂茶具为研究对象,对其造型中禅意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手工艺中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底蕴,发展中国的陶瓷文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传统的茶具发展历史作为现代陶瓷茶具的设计依据,论述了陶瓷茶具在今后的设计发展趋势,即在传统的茶具文化的相关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寻求茶具设计的突破创新,将现代设计元素和理念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进一步的完善传统茶具,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展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4.
李书志 《福建茶叶》2016,(8):145-146
茶文化是中国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很多器物文明,紫砂茶具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典范,是中国乃至世界陶艺界的奇迹。紫砂茶具有着其他茶壶不具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随着现代设计工艺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紫砂茶具应该与时俱进,在汲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精神,设计出更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作品。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给现代茶具设计带来了新的时尚风格。在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重点对民族元素在现代茶具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现代手工陶瓷茶具设计的审美趋势,旨在从这一实用器皿兼艺术品的特殊文化结晶的设计历程中总结经验,结合时代需求找到创新与创意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手工陶瓷茶具设计的审美历史,阐释了现代手工陶瓷茶具设计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未来审美设计趋势性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国人对茶具的选择一直十分讲究,在数千年的饮茶文化中,不仅品茶汤和茶道精神之味,而且品茶具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所承载的文化之味.现代茶叶科学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对茶具设计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特别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出现,必然会使古老的茶具艺术更具智慧与人性的关怀.本文以传统茶具历史为依据,论述现代茶具的设计趋势,即在传统茶具设计理念上寻求突破和创新,将现代设计与传统的文化相结合,使传统茶具在现代社会中更加完美的展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谭琢麒 《福建茶叶》2016,(1):155-156
伴随品茶文化发展,与之紧密相随的必然是茶具造型设计艺术的发展变化。唐宋元明清是我国古代茶具形成自我风格并且得以长足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朝代,在茶具造型设计上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并且在茶具造型设计艺术上体现着一个朝代的时代主潮与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具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源地,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南通博物苑在本地区通过征集与捐赠,收藏了一批珍贵的茶具文物。本文对南通博物馆苑藏部分茶具珍品的历史发展、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试作考证,以诠释中国茶具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理念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茶具艺术的审美性主要体现于个性手工艺技术,该加工技术渗透于茶具的材质选择、造型构造、色彩搭配和机理纹路,在茶具产品设计与生产两个重要环节均能寻找到印记。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中国传统民族符号在现代茶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浅出的讨论与分析,并希望能够为新时代、新环境下的现代茶具产品设计提出较为新颖的设计思路,且能将传统手工艺技术融入到现代茶具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