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作者对全国杉木初级种子园进行了种用价值的研究。从40个种子园中选出了桃源、龙泉、上甘山等7个适于本地区低丘区发展的及排牙山、广西融水(种源)、邛崃等4个种子园和一个优良种源作为山区发展的优良种子园。这些种子园的混系种子都比当地对照种增产,具有较大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提高杉木生产潜力,本所先后营建了杉木初级种子园和杉木种源种子园各6.67公顷,并已生产种子园混系种子4520kg,优良家系种子600kg;评选出杉木优良种源8个,优良单亲家系40个,优良双亲家系20个;推广杉木优良种源、优良家系和种子园种子造林近1万公顷。但其增产效益不同。从表1可以看  相似文献   

3.
就赣南的主要杉木初级种子园生产的生产用混系种子的增产效果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从杉木林中采集七株优树的种子,并在种子园内采集相同优树无性系自由授粉种子,进行成对对造林比较试验,造林四年后,来自种子园的后代其生长量显著高于来自林分的后代,树高增长9.1%,胸径增加14.5,由此,对杉木初级种子园的遗传效应加以肯定并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5.
以3 a生杉木子代幼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59个半同胞家系及1个对照的幼林树高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家系之间(包括对照)树高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均值最大的是221号家系,27、29、45、71、111、221、238号等7个家系树高与对照(杉木一代种子园混系种子)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家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其余家系与对照(杉木一代种子园混系种子)相比差异不显著。综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独立淘汰水平评选等多方面结果分析,初步得出27、29、45、71、111、221、238这7个家系为优良家系,最适宜在该地区造林。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梧州地区的杉木初级种子园里的889个无性系中,筛选出45个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用于营建2.8hm^2的大叶面积杉木种子园。建园结果表明,5年生的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的子代幼林的年平均生长量:胸径1.5cm,树高1.04m、材积0.0053m^3,比最优种源或最优家系增产94%以上,比初级园混系种增88%-89%。  相似文献   

7.
12年生杉木优良家系和种子园种子造林试验与我场大面积造林调查结果表明,采用优良家系及种子园种子营造杉木速丰林,不仅增产显著,而且可缩短采伐更新周期。推行杉木优良家系群体无性化,是加快其推广速度的最佳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70个3代园杉木家系1年生苗苗高、地径、根系数、分枝数、总鲜重与高径比等6个形态指标与对照及广西优良家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指标性状变异明显且关系密切,来自福建的杉木3代园子代家系多数较福建种子园混合种、广西种子园混系种和优良家系具有很明显的生长优势;同时,广西的优良家系、种子园种子的生长表现也良好。  相似文献   

9.
杉木良种造林成本与效益对比分析龚毅红(四川省林木种苗站本文根据1996年全省林木良种基地普查报告中,洪雅林场、珙县恒丰、泸县林场三个杉木种子园普查材料1993年~1995年的数据,分析得出种子园种子直接生产成本为61.35元/kg,使用良种造林增加成...  相似文献   

