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舍《茶馆》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将北京茶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了不同人物形象中。人们研究《茶馆》中的茶文化内容,可发现裕泰大茶馆作为影响人民饮茶习惯的地方,传承了北京人喜爱小叶茶和花茶的饮茶特色。通过深入研究《茶馆》中描写人物对话场景的相关内容,了解北京茶文化在反映普通人民生活和贵族阶层衰败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文斌 《福建茶叶》2016,(12):348-349
茶馆是茶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是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常用而又非常独特的空间文化意象。本文就以鲁迅小说《药》作为分析对象,在分析文学中的茶馆一方面作为物质性公共空间,承载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被赋予社会文化的象征性的意义与内涵的文化意象。进而为理解鲁迅小说《药》中的茶馆作为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奠定思想基础,在鲁迅的小说中茶馆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空间,更是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空间载体,深刻地揭示了宏大而深远的主题——国民的麻木不仁、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福建茶叶》2016,(3):333-334
在中国命运多舛的20世纪30年代,经历过五四时期的文人思想和文风出现了差异。鲁迅的《喝茶》发轫于生活与时事,但论述时则突见机锋,对不合时宜的"清福"和"寄沉痛于幽闲"等进行了针砭时弊的评说。本文就对茶进行概述,并对鲁迅生平之茶事茶文进行探究,从鲁迅小说《喝茶》入手,深度探索鲁迅小说中的茶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6,(6)
正北宋的茶席,充满了宋人的生活精致化与诗意化,那时盛行尚古之风,文人士大夫彰显的茶事也淋漓尽致地透出极尽风雅。茶器,作为工艺品,扮演了举足轻重的道具角色,这些,我们可以透过写实的绘画《文会图》、《十八学士图》略见一斑。不仅如此,喝茶之风还渗透于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从描写宋代人物故事的小说《金瓶梅》,在对各阶层人物的生活习俗的描写可见,当时饮茶之风俗已融入普通市民的生活形态。  相似文献   

5.
有好茶喝,会喝好荼是一种“清福”;这是鲁迅先生品茶品出来的感叹。老舍先生所著《茶馆》,其茶文化内涵之丰富,达到了艺术升华的顶峰。茶馆,寓意着品茗休闲消遣的地方。茶叶,既是消费品,又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就有“宁肯三日无食,不愿一日无茶”的民谚。在人们现实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茶。旧时的茶馆:那是三教九流、富人商贾、达官贵人和上层社会人士出入的场所。而今白领丽人、公务员及市民百姓都是茶馆的常客。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其乐融融。茶馆成了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经多年文化传承,《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大量关于茶的描写,这能凸显茶文化的源远流长,更能通过茶事描写,彰显贾府的富贵、凸显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揭示悲剧主题。《红楼梦》关于茶描写的笔墨较多,这也说明清代茶文化的普及和盛行。通过强化对《红楼梦》中茶事描写的深入分析和探究,能得知茶事描写的功能和作用,还能在茶事描写中领略曹雪芹笔下的文字魅力,并感知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王静 《福建茶叶》2016,(10):376-377
《红楼梦》是我国明清代小说代表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将当时的社会及人文历史缩聚进"大观园"中进行体现,"大观园"中的人生百态亦是明清时代的缩影。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包含着千百年来饮茶的发展历史,更渗透着人与茶的氤氲故事。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在《红楼梦》中得以重点描述和彰显。同时,作者通过对小说人物饮茶及茶事的细致描写,生动地烘托了人物的地位、身份及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8.
作家茶趣     
武清爽 《茶叶通讯》2005,32(2):47-47
茶能助文思,更能显示出作家的儒雅之气。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饮茶,而且还颇有研究。昔年的广州陶陶居、陆园、北园、妙奇香等茶楼,鲁迅先生都曾为座上客。而且他品茗还有独特功夫,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作家老舍生前嗜好品茶,他曾说过:“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为祖国茶文化的发展,他文思泉涌,笔耕不辍,留下闻名中外的剧本《茶馆》。如今,人们为怀念他,在北京建有“老舍茶馆”。此茶馆的一茶联:“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正巧妙地揉…  相似文献   

9.
《茶馆》这部作品是老舍重要的一部文学著作,作为出生于北京的作家,老舍注重在《茶馆》这部作品里以茶文化的兴衰,叙述北京各类文化的兴衰与变化。因此,从《茶馆》中的茶馆文化、茶客文化等特色茶文化出发,能够更好理解老舍对于茶的理解,以及茶对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竹雨 《茶叶》2014,40(3):172-174
宋代延续中晚唐以来的宴饮之风,北宋徽宗《文会图》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宋代宫廷宴饮的场景,其中所表现的茶事活动更是真实再现了宋代饮茶的习俗.  相似文献   

