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的陶瓷文化、茶文化、书法艺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晕染,实现了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陶瓷茶具是茶文化中的一种传统组成,利用书法艺术进行外在装饰,更体现其古典之美、内涵之美以及高雅只美,本文通过对陶瓷茶具书法的装饰美艺术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陶瓷茶具书法装饰的艺术性、其装饰美具体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旨在促进陶瓷茶具中书法装饰的更广泛应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茶元素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中有着丰厚而完善的文化包容性,并且完善的生态属性,决定了我们可以将具体的茶元素内容与整个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充分融入、结合。本文拟从茶具与茶文化的内涵关联认知入手,结合江西景德镇手绘陶瓷茶具艺术的发展状况分析,通过融入手绘陶瓷茶具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当前江西景德镇手绘陶瓷茶具的传承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国文化发展来说,无论是茶文化,还是陶瓷艺术,其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元素。茶具应用在茶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成熟发展和系统化应用。可以说,正是茶文化的成熟发展和系统化应用为陶瓷艺术成熟应用提供了基础。本文拟从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陶瓷艺术的具体理念及发展特征认知,通过融入多元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传承压力,进而探究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东旭 《福建茶叶》2016,(11):163-164
陶瓷茶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发展研究,对中国的饮茶之风与茶具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我国的茶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钱峰 《福建茶叶》2016,(11):169-170
陶瓷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本文通过分析陶瓷茶具的风格流变,对陶瓷茶具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内涵进行阐述,以期对陶瓷茶具设计行业及茶文化的发展传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化的文化体系和内涵,茶文化就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茶具是整个茶文化创新发展的载体,钦州坭兴陶茶具就是其中优异的代表。本文拟钦州坭兴陶茶具的发展历史及状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钦州坭兴陶茶具在生产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有效融入钦州坭兴陶茶具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从而探究钦州坭兴陶茶具的生产性保护工作开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是一种完善而系统化的文化机制,在茶文化内我们所能感受和把握的文化理念是丰富全面的,除了茶文化体系的多样性外,其中所诠释的艺术内涵和价值思维,实际上都是当前我们成熟认知整个建筑装饰设计活动的重要诉求和关键所在。本文拟从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建筑装饰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认知,探究探究建筑装饰设计的艺术创新诉求,进而分析融入茶文化创新建筑装饰设计活动的艺术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陶瓷艺术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陶瓷艺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并成为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中,陶瓷茶具在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陶瓷茶具设计不仅是一种器物设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针对现代陶瓷茶具设计的审美取向,从传统文化精神引导下的现代陶瓷茶具设计审美取向、多元文化与现代工艺影响下的现代陶瓷茶具设计审美取向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陶瓷文化和茶文化是具有相同的特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文化组织。这两种文化也是人类可以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传统文化优势的"主要内涵"。把茶元素与陶瓷设计进行相融合,早以发展成目前该设计创造的聚集点,主要侧重的是在陶瓷设计中,要将文化、艺术理念与日常生活元素运用其中。本文从茶文化发展的概述入手,分析陶瓷设计与茶元素融合后诠释艺术美学的内涵,进而探究出茶文化元素在创新陶瓷设计中所产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茶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具的设计又是艺术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中外文化的不同并且分别具有独特的传统,在艺术的表现上都受不同文化的渗透,在茶具设计的审美上有共性和区别,彰显不同的魅力,体现了中外不同的茶文化内涵。随着时光的流失,文化同艺术的结合在茶具的设计上充分得到了表现,不断地逐渐成熟和多元化,也不断通过中外茶文化的交流使得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外茶具设计的由来和发展,接着又概述了中外茶具设计的审美,并对中外茶具设计审美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传统茶文化是我国文化机制的核心与精髓,其中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念,乃至成熟的文化心态,特别是其中所表达的艺术内涵,正是当前我们创新插画教学机制,丰富插画艺术特色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插画艺术的特点及插画教学活动的开展诉求分析入手,结合传统插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理解,通过具体分析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从而分析传统茶文化背景下插画教学活动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丰富而完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其中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进行了全面融入,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实际上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本文拟从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入手,结合传统茶文化的价值理念分析,通过融入环境艺术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茶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茶叶的发现和大规模种植的开始,饮茶品茶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并随着与我国核心文化思想相融合,在文人墨客的推动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文化。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茶道、茶具、茶艺、茶画等多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而茶具文化又与其他文化相融合,特别是雕刻艺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茶具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实现了茶具文化的历史性传承。本文拟从茶具文化和雕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入手,回顾雕刻艺术在茶具文化中的应用状况,从而为雕刻艺术在茶具文化中的创新运用寻找具体解决办法提供出路。  相似文献   

14.
罗一墩  肖洒  尹影 《福建茶叶》2016,(9):126-127
茶具最初只是茶文化的附属品,之后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成为茶文化主要分支,也成为西方国家认识东方文化的一种媒介。经过时代的变迁,茶具设计已经成为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变得更加多元化与成熟化,同时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东西方世界相互了解与接纳,再一次证明了艺术无国界。本文以中国和英国茶具设计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中英茶具设计的由来和发展,从造型、色彩以及材质方面对中英茶具设计进行审美分析,并对中英茶具设计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文明古国,在长期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极具自身特征的文化元素,陶瓷工艺和茶文化体系就是整个文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当前现代手工陶瓷茶具生产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当前现代手工陶瓷茶具生产设计的具体要求,根据当前现代手工陶瓷设计的具体原则,从而探究现代手工陶瓷茶具的创新设计与具体实践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任何一种客观、具体的产品来说,文化是其中相对稳定的部分,而茶文化更是我们在长期的饮茶生活中所形成的具体文化体系。通过对茶叶包装设计艺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从而影响了整个茶叶产品的创新发展。本文拟从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在的欠缺不足认知入手,结合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和具体影响力,进而探究融入茶文化元素开展茶叶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顾晓兰 《福建茶叶》2016,(7):159-160
在当代审美指导下对唐宋陶瓷茶具开展再设计的过程,是对传统陶瓷茶具设计艺术进行继承的过程,同时也是推动传统陶瓷茶具设计艺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这对提升我国传统陶瓷茶具设计艺术的生命力、提高现代陶瓷茶具设计艺术的文化内涵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唐宋陶瓷茶具审美特征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当代审美指导下的唐宋陶瓷茶具再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刻瓷艺术历史悠久,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和技艺的结晶,也蕴含了我们这个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同刻瓷艺术一样,我国的茶具同样久负盛名,是我国茶文化的具体展现,其种类丰富、形态各异,散发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把刻瓷艺术融入到茶具设计中,其实是我国传统技艺与中国茶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相似文献   

19.
对于当前大众的生活习惯和偏好行为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如今大众更关注自然生态、绿色人文且极具美感内涵的设计方式,因此想要做好这一设计创新,就不能盲目实施,要在具体立足大众诉求的基础前提下,探究新思维。本文拟从茶文化元素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结合陶瓷设计活动与茶文化元素的融合点,通过具体探究陶瓷设计活动的创新诉求,从而具体分析应用茶文化元素创新陶瓷设计活动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陶瓷文化与茶文化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机制中,极为重要的文化内容。两种文化也是我们层次性、系统化了解传统文化优势的"核心内涵"。将茶元素融入到整个陶瓷设计活动之中,其已经发展成为当前该设计创新的聚焦点,同时其侧重的是在陶瓷艺术中,其需要将生活元素和文化、艺术理念等综合应用其中。本文拟从陶瓷设计的内涵及诉求认知入手,结合茶元素的多样化特征理解,从而探究陶瓷设计与茶元素融合之后所诠释的艺术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