10.
以杉木不同类型种子园、优良家系等良种为材料,进行不同途径良种的造林对比试验.从4年生和18年生试验林的2次生长量调查情况反映出不同途径良种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同的.4年生时生长较快的前10位良种到18年生时的中选率只有60%;18年生时开化种源种子园的那坡小区混系种子、长乐1.5代混系种子、龙泉双系种子园混系种子及湘零陵9、龙泉15、龙泉5优良家系种子造林的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0.9%、54.5%、49.1%、42.0%、38.9%、33.5%;按种源类别统计,龙泉双系种子园材积生长量最大,遗传增益达到49.1%,长乐1.5代种子园、种源种子园和本省(浙江)选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也在30%以上,而从外省未经子代测定而收集到的15个优树无性系的遗传增益仅为0.8%.为获得高增长的遗传改良效益,用真正优良的优树无性系2个或多个配置,是营建杉木高级种子园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种子园的概念及类型(一)种子园的概念。种子园是用优树、优良无性系的枝条或用种子培育的苗木为材料,生产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林木种子的场所。其目的在于改良种子的遗传品质,确保种子的稳产高产。种子园生产的种子,其遗传增益大于母树林或一般的种子生产基地。我国福建杉木初级种子园生产的种子,经子代测定,材积增益平均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杉木初级种子园的产量不稳定,为此,对姥山杉木种子园采取以下措施:防治病虫害,纠正偏冠,人工辅助授粉,合理施肥,及时松土、除草、除萌,保水防旱,使杉木初级种子园的产量提高4倍多,种子质量也相应提高,并连续几年无大小年之分。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初级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云林强,潘玉华营建樟子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植株不仅开花结实早,树体相对矮化,经营方便,而且可保持优良的遗传特性,进一步提高樟子松造林质量和保存面积,加快良种化进程。一、建园技术1.种子园的区划和隔离将种子园区划为种子生产区...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湘东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杉木良种,以6种不同类型不同世代的杉木良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为福建洋口林场杉木3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福建优良杉木无性系洋020组培苗、湖南杉木2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杉木1.5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杉木1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普通杉木人工林林分种子实生苗)营造试验林。结果表明:在6年生、8年生时,不同类型不同世代良种间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8年生时,湖南2代杉木良种材积最大,其均值为0.088 2 m~3,比对照大120.0%;其次是福建3代杉木良种和福建无性系,材积均值分别为0.085 8 m~3和0.085 4 m~3;福建无性系变异系数最小,为26.57%。杉木高世代良种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选择本地选育的杉木良种造林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杉木无性系育种子代测定初报骆科林(叙永县大安林场)我场杉木无性系育种,从1987年开始,在场内速生丰产用材林、初级种子园子代林中,选择优良单株,采集基部萌条繁殖和在初级种子园种子育苗的苗圃地中,选超级苗定植等方法.先后建起分家系的无性系采条圃近5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我国近50个已形成商品生产力的杉木种子园,种子遗传品质的大田测验幼林结果。试验表明:①各地种子园的种子与未经改良的种子一样,均有不同的遗传品质,说明并非所有种子园种子都有同等使用价值;②不少种子园的种子比当地一般种子的遗传品质要高,说明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但比优良种源区的种子的种用价值又低了些。可见,不经实地试验,推广杉木种子园种子,应取慎重态度。为了提高初级种子园的遗传品质,极需要做种子园的去劣淘汰。  相似文献   

17.
《湖南林业科技》1994,21(4):5-9
1984年春对靖州县排牙山林杨杉木种子园选出的11个优良家系分别在怀化地区北部、中部和南部进行了区域性造林试验。历时10年,结果表明:优良家系间与环境间交互作用显著,但都优于对照。材积增产率比种子园混系种大23.6%,比一般生产用种大42.6%,平均遗传增益22.6%。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展以选择育种为中心的杉木遗传改良工作以来,已营建了一批无性系初级种子园。据一些地区的子代测定结果,用初级种子园的种子造林,平均材积增长率可达10—15%。我省建立杉木种子园的工作始于六十年代后期,迄今已选优树约60O株,建成和正在营建的无性系初级种子园共2000亩左右,但这些种子园的亲本材料大多尚未鉴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我国近50个已形成商品生产力的杉木种子园,种子遗传品质的大田测验幼林结果。试验表明:①各地种子园的种子与未经改良的种子一样,均有不同的遗传品质,说明非所有种子园种子都有同等使用价值;②不少种子园的种子比当地一般种子的遗传品质要高,说明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但比优良种源区的种子的种用价值又低了些,可见,不经实地试验,推广杉木种子园种子,应取慎重态度,为了提高初级种子园的遗传品质极需要做种子园的去劣淘汰。  相似文献   

20.
经历30余年,杉木种子园由初级向2代、3代发展.目前全国杉木种子园面积3000 hm2,年生产良种10万kg,为林业生产作出了应有贡献.该技术标准是杉木种子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技成果的结晶,是今后种子园建设最基本的科技应用和质量措施,对提高种子园遗传品质、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