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茶戏曲是将中国古典采茶文化浓缩至戏曲文学中,通过对采茶文化的了解而形成的艺术体系。我国采茶戏的主体音乐为采茶戏曲伴奏。戏曲伴奏不仅仅是戏曲的配乐,还是戏曲中不可缺少的烘托部分。欣赏采茶戏曲是了解我国采茶文化,解读古代戏曲文学艺术形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我国的古典戏曲品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乐器伴奏、剧本描述、乐曲创作、舞台表演等很多环节。赏采茶戏中乐器伴奏,主要是欣赏音乐意境、音乐风格以及音乐功能。  相似文献   

2.
赣南采茶戏作为客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胡琴伴奏作为赣南采茶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采茶戏的唱腔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采茶戏唱腔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胡琴伴奏对赣南采茶戏唱腔的作用,以及简析胡琴伴奏是如何丰富采茶戏唱腔风格的。  相似文献   

3.
采茶戏作为茶文化中最直观反映民众生活的声乐艺术表达形式,其表演运用的伴奏乐器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为主。伴奏音乐中以竹笛韵律作为主线贯穿戏曲的音域走向和情绪表达。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采茶戏艺术表演竹笛演奏中的"技、韵、情"三元素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传统的茶文化大国,人们的饮茶习惯逐渐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形成了系统化的茶文化理念。在对采茶戏的具体内涵和特征进行认知过程中,通过创新艺术理念,研究采茶戏的形成过程和具体内涵,从而实现采茶戏的时代性传承与发展。本文拟从采茶戏的形成过程及具体内涵分析,着重探究采茶戏艺术中所包含的舞蹈元素及其特点,以及采茶艺术中所包含的音乐元素及特点内涵,进而分析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的采茶戏传播要素。  相似文献   

