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胶合板材林优化栽培模式(1)建立了黄淮海地区兰考泡桐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分立地类型区编制了4个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解决了有林地和无林地立地质量的统一评价问题;提出了27个适于兰考泡桐胶合板材林培育的立地类型;构建了可用来预测备适生立地类型兰考泡桐平均胸径和林积生长过程的生长模型。(2)对兰考泡桐成林的林分结构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兰考泡桐林分的直径结构、材种结构、平均胸径、干曲线和各材种出村量预估模型。得出了不同立地指数级林地培育泡桐胶合板材林的最适密度…  相似文献   

2.
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是淮北平原砂姜黑土上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造林质量,提高林业经营与决策的科学水平,开展了该区兰考泡桐立地类型划分、立地质量评价及生长模型的研究.通过调查该立地上兰考泡桐的生长情况.应用数量化理论筛选该类土壤影响兰考泡桐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了9个立地类型.应用Richards函数为导向曲线,以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评价指标,导出了地位指数模型.编制了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实现了有林地与无林地的统一评价.根据兰考泡桐在这一地区栽培密度小的特点,建立了平均本胸径和平均本材积的单木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为研究对象,以立地分类为基础、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评价指标,对该地区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采用设置样地调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气候因素从影响兰考泡桐生长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对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进行了气候生态区划.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可划分为黄泛平原、淮北平原和海河平原3个气候生态区.由于这3个气候生态区在水热因子上的差异,导致兰考泡桐在生长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佐  曹雅宁 《林业科学》1996,32(1):16-23
利用118块野外标准地资料,对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及生长评价。经分析坡向、海拔、土层厚度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3个主导立地因子共构成24个组合立地,每个组合立地可视为一个立地类型,用最优分割法将24个立地类型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在优势木与平均木树高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椽材林木为标准。对4个立地类型组进行了林木生长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拔、坡度、土层厚等17个主要地形、土壤因子的主成份分析,并利用各因子相互关系和对用材林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坡度级加指示植物是巴林地区划分立地类型组的主要依据,土种加植被类型是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利用这些相对稳定、直观易划因子,将巴林地区用材林类型区划分出15个立地类型组,27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桉树生长的主导因素,确定立地分类系统,划分立地类型,评价生产力。根据桉树立地条件分析结果,提出了以海拔、局部地形、土壤因素为主的三级分类系统。本分类系统按海拔划分出2个类型区,以坡位划出6个类型组,以土壤温度、成土母质和腐殖质层厚度划分出26个主要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河南、安徽、江苏产区的标准地和解析木资料,应用关联度分析原生长模拟等方法,以胸径生长为指标,初步研究了兰考桐生长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兰考桐生长类型为2类4种,即:连年生长下降类型,含递减生长类型及前峰生长类型2种,连年生长增长类型,含递增生长类型和中峰生长类型2种。每类生长类型均有主要的均匀分布。模似生长曲线关联度分析结合胸径连年生长量分析,适合于泡桐生长类型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崇阳县较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毛竹林分为研究对象,对42个标准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坡向(x_1)、坡位(x_2)、坡度(x_3)、腐殖质层厚度(x_4)、土层厚度(x_5)及母岩类型(x_6)为自变量,以毛竹平均胸径(y)为因变量,对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影响崇阳毛竹胸径大小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厚度(x_5)、母岩类型(x_6)及坡位(x_2),回归方程为:y=6.332+0.358 x_2+0.060 x_5-0.662 x_6。通过因子分析,将6个立地因子划分为2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个主成分映了土壤因子方面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反映了地形因子方面的信息。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进行崇阳县毛竹立地划分为4种类型:页岩中下坡厚土层立地类型、页岩上坡中土层立地类型、石灰岩中下坡中土层立地类型及石灰岩上坡薄土层立地类型。应该分别不同立地类型,确定毛竹林经营的主要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描述措施以促进毛竹林高产、稳产与高效。  相似文献   

10.
关于立地类型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立地类型的概念。提出依据选择出的环境主导因子来划分立地类型。为适应立地类型编制和生产应用的需要,在立地类型之上划分立地类型组。  相似文献   

