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赣南采茶舞曲发源于赣南采茶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赣南采茶舞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赣南采茶舞曲的继承与发展起先全部依靠采茶艺人们的口传身授,直到21世纪80年代,我国相关人员才开始对采茶舞曲的搜集与整理。赣南采茶舞曲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赣南地域特征和客家民系特征,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将从赣南采茶舞曲的文化意蕴出发,试探寻采茶舞曲的音乐特征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广西左江的采茶戏是我国民间歌舞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广西的地方曲种之一。它是从广大的劳动群体中提炼加工而成的,是反映广西人民采茶生活,采茶劳动的一个艺术形式,是广大劳动群体的艺术生活再现。所以作为一种民间的地方戏曲艺术,采茶歌是采茶舞发展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采茶歌、舞逐渐发成为如今的采茶戏,采茶戏内容丰富多彩,唱词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唱腔简洁明快,机灵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王洁 《福建茶叶》2016,(12):359-360
江西采茶戏又名三角戏,它是源于客家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当地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和神韵,成为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江西采茶戏之中,以民众的日常生活采茶劳作为题材,吸纳了江西客家的民歌、民间舞蹈形式、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等艺术营养,具有地方传统习俗特点,通过对江西采茶戏音乐的唱腔艺术挖掘,可以看到由江西采茶戏音乐艺术形态中所折射出的审美和文化。  相似文献   

4.
贾丹妮 《福建茶叶》2016,(1):222-223
采茶戏自明朝中叶发展至今,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其艺术表现具有很强的张力。采茶戏中的舞蹈和音乐元素更是丰富了采茶戏的表现形式,它是起源于江西赣州的一个民间地方剧种,蕴含着文化的精髓,从采茶戏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浓厚的客家文化和茶文化。采茶戏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以及采茶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丰富和创新。本文将对采茶戏中的舞蹈与音乐元素内涵进行分析,紧扣采茶舞蹈中的时代特征以及其发展现状、采茶戏音乐唱腔与客家民间小调,充分挖掘采茶戏在现代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孙锐 《福建茶叶》2016,(12):320-321
采茶戏是一种汉族戏剧,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采茶戏与盛产茶叶的地区有关,起源于赣南安远一带。每到采茶的季节,采茶的妇女们就会上山,一遍采茶一遍唱歌,来鼓舞劳动的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就被称为采茶歌。后来采茶歌又与民间的舞蹈相结合,形成了采茶戏。由于地区的不同,采茶戏延生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巴蜀地区的采茶戏非常有自身的特色,虽然与传统的采茶戏有所区别,但其在音乐上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本文从音乐关系的角度,比较了采茶戏与巴蜀地区采茶戏之间的关系及其音乐特征,分析出两者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采茶健身操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充分挖掘了采茶戏的动作特点,在具有采茶戏风格的音乐伴奏下,把健身操、采茶戏的基本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学合理、难度适宜,突出健、力、美特征,具有明显的赣南采茶戏风情特色。采茶健身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了采茶戏所独有的地方生活特色,对大学生的心血管技能、呼吸系统技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耐力、灵敏、协调素质也有所改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上肢、下肢及躯干的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7.