5.
冀东皮影戏作为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点。在采茶戏的大背景下,冀东皮影戏这类小众戏曲表演在茶文化复兴的带动下,进行了传统再现的现代化表演。四胡与二胡是冀东皮影戏中的通用弦乐乐器,也是采茶戏中的常见伴奏乐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传统采茶戏背景下,冀东皮影戏中四胡与二胡的异同点以及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庞卡 《福建茶叶》2016,(12):321-322
随着中国的大国形象越来越明显,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对于本民族文化乃至具体的戏剧等艺术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茶戏因为本身歌、舞、戏三者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备受现代的体育爱好者欢迎。故此,各地的采茶戏在当代舞蹈文化的重新发掘与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基于现代社会与人群的需求,笔者认为,研究采茶戏艺术形态及其创新,应先从传统的采茶戏艺术形态中汲取茶文化营养精华,再结合现代的舞台表现效果与舞蹈表现艺术,找到一条适合传统采茶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对于舞蹈教育来说,如果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其不仅需要展示舞蹈动作的优美,同时也需要将舞蹈艺术中所具有的动作、声音和其他元素等诸多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之中。结合民间采茶戏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色彩看,其能够通过综合呈现和深度融入,从而满足当前舞蹈教育活动创新诉求。本文拟从我国舞蹈教育活动的实施状况及问题认知入手,结合民间采茶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内涵认知,从而探究民间采茶戏艺术对我国舞蹈教育活动的整体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地方音乐和民族音乐中,能够被国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批文化项目中就有采茶戏的身影。在我国南方的客家地区,采茶戏深受欢迎,然后采茶戏在许多地区都有分布,分别以不同地区的地名加以区分。尽管受到百姓的欢迎,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却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这样一种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的地方戏剧音乐的发展受到了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原因的限制。想要传承和发展采茶戏,可以探索一条创新发展采茶戏的道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采茶戏音乐。本文通过分析采茶戏的相关概念,提出传承与发展采茶戏的意义,并找到发展采茶戏遇到的困难,最后探索采茶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得出对改革探索高校音乐教育的方式和传承、发展采茶戏文化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茶戏是民间较为重要的传统剧目形式之一,合理对采茶戏进行设计和表演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采茶戏一般是随着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能够对淳朴的民风加以反映。采茶戏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多种类型的民间舞蹈、民歌以及戏曲等艺术元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并且其能够代表地方戏曲艺术的综合。本文从采茶戏中的舞蹈和音乐元素内涵入手,对采茶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为采茶戏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金鑫 《福建茶叶》2016,(10):301-302
采茶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南昌采茶戏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查,对南昌采茶戏音乐本体的声腔、曲牌板式、器乐伴奏等方面进行了探析,梳理采茶戏音乐形态及特征,并以《渔网会母》、《南瓜记》、《磨豆腐》为个案,探索采茶戏中音乐文化形态的表现,以期推动传统采茶戏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采茶戏作为茶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戏曲种类,是茶文化与戏曲两种不同艺术类型的相互融合的结果。赣西采茶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既融合了当地的本土特色,又不断地实现自身的突破发展,形成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赣西采茶戏的创新和发展的研究,探讨赣西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范明磊 《福建茶叶》2016,(3):354-355
本文介绍了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博白采茶戏音乐的演出特点与艺术特色,提出传承策略如下:打造"客家采茶戏音乐"传承基地;在校园中推广客家采茶戏音乐。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内容中包含民间的采茶戏。民间采茶戏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传统,它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魅力。在我国的采茶戏发展过程中,采茶戏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就是赣南采茶戏。并且,这部分采茶戏具有非常浓郁的异域风情,也是形成我国民间茶文化,茶艺术的重要形式。它融入了很多客家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外地和本地之间所流传的很多民间的舞蹈,灯彩艺术和歌曲等形式。所以它具有非常独特的美感,不仅是在他的音乐形态上,还表现在他的舞蹈美感方面,已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就对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点和舞蹈美的共性进行分析,探索其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茶健身操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充分挖掘了采茶戏的动作特点,在具有采茶戏风格的音乐伴奏下,把健身操、采茶戏的基本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学合理、难度适宜,突出健、力、美特征,具有明显的赣南采茶戏风情特色。采茶健身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了采茶戏所独有的地方生活特色,对大学生的心血管技能、呼吸系统技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耐力、灵敏、协调素质也有所改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上肢、下肢及躯干的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15.
赣南采茶戏是以客家方言念唱的戏曲形式,这决定了客家方言与赣南采茶戏艺术之间呈现出了紧密的关联。探索客家方言对赣南采茶戏带来的影响,不仅有利于了解赣南采茶戏的语言特点,而且也能够了解客家方言在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发展中产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客家方言的形成以及客家方言对赣南采茶戏的影响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客家方言与赣南采茶戏保护工作的联动开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发掘客家方言与赣南采茶戏艺术之间的关联,促使二者得以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赣南灯彩艺术与赣南采茶戏,都是客家民系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这两种艺术作为客家文化的奇葩,以其简单幽默的语言和轻松活泼的氛围,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而这在当前整个文化传承发展背景下,有着重要价值。本文拟从赣南灯彩艺术的起源发展及传承发展分析入手,结合赣南采茶戏的起源以及主要特点及传承危机认知,全面探究赣南灯彩艺术与赣南采茶戏的渊源以及融合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采茶戏艺术与健美操运动能否深度融合,这是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采茶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典范,而健美操则作为现代运动的重要方式,两者究竟是否能够融合,实际上将在充分发挥采茶戏应用的同时,完善健美操实施方式及价值,从而满足健美操运动的创新诉求。本文拟从采茶戏艺术的内涵及特征认知入手,结合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分析,从而探究采茶戏与健美操融合的可能性,并且探究采茶戏与健美操融合发展的具体策略及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中,其有着两种形态特点,一种是文化以地域化色彩存在,形成了诸多与地域文化和特色相关的文化体系。而另外一种则是与文化的内涵相关,形成了诸多艺术体系。而抚州采茶戏音乐艺术恰恰就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成熟展现。本文拟从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诠释入手,结合抚州采茶戏音乐形态的具体展现研究,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抚州采茶戏的传承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赣南采茶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在幼儿教育中融入这项艺术不仅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赣南采茶戏的内涵,并进一步介绍了赣南采茶戏对幼儿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介绍了赣南采茶戏对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红英 《福建茶叶》2017,(12):299-300
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传承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艺术元素也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寻找到很多与其本地区发展有着重要关联的音乐艺术元素。本文拟从赣南采茶戏音乐的表现方式和展现特点分析入手,结合采茶戏音乐传承发展的具体价值,通过分析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具体价值内涵,结合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创新发展要求,进而探究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创新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