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为了解除黄瓜种子的休眠,缩短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效率.本实验选取2个品种的黄瓜种子,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进行浸种,比较促进黄瓜种子发芽的最适植物激素浓度.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赤霉素(GA3)100~200 mg/L、吲哚乙酸(IAA)5 mg/L、萘乙酸(NAA)0.5 mg/L浸种既可以减少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同时明显地增加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浓度的赤霉素(GA3)350 mg/L、吲哚乙酸(IAA)200 mg/L、萘乙酸(NAA) 50 mg/L对种子的发芽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对种子萌发的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在相同条件下,植物激素对豫艺黑优黄瓜品种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外源激素对大葱种子萌发、休眠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以不同活力水平的大葱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脱落酸处理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研究了外源激素对不同活力大葱种子发芽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促进大葱种子的萌发,加快发芽速度,提高活力.对于极低活力种子,低浓度(10 μg/L)赤霉素处理效果好于高浓度,25 μg/L赤霉素处理低活力种子效果显著;而对于中高活力种子,60 μg/L赤霉素浸种干燥处理有利于种子活力的提高.对于当年收获的种子,则是40 μg/L赤霉素浸种干燥处理提高种子活力效果明显.适宜浓度(0.5 mg/L)的脱落酸处理抑制种子萌发,降低发芽速度,促进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3.
《种子》2019,(6)
以晋豆47号、豫豆4号、鲁黑豆1号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吲哚乙酸、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5种植物激素对这3种黑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测黑豆种子萌发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3种萌发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激素对促进3种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各植物激素促进黑豆种子萌发的最佳质量浓度也不同。总体来说,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除脱落酸以外的其它4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的萌发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可以抑制黑豆种子的萌发;经比较后发现,植物激素处理过的鲁黑豆1号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比晋豆47号和豫豆4号种子有优势,鲁黑豆1号和晋豆4号的发芽率几乎不受激素的影响,只有高浓度的脱落酸和吲哚乙酸会抑制它们的发芽率。通过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各植物激素促进黑豆种子萌发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4.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6221-6226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是由胚胎生长势与种皮施加的约束力之间的平衡所决定的,不同种子的萌发不同步,促进萌发所需的刺激变化很大,在发芽之前,种子需要经历吸水、重新激活代谢活动和胚胎组织再分化,以动员储存在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并启动分生组织活动。从干燥种子到幼苗的过渡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高度敏感,特别是光、温度和水。这种对环境信号的响应是由一种或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各种植物激素通过高度复杂的相互作用方式来调节种子的萌发,其中赤霉素(gibberellin, GA)与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在调节种子萌发中的作用尤为关键。本研究综述了GA与ABA在分子水平上控制种子休眠的机制,并探讨了它们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最后展望了植物激素在种子萌发上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果蔷薇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实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和低温层积等方法,探讨大果蔷薇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大果蔷薇种子的种皮和种胚都含有发芽抑制物和缺乏促进发芽的物质,通过50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和5℃低温层积,可以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而运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后结合低温层积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梓树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提高种子萌发率,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研究了赤霉素(GA3)、萘乙酸(NAA)2种不同植物激素及其不同浓度,以及浸种时间对湖北和辽宁2种源地梓树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抑制梓树种子发芽,但GA3对梓树发芽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不同种源梓树种子的发芽特性有差异,湖北种源种子的发芽效果优于辽宁种源.50mg/L的GA3处理12h或36h,湖北种源地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而辽宁种源最高发芽特性处理为300mg/L 36h.  相似文献   

7.
外源激素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当年收获的甘蓝型油菜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脱落酸处理后进行标准发芽实验.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浓度对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10~30mg/L赤霉素(GA3)对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影响不显著;10—30mg/L脱落酸(ABA)对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影响显著;20mg/L落酸能完全抑制甘蓝型油菜种子的萌发.促进种子体眠。  相似文献   

