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文化旅游开发,要在理性认识其中所诠释的价值优势前提下,辩证、科学认识到茶文化资源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脆弱性,因此,良好的资源整合活动中,必须将保护意识融入其中,通过综合创新,融入大众诉求,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中所能实现的价值。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实施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理解,从而探究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决战贫困的今天,因地制宜制定扶贫对策,精准有效的实施扶贫计划,已经成为当前各个贫困地区有效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对于海南地区来说,生态茶乡不仅是其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基础,同时也是真正有效解决贫困户困难的前提所在。本文拟从海南地区精准扶贫活动的实施背景分析入手,结合海南生态茶乡资源要素的具体表现状况理解认知,从而探究海南生态茶乡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生态茶园建设在乡村旅游中火热进行,带动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生态茶产业与乡村旅游经济相融合发展,对产茶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分析生态茶园的基本模式、发展趋势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的概况,还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整合分析,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策划,乡村景区管理以及乡村景观设计。最后,综合探究乡村旅游与生态茶园一体化开发模式的可行性。生态茶园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旅游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旅游产业建设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旅游规范化开发的价值就日益必要。如何才能更好做好茶文化旅游管理活动,这需要的是一种新思维和新模式。尤其是需要注重将旅游开发与旅游保护机制充分结合,既能实现旅游管理活动的价值,也能对我国茶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化保护。本文拟从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内涵认知入手,结合中国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认知,通过分析旅游管理活动的实施价值,进而诠释中国茶文化旅游管理活动开展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大众生活消费理念日益成熟背景下,产业转型和资源要素整合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生态茶园中所具有的自然、人文元素内容,能够发展成为当前我们进行生态茶园环境发展建设的重要诉求。本文拟从生态茶园环境资源的内涵与特点认知入手,结合当前生态茶园旅游经济开发的背景认知,通过探究生态茶园环境与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认知,从而探究生态茶园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机制认知。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茶文化旅游"这种新型茶叶产业业态逐渐兴起,因而利用生态观光茶园开发茶区乡村旅游资源就目前来讲存在着一定的可行性。当前我国茶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背景包括:一是茶文化旅游对于"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深度旅游"成为茶区乡村旅游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利用"生态观光茶园"开发茶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行性表现有四:一是它有利于为茶区的"深度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生态平台;二是有利于为茶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产品核心要件;三是有利于为茶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策略目标定位;四是有利于茶区乡村旅游中隐性旅游资源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生态茶园的资源状况,以及其开发优势等等,通过合理剖析,其中所具有的产业思维和机制内涵,能够让我们以成熟而具体的视角,来具体分析,茶文化资源本身的价值所在。本文拟从当前生态茶园开发的具体背景认知入手,结合当前旅游产业开发与建设的具体诉求分析理解,通过融入生态茶园开发建设的时代背景理解,从而探究以生态茶园为主题的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沅陵县近年来茶产业发展情况,对沅陵县发展生态茶文化旅游产业所拥有的优越的生态条件、悠久的产茶历史、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及满足生态旅游者需求的区位优势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成功举办中国·武陵山(沅陵)首届生态茶文化旅游节进行了简要评析,对沅陵县发展生态茶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着许多著名的产茶区,这些地方因地理和人文习俗上的优势在中国茶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些地区也有着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独有优势。因此本文分析了产茶区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以及意义所在,并且列举了几条关于如何开展乡村旅游资源的一些建议和对策,通过这些途径来实现产茶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沈丽霞  李芳 《福建茶叶》2016,(10):155-156
在人们日益关注健康、养生和旅游消费的今天,开发生态茶文化旅游就成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下的新产业。对茶叶产地来说,开展生态茶文化旅游,不仅符合区域特点,同时也能够将本地区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因此,对茶叶产地来说,体系化开发生态茶文化旅游模式对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本文拟从生态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背景及意义分析入手,结合分析生态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根据对生态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的事项进行认知,从而了解生态茶文化旅游开发对地区农业经济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提升,无论是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应用,还是整个茶文化旅游体系的价值影响,其实际上都关系到当前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理念。本文拟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茶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具体背景分析入手,结合当前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茶文化旅游经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茶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具体价值效用,从而探究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茶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孟庆威 《福建茶叶》2016,(9):214-215
从目前人们的消费热点和需求状况来看,实施生态茶园旅游开发极具前景。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实施生态茶园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体系化开发思路,加上保护与开发理念结合程度不够,因此很多茶园开发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不仅影响生态茶园建设,同时也是对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茶文化资源的极大伤害,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其开发现状。本文拟从生态茶园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生态茶园旅游产品的开发优势和发展前景,从而提出切合实际、结合市场、融入需求的生态茶园旅游开发具体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阐述生态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重要性、生态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的主要内容、生态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的事项以及生态茶文化旅游开发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具体影响,对本课题进行逐层推进、深入浅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生态茶园的资源属性,以及其中所具有的资源内涵来看,当前我们在利用该资源的时候,想要实现其整体最佳效果,就必须从市场发展的具体方向入手,通过融入体系化的开发理念,从而实现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当前旅游活动开发的需求和趋势方向分析入手,结合生态茶园建设的资源优势,通过融入分析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活动的具体要求,从而分析基于生态茶园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5.
四川峨眉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无论是茶叶产业资源,还是茶文化体系的成熟度,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过程中,其不仅要认识到其中所存在的旅游资源优势,更是要对该地区所具备的茶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认知。本文拟从当前峨眉山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的资源分析入手,结合峨眉山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的具体要求,通过融入当前人们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要求分析,从而探究四川峨眉山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参与旅游活动的价值认知日益全面的今天,如何更好发展和应用旅游产业,事实上已经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大众的共同认知。本文拟从当前社会大众的旅游消费诉求变化状况认知入手,结合生态茶场自身资源的具体开发优势与背景认知,从而层次化分析生态茶场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丰富而完善的茶文化资源,正是当前整个旅游产业开发与建设的关键所在。客观的看,在当前茶文化旅游开发时,如果能够实施以茶文化资源为重要内涵的旅游开展机制,其不仅能够诠释系统化的开发理念,同时也能够为当前旅游活动的开发与建设提供动力。本文拟从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具体趋势认识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可能性理解,通过结合茶文化旅游开发活动的综合价值,从而分析茶文化旅游开发活动的全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社会大众生活理念不断成熟的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日益完善,结合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涵特点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其中所需要具体融入和包含的将不仅是应用具体的旅游产业元素内容,同时注重深层次探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之间的具体切合度就至关重要。本文拟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背景认知入手,结合茶旅体验活动的实施诉求认知,从而分析基于茶旅体验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茶资源非常丰富,在很多地区都有分布,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产茶区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管理,能够加快我国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产茶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客观地看,在当前实施具体的旅游产业开发活动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旅游产业中所具体阐述的休闲理念和人文内涵正是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具体趋势。本文拟从体育旅游与白茶产业融合的具体背景认知入手,结合溧阳地区的具体旅游资源背景分析,通过研究当前社会大众的具体旅游消费需求理解,从而探究溧阳地区体育旅游与白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