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来说,其中所具体使用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诉求,更关键的是其中也包含和诠释了层次化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当前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时,需要我们在理解中英茶文化差异的前提下,通过融入合适的文化元素,从而满足整个教学活动的创新诉求。本文拟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实施的问题及不足出发,结合中英茶文化差异的具体内涵分析,从而探究融入中英茶文化差异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雁雁 《福建茶叶》2016,(3):287-288
众所周知,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其经历了数千年岁月的洗礼,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英茶文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中英茶文化形成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对英国茶文化的精髓有所涉猎。本文先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文化教学重要性,接着分析中英茶文化的对比,最后提出一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英茶文化教学的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英语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文化教学,将中英茶文化比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突出文化语境的地位,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本文从历史起源、品茶礼仪和精神内涵三个方面探讨了中英茶文化的异同,而后从茶文化术语学习、茶文化作品研究以及文化教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英茶文化比较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以期为现代英语教学提供借鉴、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促进中英文化之间的顺利交流,最终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4.
英语是目前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也是目前中国教育中必修的外语课程。大学生好奇心旺盛,知识吸收能力强是英语学习最具效率的时期,也是为今后走入社会成为国际化人才做好铺垫的重要阶段。英语的跨文化教学方式现在非常普遍,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高、应用性强很适合帮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顺利的进行英语交流,其中茶文化下的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运用最为广泛,但是茶文化也分为中国茶文化与西方茶文化两大类,了解中英茶文化区别,在中英茶文化差异下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构建才能让大学英语体系更加完善。本文通过对中英茶文化差异进行分析,继而研究在这样的差异性下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受中西方历史、文化、政治等影响,中英茶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对茶的起源、发展和礼仪等内容的语言文化联系进行研究,以此探讨英语教学与国家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瑞 《福建茶叶》2016,(4):332-333
中英茶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并且这一差异也反映在语言上。只有较好地区别这些不同之处,英语文化教学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文化和语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统一。要想真正学好并精通一门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十分关键。本文首先对语言与文化的定义以及关系进行了说明,然后从茶文化历史、茶俗以及饮茶喜好方面阐述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并就基于茶文化角度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艳 《福建茶叶》2022,(4):171-173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许多思政方面的内容,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将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文浅要阐述了课程思政背景下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分析了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建立健全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在英语教学中介绍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丰富英语教学当中的文化内容以及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价值功能进行理性认知,这是当前我们对该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应用的关键所在,整体来说,文化传播、精神引导、价值示范等等都是中英茶文化体系自身功能价值的诠释与表达。本文拟从当前英语教学机制改革优化的整体背景认知入手,结合中英茶文化知识的文化内涵理解,通过探究英语教学融入中英茶文化知识的综合可行性,进而具体分析英语教学活动中中英茶文化知识的融入举措。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育属于一种双向互动的特殊文化教育,把中英茶文化比较加入到英语教育教学进程中,能够彰显文化语境具有的位置,加强现代学生们的语感,提升教育成效和教育质量。故而,本文简要阐述了中英茶文化茶叶、茶具、饮食、内痔层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提出中英茶文化比较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展现方式和丰富内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中不仅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物质元素,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丰富而体系化的精神内涵和人文理念。本文拟从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文化教学的实际推进状况分析入手,结合文化教学对学生培养的整体影响认知,通过融入中英茶文化的具体差异认知,从而探究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机制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成为人类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当代大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获取很多茶文化的知识。众所周知,英国的茶文化来源于中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具英国特色。因此,中英的茶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性表现在英语词汇中。老师在教学前,应当全面的了解英语,利于学生更好的分析出中英茶文化独特的魅力。谈到中英文化的差异,我们就不得不提及时间、饮食习惯以及精神内涵几个方面。本文将从中英文化的差异性入手,将茶文化的观念引入课堂,分析大学课堂中差异性茶文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探讨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创新的教学思路,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之风也开始盛行。茶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并逐渐走向世界大舞台。本文以中英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进行了简要探讨。在论述了中英茶文化内涵之间的差异性后,又从两个角度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最后结合中英茶文化的不同人文内涵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的革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英两国茶文化具有不同社会环境及历史底蕴,中英茶文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对等性。中英茶文化的不对等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促进我国英语文化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英语文化教学应利用中英茶文化的不对等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英语语境的适应力,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国家都有与自身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属性相通的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渗透这些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英茶文化和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阐述了茶文化在中国和英国的形成与发展,最后,总结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并合理运用中英茶文化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英茶文化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两者在品茶习惯、饮茶礼仪、茶道精神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当前我国英语文化教学依然存在教学观念、教学评估、教学团队、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以中英茶文化的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英语原版著作、中英茶文化对比等多种形式的载体来推进英语跨文化教学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人们对英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西茶文化在精神、物质及语言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为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本文中,笔者对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中西茶文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将中西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赵渭华 《福建茶叶》2016,(11):217-218
文化教学是当今英语教学的崭新思路,而茶文化作为中英两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理应被纳入英语教学课堂。本文从兴起时间、品饮习惯和精神内涵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英茶文化之间的显著差异性,而后提出现代英语教学应当具有的创新思路,将茶文化融入到课堂之中,以文化学习促进语言学习,通过对比分析、多媒体展现以及名著品鉴等方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学情绪不振和学生学习情绪不高的症状。为此,需要重视茶文化在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茶文化所带来的启示包括:将英语知识转换为自身能力、重视教学中的信息交互管理、赏识教育观下综合评价学生、建立感悟和体验式自学形态。具体的应用模式可围绕着:利用茶文化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利用茶文化疏导学生的学习心态、利用茶文化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利用茶文化培育学生的自学意识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是中英传统文化中所共通的内容,对于各自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理应被纳入现代英语教学的范畴。本文从发展溯源、饮茶方式和精神内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并提出通过引入茶语、学习原著、借助多媒体设备等方式,打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结合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全面创新的时代背景看,任何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时,其中所需要融入的将不仅是教学机制的深化创新,同时更需要选择合适的文化内涵,完善教学机制。本文拟从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认知入手,结合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创新诉求理解,通过分析中英茶文化体系的具体表现,从而探究融入中英茶文化优化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