8.
种子休眠与萌发相关激素突变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学特性,是调控种子在最佳时间和空间萌发的有效方法。影响植物种子休眠的因素复杂多样,至今人类还不能清楚地阐述其调控机理。激素在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已从拟南芥,小麦、水稻、烟草等植物中鉴定出一系列参与休眠和萌发调控的激素突变体。本文综述脱落酸(ABA)、赤霉素(GA)、乙烯(ETH)及油菜素内醋(BR)等植物激素的相关突变体的研究进展。有助于阐明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9.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莉  余学杰 《种子》2010,29(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烯效唑(S3307)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但5 mg/L和10 mg/L的IAA有助于提高幼苗素质;赤霉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其中50 mg/L的赤霉素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并能提高幼苗素质;烯效唑对种子发芽表现为抑制效应.综合各指标,50 mg/L的GA3对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是名贵的水果,近几年国内外都在大力发展。在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方面,近年来有不少研究,都发现它的种子有休眠,并找到一些打破休眠的方法。掌握它的种子的休眠和发芽规律,对于种子检验、促进发芽、加快繁殖,引种和推广栽培,都有重要意义。不少报道认为(汪尚武,1982;高秀珍等,1883;张洁,1983;徐本美等,1984。)冷层积可打破中华猕猴桃种子的休眠,使发芽率达32~68%(层积天数分别为66~95天)。张洁、高秀珍等的研究还表明,GA和GA_3处理种子,可使发芽率达24~65.5%,而GA类以外的激素对打  相似文献   

11.
木荷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李铁华 《种子》2004,23(6):15-17
为了探讨和研究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Champ.)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使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试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及低温层积等方法,寻找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木荷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和缺乏发芽促进物质是引起其休眠的2个主要原因,通过冷水连续浸泡5d,或用质量浓度为30mg/100m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或采用低温层积40d,都能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萌发率可由14%提高到40.0%~52.0%,其中以赤霉素浸种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和30℃恒温.  相似文献   

12.
双萜类激素赤霉素(GA)在植物发育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起调节作用。生理学和遗传学表明,活性赤霉素可促进植物发芽和生长,在一些物种中,诱导开花的同时调节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GA的分子机制包括赤霉素(GA)的代谢、转运、感知,及发出信号调节信号回路在赤霉素(GA)途径和其他途径之间控制植物生长和发育对植物内部和外部诱因作出响应。  相似文献   