《牡丹调》是粤北采茶戏传统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曲牌之一,属于采茶调北路曲调的重要唱腔,在一些重要的采茶曲目中都有广泛运用。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唱腔特征及其文化意义加以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对粤北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桂南采茶戏历史悠久,人们对于这样一种艺术形式非常喜闻乐见。采茶戏的节奏感非常强。现代采茶戏通常具有浓厚的喜剧感,整体的结构很完整,随着发展也越来越复杂。对于桂南采茶戏来说,唱腔音乐对它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将唱腔音乐对桂南采茶系的影响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文红 《福建茶叶》2016,(4):307-308
采茶戏唱腔音乐的形成与演变,与茶农业以及茶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采茶戏已有数百年发展历史,有着贴近生活的内容、题材、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受众群体。研究采茶戏唱腔音乐,对勾勒其发展脉络、推动民间曲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采茶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采茶戏唱腔音乐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内容中包含民间的采茶戏。民间采茶戏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传统,它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魅力。在我国的采茶戏发展过程中,采茶戏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就是赣南采茶戏。并且,这部分采茶戏具有非常浓郁的异域风情,也是形成我国民间茶文化,茶艺术的重要形式。它融入了很多客家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外地和本地之间所流传的很多民间的舞蹈,灯彩艺术和歌曲等形式。所以它具有非常独特的美感,不仅是在他的音乐形态上,还表现在他的舞蹈美感方面,已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就对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点和舞蹈美的共性进行分析,探索其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淑君 《福建茶叶》2016,(6):352-353
采茶戏具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气质和韵律,在历史的推移演变之下,采茶戏音乐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实践。源于民间的采茶戏与当地民歌、小调、灯彩音乐有极为密切的关联,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它以群众的日常采茶劳作为对象,富含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为歌颂采茶活动的戏曲文化形式,我们可以从采茶戏音乐本体的声腔和器乐两方面入手,揭示出采茶戏音乐的形态和特征,将其作为一种"流动的传统"突显出采茶戏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民间采茶戏丰富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内容,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效果。在我国民间采茶戏之中,赣南采茶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其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融汇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广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传而来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灯彩等艺术,具有独特的音乐形态和舞蹈美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本文即通过对赣南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和舞蹈研究,探索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汤莉 《福建茶叶》2016,(9):385-386
采茶音乐是我国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种类,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来探究我国采茶音乐形成的文化背景,并以《牡丹调》为例,分析采茶音乐的音乐构成及唱腔特征,展望采茶音乐的发展未来,为我国其他地方民间音乐的保护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赣南采茶戏作为客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胡琴伴奏作为赣南采茶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采茶戏的唱腔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采茶戏唱腔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胡琴伴奏对赣南采茶戏唱腔的作用,以及简析胡琴伴奏是如何丰富采茶戏唱腔风格的。  相似文献   

15.
以采茶活动为题材,融合了我国民间音乐、戏曲、舞蹈的采茶戏,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学应该针对地方茶文化及采茶戏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针对性设计,将采茶戏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提升高校音乐教学效果,促进传统茶文化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赣南采茶戏是流传在赣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其中以"两旦一丑"为最具代表性表演模式。而"旦角"又可分为"小旦"与"彩旦"。赣南采茶戏"两旦一丑"之间的关系大致概括为"彩旦来搭桥,正丑配小旦,反丑来捣乱,彩旦揍坏蛋"。当"三寸金莲式"的小旦遇上"夸张漫画式"的彩旦,最终形成了赣南采茶戏别具特色的女性舞蹈表演风格。本文旨在梳理与总结赣南采茶戏中的"旦角"舞蹈表演的形成成因及其独具个性的人物性格特征,明晰赣南采茶"旦角"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和艺术价值,提升和完善赣南采茶舞蹈文化内容,整体促进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赣南客家传统采茶戏起源于采茶歌舞,具有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并蕴含着深厚的茶文化思想。对其中的代表性曲目《睄妹子》的音声形态、行为结构以及观念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赣南客家采茶戏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赣南采茶戏音乐承载着赣南客家人的审美情趣与情感性格,是极具地方文化色彩的音乐艺术形式。将赣南采茶戏音乐应用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当中,无论是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文化内涵的提升还是对于赣南采茶戏音乐艺术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赣南采茶戏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赣南采茶戏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海燕  梁婧 《福建茶叶》2016,(8):297-298
江西赣南采茶戏是在赣南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方小戏,其以通俗易懂的客家语言,优美动听的民间音乐,欢乐明快的节奏,曼妙的舞姿和妙趣横生的表演,成为享誉全国的江西两大剧种之一,曾被田汉先生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本文通过对赣南采茶戏中音乐特点、类型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旨在揭示音乐在戏中的重要性,促进人们对赣南采茶戏音乐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地域环境、文化精神、民族历史差异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音乐文化,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加,地方音乐资源开发日益受到关注。音乐美学是独立艺术学科具备完整理论体系,通过对音乐艺术进行多项美学特性分析,确定不同特性间内在联系,充分认识到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赣南采茶戏是传统客家劳动人民思想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和两江文化烙印,戏曲音乐的艺术价值研究有助于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传承,使地方音乐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当前我国高校自发开设专门地方音乐课程,增加对传统民俗音乐介绍,但是由于现代采茶戏受众较少,相关作品艺术价值探讨还很不足,学生无法充分理解采茶戏的文化内涵。鉴于此,本文针对赣南客家采茶戏展开,首先概述音乐美学视域下采茶戏发展现状,其次分析赣南采茶戏艺术特点及音乐美学视域下赣南采茶戏艺术价值,以期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