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是一种饮品,而饮茶也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将饮茶习惯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就形成了茶文化体系。每一种茶文化其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等不同,决定其文化体系内涵也有着自身特殊性。尽管当前茶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但是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中西方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和不同。想要实现多元文化之间的体系化交流,就必须对中西方茶文化进行有效对比,通过结合多元文化时代特点认知,从而探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西茶文化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2.
茶入风俗     
我国茶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茶入风俗”就是其中一个组成部份。“茶入风俗”不同于“风俗饮茶”,风俗饮茶指的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长期生活习惯中形成的不同饮茶方式,而茶入风俗则是指的以茶为媒介物的民间习俗,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尤为  相似文献   

3.
论跨文化背景下的中欧茶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的范畴是围绕茶以及利用它的人,所产生一系列物质精神,习俗,心理行为的现象。茶文化的性质有四个特征;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民族性,区域性。而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探究。饮茶之风在21世纪达到顶峰,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和进步。茶文化见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际,其中丝绸之路为最典型的例子。同时茶文化创造了与茶相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据目前统计,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以及地区30多亿人在饮用茶叶。在古代时期,中国茶文化传到西方,经过西方多年发展,形成独特的西方开放式茶文化。本文旨在探索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精髓。  相似文献   

4.
卓萍 《福建茶叶》2016,(6):320-321
我国是茶叶的主要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语言文化。而伴随着饮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茶已经逐渐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饮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品味,通过茶文化,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作为东西方的两个茶文化大国,中国与英国在饮茶习惯、茶叶类型、使用的茶具等方面均有不同,体现出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本文从茶叶类型、饮茶方式等方面,对茶语言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易景成 《福建茶叶》2000,(Z1):47-48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已有两千余年饮茶史 ,以中国文化为依托 ,由品茗升华为茶道。中国茶道酝酿于隋朝之前 ,草创于唐朝 ,鼎盛于宋明。它总体上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 ,以民族传统美德为追求目标 ,后随饮茶习俗的传播而东渐日本 ,流布天下。茶的营养成分丰富 ,药理保健功能颇高 ,能药用 ,能品饮 ,还能入馔 ,并在制茶、泡茶和饮茶的习俗中 ,蕴含着东方传统美和现代文明相交融的浓郁的文化韵味。因此 ,茶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同咖啡、可可竞长争高 ,成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 ,人们对茶情有独钟 ,是自然的事。正像北宋…  相似文献   

6.
君山茶韵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从神农尝百草到唐、宋茶事盛行,民间百姓、文人雅士、寺院僧禅、达官贵人等都有不同层次的饮茶习俗,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又有其独特的饮茶习俗,千姿百态、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7.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13,(11):36-38
茶的传播包括对茶的饮用和种植两方面的意义,也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先秦时期茶仅局限于巴蜀地区,还没有冲破地域文化的束缚,充其量只是一种区域文化。因此,这种传播局限性明显,影响不大,辐射性小,只能充作茶的前传播时期。两汉三国南北朝时期,茶由西南巴蜀之地向外逐渐传播。两汉时,茶已传至荆楚之地,三国时江南及江淮一带饮茶风气正式形成,南北朝时饮茶风气日趋转盛。故关于茶的传播,这里主要围绕饮茶知识、饮茶习俗的发展来展开。  相似文献   

8.
书讯     
《茶叶》1990,(3)
中国茶史散论庄晚芳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茶的发展史、饮用史等论证茶的发源地,叙述茶的传播,饮茶习俗以及茶与卫生、文化、政治经济的关系;并着重论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间饮茶习俗甚多,源远流长,风格各异,颇具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茶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湘茶民俗文化中,苗、瑶、壮、侗等少数民族中流传的“打油茶”一直为文人墨客赞不绝口,特别是各个民族的“打油茶”在制作方法和饮用习俗上各具特色,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地域也各有特点,真是“十里不同风,隔山不同俗”。  相似文献   

10.
<正>源于中国的茶,历经千百年,传往世界各地,成为人们日常的饮料。饮茶的习俗也随之与各地的文化相融合,派生出丰富多彩的、多元的茶文化,更展示了茶所独有的魅力与价值。对世界各国饮茶习惯的了解在当今的文化传播与贸易市场中将有助于彼此的交流,特别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显得意义非凡。这里将与读者分享一些世界各地在饮茶方面的小荟萃。  相似文献   