11.
该文依据“太行山天然次生林经营类型划分”课题组调查的144块标准地材料,以立地亚区为单位,运用多无线性回归和数量化分析方法,为栎类次生林主要树种栓皮栎、蒙古栎和辽东栎筛选出主导立地因子,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出立地类型,建立各树种的生长预测模型,对立地质量作出评价,为经营类型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人工中、幼龄林的立地分类应把立地型和栽培型二者结合考虑。于此,对新江实验林场的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小黑杨的人工林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把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数量化,回归筛选出立地分类的主导因子,用它们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把各树种的立地条件各划分了四个立地类型。并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各立地类型各树种的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13.
宿松县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多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综合多因子和主导因子相结合、多级序和逐级控制相联系、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原则和方法。对宿松县的森林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以地貌、局部地形、土壤因子为主要依据提出了6级分类系统。划分了3个立地类型小区,7个立地类型组,21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4.
影响林木生长的因子众多,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错综复杂。如何选定主导立地因子,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立地类型,且在生产上运用方便,是森林立地类型划分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逐步回归筛选主导立地因子,再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下面以梧州黄洞林场杉木立地因子调查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一、材料来源及调查内容 1、材料来源。采用的是一九七九年底  相似文献   

15.
雅鲁藏布江中游巨柏种群立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微立地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巨柏种群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为探索微环境对巨柏生长的影响,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巨柏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的经验总结和定量的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中国森林立地分类、西藏地貌、西藏自然地理及各立地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划分立地类型,共划分出5个立地类型组:岩石裸露地立地类型组、山麓坡地立地类型组、阶地立地类型组、河滩地(河漫滩)立地类型组和水线岸边立地类型组,以及15个立地类型。将雅鲁藏布江中游朗县巨柏种群立地类型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相结合,得到了朗县巨柏种群立地类型,可为进一步探索立地类型对巨柏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西藏河谷地带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维都林场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貌,母岩,坡位,土层厚度和土类做为划分维都林场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共划分11个立地类型。采用0-1评分法进行单因子等级的评价和立地类型因子权重的确定,并以二者的打分值对立地类型因子进行综合评价,为该林场的主要树种各选择出4个最为适宜的立地类型,实现了对林场的立地类型进行树种适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新县野外调查与数据采集,选取土层厚度、母岩类型、腐殖质层厚度、土壤类型等对林木生长有重要影响的因子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主导分类因子并划分出18个立地类型。首先将县域林地划分为I、Ⅱ、Ⅲ、Ⅳ、Ⅴ五个质量等级,运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研究建立了县域主要树种多因素数量化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对各个树种在不同立地类型的生产力进行评价,为今后林地小班造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第二期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地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海拔800~1600米的低中山地带,为此采用了多因子综合方法对我省中低山造林地进行了立地分类和评价。针对杉木、柳杉、马尾松等三个主要树种应用多元线性模型筛选确定了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海拔、土层厚度)和辅助因子(坡形、坡度),建立了数量化立地指数模型。木着科学和实用的原则,根据我省的地貌、气候和植被分布的特点,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省速生丰产林的三级立地分类系统: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以地域分异为主要依据划分立地类型区,反映树种适生性的水平地带性分布格局;划分立地类型组的因子是海拔,反映在同一水平地带树种的适生性和生产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差鼻;在立地类型这个基础的层次,根据土层厚度并结合坡度等局部地形因子划分出各个类型。该分类系统为指导以县为单位的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立地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沿海基岩海岸宜林地立地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基岩海岸地区树种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大地貌(不同类型的基岩海岸)、坡位、土层厚度和石砾含量为树种生长的主导因子。极据这些立地主导因子,将浙江省沿海基岩海岸宜林地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区、9个立地类型组、30个立地类型。为适地适树造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西侧油松人工林立地分类及生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3块标准地资料,对太行山西侧油松人工林的立地分类及生长预测进行了研究。以坡向、海拔、土层厚度为主导立地因子,划分了3个纬度段的立地类型组。按立地类型组进行了不同龄级的树高预测,以椽材林木树高为标准,对立地生产力进行了评测,提出了不同立地类型组现有油松人工林分类经营和荒山油松造林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