13.
黄瓜陈种子发芽率比较及提高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是我国南北方普遍栽培的一种蔬菜,可以利用各种栽培设施,一年四季进行生产,在蔬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黄瓜种子无明显的生理休眠,采种后几周内发芽不整齐,贮藏 8个月后发芽整齐,使用发芽年限为 4~ 5年.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专家研究了聚乙二醇渗透调节处理提高茄子种子的萌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日本学者中村俊一郎用 PEG6000对茄子种子进行预处理 14d,使芽率得到显著提高.赤霉素是一种强烈的植物生长激素,应用赤霉素处理能使细胞分裂分化而促进胚的发育和种子发芽,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赤霉素对辣椒种子活力和黄瓜新种子有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对于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力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预浸及赤霉素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年收获的新鲜番茄籽经过适时(12小时)通气吸水处理后再度干燥至原含水量,短期贮藏后萌发实验表明,番茄种子预浸可以有效地破除新鲜籽的“浅休眠”,可以缩短番茄种子的萌发时间,提高种子萌发的一致性,并明显地增加幼苗主根的长度。种子发芽基质若添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也可以打破番茄鲜籽的“浅休眠”,但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其它特点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还表明,预浸与赤霉素时番茄种子的生活力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种子》202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柴胡种子发芽的影响,测定分析种子发芽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差异,为柴胡种子萌发调控及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法,采用0 mg·L~(-1)、50 mg·L~(-1)、100 mg·L~(-1)、150 mg·L~(-1)和200 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柴胡种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子发芽过程中ABA、GA_3、IAA和ZR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的柴胡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差异显著,150 mg·L~(-1)浸种的发芽势(30.1%)和发芽率(64.5%)均最高。与对照相比,其他浸种处理种子发芽过程中的ABA、IAA含量均显著降低,GA_3、ZR含量均显著增加。种子发芽过程中,各浸种的IAA+GA_3+ZR/ABA比值均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且其他浸种的该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150 mg·L~(-1)浸种的最高。研究表明,柴胡种子发芽过程中ABA、GA_3、IAA、ZR的含量呈现不同变化,赤霉素浸种可通过调节IAA+GA_3+ZR/ABA比值上升,进而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6.
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红  国振杰  易津 《种子》2007,26(8):8-12
对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研究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存在发生时间、含量的差异,在不同植物种间其变化规律也有不同。4种植物激素峰值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性和种间一致性的特点,赤霉素和脱落酸出现最早(8~14 d),其次是生长素(11~23 d),最后是细胞分裂素(11~33 d);种间存在含量差异,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4种植物激素含量具有明显的激素间和种间差异,以峰值含量比较,3种促进激素中赤霉素含量最低(15~35 ng/g)(鲜重),其次是生长素(35~91 ng/g)(鲜重),最高是细胞分裂素ZR(104~129 ng/g)(鲜重);抑制激素脱落酸峰值含量(43~113 ng/g)(鲜重)的变化范围最大。激素含量在6种根茎禾草中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无论是抑制激素还促进激素,均表现为长根茎禾草显著高于短根茎禾草。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从高到低的趋势,即发育早期激素含量较高于后期,但是激素含量存在明显种间差异;3种促进激素变化呈双峰曲线;抑制激素ABA变化呈波浪式降低曲线,峰值不明显。抑制激素/促进激素的变化规律呈从低到高的趋势;即发育后期抑制激素含量高于促进激素。  相似文献   

17.
<正>潮湿天气诱发的农作物穗发芽是一种世界性灾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及加工食品品质。防止穗发芽发生的有效途径是使种子成熟后保持适度的休眠,但休眠过深也会导致田间出苗率低,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种子休眠受多种植物激素调节,除广泛报道的脱落酸和赤霉素外,乙烯也在种子休眠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其分子机制知之较少。因此,对种子休眠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双氧水、聚乙二醇溶液对苦瓜陈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的影响,以2011年收获的苦瓜种子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双氧水、聚乙二醇溶液对苦瓜陈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各处理对苦瓜陈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苦瓜陈种子的发芽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同,其中150 mg/L赤霉素(GA3)、1%双氧水(H2O2)、150 mg/L聚乙二醇(PEG)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POD和α-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减缓了丙二醛的积累.说明在30℃的温度条件下,3种药剂的适当浓度处理能促进陈种子新陈代谢系统的修复,提高了苦瓜陈种子的发芽能力,从而使幼苗生长健壮.双氧水、聚乙二醇处理后,陈种子发芽率超过了50%,因此在生产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龙治坚  范理璋  徐刚  余马  韩国辉 《种子》2015,(3):27-29,35
为提高距瓣尾囊草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更好地对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及6-苄氨基嘌呤(6-BA)4种外源植物激素对距瓣尾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外源激素能提高距瓣尾囊草种子的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800 mg/L的GA3、100 mg/L的NAA和1 mg/L的6-BA处理效果最佳,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63.33%、76.67%和63.33%;而高浓度的NAA和6-BA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产品     
正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光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机理种子休眠与萌发是两个紧密关联的植物生理过程,对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休眠在种子成熟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程度往往在新收获的种子中达到最高,可以帮助植物度过不利的环境、防止穗发芽及"胎萌"现象的发生。后熟、低温和光照等因素往往可以打破休眠、促使种子萌发,使植物开始新的生命周期。种子休眠与萌发既受内在因素的控制,也受外界环境的调节。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是决定种子休眠与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