11.
宁夏特色茶饮“八宝茶”,也称“三泡台”,源于盛唐时期,明清时期四川地区汉族饮茶习俗传入西北,与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饮茶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茶品。西北作为我国最有历史气息的地区之一,茶文化在这里有着独特的历史印记。本文主要以宁夏特色茶饮“八宝茶”为例,对西北区域茶饮文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布朗族是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是古老濮人的后裔。生活在澜沧县惠民镇芒景乡的布朗族,有着悠久的茶历史文化,这里种植有千年栽培型古茶园,这些古茶园是布朗族先民留给世界的文化遗产。布朗族在此发现茶、种植茶、饮用茶,并形成特有的民族饮茶文化。少数民族饮茶习俗是中华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普洱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传承与保护民族茶文化对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湖南农学院编写经我会出版的《话说茶叶》,荟萃了古今中外典型的茶事资料(一百题),包括茶的历史、茶的趣谈、茶的健身功能、饮茶习俗、茶的友谊与文化、茶的科学等。还收集了全国260个历史和新创名茶的名称、产地、品质特点,内容极为丰富。在编写过程中,作者根据不同题材,分别从故事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等方面作了一些有效  相似文献   

14.
高旭峰 《福建茶叶》2023,(5):185-187
“茶”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其持续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大量的联系,从而出现了众多与茶相关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由于中西方“茶”文化的传播情境和发展途径并不相同,中西方对“茶”文化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和内涵,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有效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世纪中期,中国的茶叶开始运往欧洲,并成为上流人士才能尝到的饮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茶饮品逐渐从奢侈品变为了平民饮品,使之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喜欢饮茶,还将西方的习俗与传统的中国茶文化融合,形成具有独特西方风情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影响的背景下,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茶"茶"的词汇,并影响着西方茶文化教育。英语中的Tea来自于中国厦门的发音,它的出现丰富了英语词汇,让中国的茶文化在英语中衍生出很多与茶相关的话句。在一定程度上,发扬并传承了中国的本土文化,让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认知又多了一些了解。本文从西方茶文化发展入手,通过对西方茶文化教育的分析,探讨茶语在当下英语中的现状和问题,最终给予一些相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栽培利用茶树的历史进程中,西双版纳形成了傣族的“竹筒茶”、“烤茶”,哈尼族的“土锅茶”、“竹简茶”、“喃咪茶”,布朗族的“腌酸茶”、“青竹茶”、“喃咪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包烧茶”,拉祜族的“烤茶”、“竹简茶”等等饮茶习俗。这些饮茶习俗的形成,与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定代表之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和体现。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茶文化很快转变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走出国门的“茶叶之路”,逐步深入欧洲等地区,并成为世界共享的茶文化。茶作为文化的载体,已经根深蒂固的烙印到大家的心目当中。在传入西方世界的过程中,不仅给予了茶的韵味,也展现了英语为首独特的“茶”语印证。透过对英语“茶”的认识,就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茶文化是如何有效的融入到西方习俗的。英国虽然不产茶,但是英国人喜欢喝茶,并且是世界人均饮茶量最大的国家。并且还在茶的基础上,创设了具有韵味的红茶文化。想要真正地理解“茶”这个词语,那么就需要以茶文化为着手点,对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实施有效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茶之西行     
本文以荷兰、英国、美国在茶文化方面有代表性的三个西方国家为主线,从各自的饮茶历史、饮茶方式、饮茶风俗等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西方茶文化的源流,茶对西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宝柱  祝永慧 《福建茶叶》2016,(12):204-205
我们今天开展的跨文化教学,实际上都是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对不同的文化形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对比,主要的目的在于实现“差异性价值”如何共同相处、“和而不同”这一目标。中英两国茶礼仪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饮茶的时间向度上“自由茶”与“下午茶”的分野、饮茶的着装向度上便服与正装的分野、饮茶的习俗向度上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分野。这几个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实现工业革命后在经济基础上表现出的工业化经济的消费价值偏好、哲学观念上的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基于中英茶礼仪差异性的跨文化教学应当遵循包容原则、和谐原则、文化自信原则。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人民饮茶习俗和方法各种各样,研究世界饮茶趋势,加强市场调研,把握前瞻性,对于产品适销对路,无疑是有助益的。茶叶不仅在经济价值而且在文化价值上契合了人类发展中的需求,在新世纪世界文化交融与文化冲突的交错中,茶可能起到特殊的作用。一、古今中外饮茶习俗变化的轨迹饮茶习俗始自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二千多年前的神农时代,最初作为祭品,西汉到唐代曾作为食用、药用,宋代以后(公元1368年)。从“煮饮”进入了“泡饮”,就是用开水冲泡不加佐料的“清饮”,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一直很少改变。但国外则在这种饮法基础上,有了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