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鲜明和丰富的想象是乡村旅游中休闲观光茶园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这种艺术形式创造的意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新颖独特。简单的言语无法完全概括乡村旅游中休闲观光茶园建筑设计特征。我们知道,观光茶园须同时满足人们所提出的观光的物质功能和茶文化的精神感受这两方面要求,并且以这两方面的因素作为基本内容而谋求与之相适应的园林形式。下面,笔者将针对我国乡村旅游中休闲观光茶园的建筑设计作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休闲观光茶园建筑设计逐渐为人们所关注。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为深厚的人文价值与文化内涵,在茶乡旅游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借助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提升茶园建筑设计的人文性,提升人们的文化体验,丰富旅游形式,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茶乡旅游事业的发展,树立茶乡旅游品牌,为茶乡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乡村旅游为视角,对观光茶园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休闲观光茶园建筑里,想象鲜明与丰富这是其设计一大特征。这种艺术形式的意象不但数量极多,而且也是非常独特的。一言两语很将休闲观光茶园建筑设计特点很好概括。众所周知,观光茶园既需要满足人们的观光物质功能,也要达到人们茶文化精神感受的要求,唯有达到这两方面要求,才能得到人们普遍的青睐和认可。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然后研究了茶文化影响以及价值,最后提出了休闲观光茶园建筑设计的特点与方法,希望能够促进我国茶园休闲观光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是观光茶园的精神依托,充分挖掘和展示茶文化,以茶文化为主题指导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既有助于传承传统茶文化,又有助于推动茶园景观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本文主要从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茶园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山地观光茶园以茶叶为主题,以茶文化为特色,集聚茶文化、茶科技、茶休闲于一体,在对茶业资源进行整合的前提下,对茶叶生产经营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延伸以茶为主的价值产业链。本文深入挖掘以巴楚文化为内涵的茶文化,对山地观光茶园进行规划和设计,从而全面提升山地茶园的生态环境,推动山地观光茶园的持续、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茶文化旅游"这种新型茶叶产业业态逐渐兴起,因而利用生态观光茶园开发茶区乡村旅游资源就目前来讲存在着一定的可行性。当前我国茶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背景包括:一是茶文化旅游对于"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深度旅游"成为茶区乡村旅游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利用"生态观光茶园"开发茶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行性表现有四:一是它有利于为茶区的"深度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生态平台;二是有利于为茶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产品核心要件;三是有利于为茶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策略目标定位;四是有利于茶区乡村旅游中隐性旅游资源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直到今天,茶叶、茶文化仍然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境内种植茶叶的地区较多,观光茶园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在当前茶叶观光旅游兴起并受到越来越多游客关注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发观光茶园旅游资源,并对观光茶园进行科学管理,成为了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当前观光茶园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尝试对观光茶园旅游资源的相关开发与管理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行业从业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随之茶文化也被引起广泛关注。我国观光茶园开设较晚,所以管理体制并未完善,存在一定问题,这直接影响到茶园的未来发展以及经济效益。茶文化旅游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旅游种类,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起到显著地推进作用。本文就茶园规划设计而言对茶文化旅游做出了全面地探究。  相似文献   

9.
曾艳 《福建茶叶》2016,(7):146-147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旅游活动的青睐带动了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中一股重要的新兴力量,茶文化旅游包含很多方面,茶文化历史的体验、茶园的观光、茶产地的风俗体验、茶园林旅游等各种旅游形式。茶文化园林是在茶园的基础上构造的一种新兴的观光旅游方式,茶文化园林观光和茶产品销售二者结合在一起,切实促进茶文化园林的发展,为地方的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但是很多的茶产地盲目的跟风,机械的学习其它地方的经验,缺乏自身的特点,这不利于茶文化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观光手工制茶是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型式,可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是现代观光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武夷山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除了特有的丹霞地貌外,武夷山还是有名的茶乡,拥有众多优美茶园和各类茶叶加工设备。游客通过采摘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一系列手工操作的过程,将旅游与茶文化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手工制茶观光行程。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身体验制茶的乐趣,营造一个浓烈的茶文化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众多且内涵丰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茶文化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我国旅游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观光性茶园也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在设计观光性茶园景观的过程中,融入茶文化能够彰显茶园的艺术氛围,吸引前来观赏的游客,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体验。本文就将主要分析观光性茶园景观设计中茶文化的运用和表现,以期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促进茶文化的长远传播。  相似文献   

12.
吕莎 《福建茶叶》2016,(6):161-162
生态观光茶园属于现代休闲农业的一种载体,由于生态茶园具备茶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推崇和热捧。伴随着茶园观光发展的时间推移,众多生态观光茶园在取得了快速建设发展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面临了发展上的瓶颈,很多打着"生态"观光旗号的茶园已无法达到人们心中预期的文化需求。怎样破除现有落后的运营模式,正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生态观光茶园的健康高效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茶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将茶文化融入茶园的景观设计中,可以提升茶园的文化氛围,吸引更多人来茶园观光品茗,要想将茶文化更好地融合进茶园景观设计中,需要树立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园景观规划方向,结合景观设计专业知识,在功能区划、景观雕塑、景观设施、地面铺装、绿化设计等环节下功夫,从而突出茶园的茶文化特征,提升茶园景观设计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成熟应用的今天,互联网的应用影响大大超出了当前整个时代的价值认知,而休闲茶园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是内容上的具体完善,同时也是经营策略的有效丰富。本文拟从"互联网+"背景下的具体影响分析,结合休闲茶园的经营建设诉求认知,通过探究乡村旅游经营发展的具体思路,从而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休闲茶园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生态观光茶园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深度与内涵,增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对产茶区乡村旅游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生态观光茶园和乡村旅游,然后从茶产业、旅游业等角度入手,具体探讨了生态观光茶园对产茶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观光茶园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释放自我的空间,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这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对乡村旅游观光茶园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旅游中观光茶园的类型与特色,提出了观光茶园的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园观光旅游文化产业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文章介绍了茶园观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以及我国茶园观光的优势,从发展意识、合作、人才等各方面分析了全域旅游视域下茶园观光旅游文化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全域旅游视域下茶园旅游文化发展的对策,力求能推动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慧宇 《福建茶叶》2016,(3):172-17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茶文化所包含的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国内的休闲观光茶园建设也在进行不断探索,如深圳东部华侨城的茶溪谷、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等一系列功能完善、设计精致的休闲观光茶园在全国各地不断地涌现出来。本文主要介绍了茶园观光的现状,并进一步介绍了茶园景观设计中场景环境与风景建筑形态构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业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人们对旅游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养身、度假、休闲、生态体验等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本文立足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的地理优势,结合武夷山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品牌,提出建设休闲观光茶园规划设计思路和建设模式,对武夷山市茶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和旅游开发方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旅游是现代茶产业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对传承地域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推动下,茶文化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乡村旅游精品线的建设可以凭借自身的生态、文化、产业、政府的内在与外在优势,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对此本文针对茶文化旅游当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乡村旅游精品线的发展优势,总结出茶文化旅游精品线在自然观光体验、地域文化体验、产业品牌带动方面的三大发展模式,以期推动乡村经济的提高和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