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林娜 《福建茶叶》2017,(12):200-201
随着我国与国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频繁,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需求增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也就是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本文以中英茶文化的对比为例,探讨如何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培养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微课导入"和"课堂翻转"共生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促进了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交流发展。因此,本文概述了茶文化教学思想,总结出大学英语茶文化的教学现状,分析"微课导入"和"课堂翻转"共生教学应用情况,提出了开展学生合作教学、优化师生的交流模式、组织茶文化活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善茶文化英语施教环境和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当英语课程的教学进入到高等教育的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和方法都需要进行调整。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理论知识外,跨文化交流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英国和美国作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两国在文化方面既有差异,又有密切的联系。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中,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内容的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重点探讨这种新课下衍生出来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虽然中西方茶文化在语言、物质及精神层面存在显著区别,但却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对于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我国社会应该充分研究中西方茶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文化元素,将中西茶文化对比融于英语跨文化教学环节中,让茶文化、英语教学适度结合,以促进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孔维 《福建茶叶》2016,(8):347-348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也进入各家各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在经历着变革。不仅如此,传统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翻转课堂"这种模式也应运而生。在中西方茶文化传播中,也利用了翻转课堂思想。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况,对传统茶文化传播方面进行了探索,深入分析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在实践中的应用。总结了"翻转课堂"中的精华,对于中西方茶文化的传播交流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在当今时代发展中,茶文化已传播到多个领域,其应用效果极为明显。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高校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日渐被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所取代,"读后续写"这一新的英语教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学的提升效果显而易见,这将有利于为我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英语人才,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新形势下,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将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功能食品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形成先学后教的模式,将课堂中内容的传授转化到课外,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的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功能食品发展潮流的新型食品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课教育的推广应用,大学外语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微课是以网络、多媒体相结合的新教育模式,这为"课堂翻转"教学的拓展开辟了新思路。部分茶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HR对简历的筛选也会将重点放置在求职者是否可以熟练掌握英语,是否掌握第二外语上。因此,外语已经成为求职者的加分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更大地凸显出来。基于此,微课背景下找到茶文化外语课堂翻转教学的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大学茶艺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茶艺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加关键。本文结合茶艺英语跨文化教学进行几点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性的影响,国家之间文化和政治、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学习英语越来越重要,而在国内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教师传授英语知识的形式来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可以通过大学茶艺英语教学的方式来实现。所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现在大学茶艺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茶艺英语教学"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现代大学茶艺英语教学提出以下一些修改意见,为我们大学茶艺英语教学的推进增添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公共英语的高职大学英语,其应赋予学生的个体体验不仅反映在英语应用能力上,还应反映在拓宽他们的英语文化视野,以及建立起对国别文化的识别与鉴赏能力,最终构成其未来职业发展的软实力。由此,教学创新思路可围绕着:建立茶文化模块融入的有效机制、职业能力导向下整合茶文化知识、依托翻转课堂模式推动学生参与、植入实训教学环节完成文化渗透、基于线上平台延伸课堂教学实践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2.
梁苑霞 《福建茶叶》2016,(5):241-242
由于历史环境及人文环境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在发展程度上不尽相同,尤其在茶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中西方茶文化的诸多差异虽然是历史发展过程造成的,但是其中蕴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却对当代大学英语教育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当代大学英语教育可以茶文化中西方差异为基点,充分认识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思想、方法手段进行改革,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华夏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对外通商贸易中逐渐将其传入至西方国家,之后经过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而展现出显著差异性。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英语本身所处的语言环境给予充分关注,同时与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相结合推动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更好融入英语环境。本文旨在探讨茶文化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运用,全方位提升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茶文化与英式下午茶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解读其中的文化规律,可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中的教学重点之一。但是在英语语言学课堂设计中,教师很少对茶文化的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导致教学侧重点偏离学生学习需求,或者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产生盲区。故而,本文从教学应用维度,提出了英语语言学课堂设计茶文化素材的方法,希望能够借助茶文化来展现英语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的特征规律,并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翻译方法和思维,增强学生解读异国文化的能力,增强学生借助英语知识传播国学文化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升英语语言学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强,不同文化与语言背景的人需要紧密交流,开展工作活动。同时,国家也需要能融合多种文化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面对这一具体情况,教师在开展英语学科口语教学活动时,应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交际技巧,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口语能力,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索开展口语教学的有效措施,旨在培养学生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一直是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信息输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课内教学和课外延伸的有效结合,需要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以微课为素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有效弥补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短板,助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将根据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输入轻应用输出、讲解宽泛不深入、学生缺乏真实语境练习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茶文化为基础,网络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课堂讲解——课后网络跨文化交际——课上反思讨论"的教学模式,并初步分析了该模式在缓解学生交际焦虑心理、增强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际技巧方面的作用,以期提高当下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长期存在以学习和介绍西方文化为主,中国文化不受重视的现象。在提高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本文试图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茶文化,改变大学英语课堂上西方文化的"一家独大"的现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实现真正平等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中,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非物质层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比较却为我国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英语跨文化教学必须从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出发,将茶文化比较与跨文化教学的内容、方法有效结合,提高英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而西方世界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影响,也出现了与我国截然不同的茶文化。尽管中西方茶文化在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上差异明显,但是两种异质文化却为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教学素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将中西茶文化差异作为典型跨文化交际案例,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与茶文化密切融合,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