11.
茶在中国的历史相当悠久,承载了丰厚的中华文化。茶,是中国茶馆艺术的载体,是中国茶馆文化中的主角。茶和中国茶馆两者是无法分离的。在当代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在审美、饮食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如何将传统茶文化的精髓与现代人的审美相结合,并在茶馆中体现出来,是现代的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市场调查,整合总结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审美特征,结合中国茶的特点,在茶馆设计时,融入现代元素,才能实现创新设计茶馆,发扬中国茶文化以及茶馆文化。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一书描写了清朝的社会现状,同时也涵盖了当时很多的文化元素,其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让读者了解了当时的茶礼茶俗。本文通过对茶品、茶具和茶水谈论了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并且展现了茶在红楼梦中的艺术功用。  相似文献   

13.
虽然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在现当代小说中,描绘茶文化与茶人的作品却十分鲜见。我国女作家王旭烽因为在茶博物馆工作中与茶长期相伴,所以对茶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并创作出了优秀的茶文学作品《茶人三部曲》,这部作品本身成为了我国茶文学历史上唯一一部对茶文化做出描写和反映的鸿篇巨作。本文以茶文学中的茶人形象为切入点,对《茶人三部曲》这一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竹雨 《茶叶》2009,35(1):55-57
《红楼梦》通过有关茶事的细节描写,塑造出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典型的社会环境,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有关茶事的描写有262处,出现“茶”字459次。曹雪芹把著名的西湖龙井茶与全书的灵魂人物林黛玉相联系,通过龙井茶丰富了黛玉的形象,给我们了解黛玉的人物性格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唐人陆羽所著的《茶经》,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茶学巨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而系统阐述茶的种植、生产以及茶事活动的百科全书。《茶经》不仅从茶叶分类、采制评鉴、煎茶方法、品茶方式等专业性角度对茶叶进行了阐述,同时也从茶的使用价值层面上升到艺术和美学范畴,从美学角度论述了茶事活动中的各种审美情趣,揭示了茶与美之间的诸多关系,对后人饮茶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日常茶事,于外表现了茶事丰富的视觉体验,于内提升了茶人、茶事的艺术修养。其不仅展示了茶事独有的仪态与风度,也让人们在这样的游心玩味之中营造出了“雅俗相乐”的生活形式美感,从而整个饮茶过程的意境得以升华,同时也展现出茶事的秩序与韵律。本文从日常生活中喝茶的审美与意趣,延伸至品茶、享茶的韵味与文意,探析日常“茶颜器式”中的味象与律则隐现文化信仰对人之审美体验与生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茶文化已传承数千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茶文化体系。其中,将茶文化的文化内涵融入小说作品的创作中从而提升小说作品的文学价值的相关文学作品是茶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爱玲作为文学大家,其小说中关于茶事的描写体现了张爱玲在其成长过程中感受的传统茶文化对其作品的影响。在对小说中茶事描写的内容的文学解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张爱玲小说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秦牧与茶     
说起作家与茶,人们总忘不了秦牧。此人饮茶,习惯“超大码型号”,他觉得用小杯子喝不过瘾,是假斯文。很多的人都喜欢看他的文章,可是对于他的茶之嗜好,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秦牧到底何许人也呢? 秦牧,著名的岭南籍作家也。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士地》、《花蜜与蜂刺》。秦牧散文,言近旨远、哲理性强、题材广泛、知识丰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在他的作品中颇露历史和日常生活中的侃侃见闻。 秦牧为人善良刚毅、勤奋求实、朴实风趣,平生奢爱饮茶,为此还写有《敝乡茶事甲天下》等茶散文,蕴涵着幽默的家乡茶俗传奇: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虽然提及茶事的内容不多,但是大部分都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结合在一起,极好地塑造了这些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基本性格特点。罗贯中通过对《三国演义》茶事特色的塑造,更好地将这些待人接物的特色展现出来,使得小说的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王玉京 《福建茶叶》2023,(2):190-192
宋代形成体系的文人情趣生活,被总结成越来越完善的体例,晚明时期,品茗乃文人雅士重要的娱性活动,每每雅集或是文士相聚,除却品茶抚琴以外,总有庭园中栽植花木或插花作品相伴,茶之味与花之香,共同在味觉与嗅觉上丰富了文士的品茗活动。陈洪绶画有多幅与茶事生活相关的作品,如《玉川子图》、《高隐图》、《高贤读书图》以及《品茶图轴》等,其茶画中多伴有瓶花形象出现,在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之余,也为研究晚明时期茶事生活以及茶事生活中的瓶花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本文分别从瓶花与茶在画中的隐喻和瓶花与品茗的关系两个角度考察陈洪绶茶画中的瓶花,从而了解晚明文士品茗插花生活的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