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安徽省主要农用土壤中硫形态组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胡正义  张继榛  竺伟民 《土壤》1996,28(3):119-122
对安徽省6种主要农用土壤耕层(黄潮土、灰潮土、砂姜黑土、黄红壤和水稻土)22个样品中硫形态组份的分析表明:供试土壤中总硫(S)含量为112.4-237.0(均值为205.8)μg g^-1。各土壤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含量有所不同。其中,黄潮土、灰潮土的总S含量相对较高,潜在供硫能力相对较强,但土壤有效硫低;砂姜黑土、水稻土的总硫含量中等,潜在供硫能力较大,土壤有效硫中等;黄褐土、黄红壤的总硫含量小,潜  相似文献   

2.
浙中红壤有效硼水平及油菜硼素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晓男  毛东明 《土壤肥料》2000,(1):30-31,34
18个供试土壤平均有效硼含量为0.53mg/kg。油菜NPKB处理平均产量为1872.3kg/hm^2,NPK区(无硼)相对产量为66.1%,施硼油菜平均增产611.4kg/hm^2,增产率达48.5%,生产百千克油菜籽需硼量为5.07g,土壤供硼率为62.7%。硼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3%,土壤有效硼含量与无硼区油菜籽相对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5991,n=18;与油菜施硼增产量之间达极显  相似文献   

3.
1997年-1998年在山东省桓台县的试验表明,超过常用量50%(2.7kg/hm^2)的赛类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 ̄4d,在作物中为1 ̄2d,在收获期的土壤、玉米秆和籽粒中,残留量均小于0.01mg/kg或未检出。  相似文献   

4.
硫双威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订硫双威在棉花上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硫双威在棉叶上和土壤上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棉叶、棉籽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硫双威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d和9d,施药量(有效成分)为675g/hm^2和337.5g/hm^2,施药3次,未次施药距采样间隔30d,硫双威在棉籽中残留量分别为0.075-0.103mg/kg,和0.055-0.069mg/kg,在土壤  相似文献   

5.
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溴甲烷熏蒸大棚土壤后土壤及作物(黄瓜)中残留的Br^-,用顶空法测定土壤吸附的溴甲烷。在0.4-40mg/kg的添加范围内,Br^-的平均回收率为83.7%-94.8%,相对标准偏差为±2.5% ̄14.7%。Br^-在土壤和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5.0和14.2d(北京)、24.7和10.3d(沈阳)。土壤吸附的溴甲烷量较少,其半衰期和Br^-的相近。低于75.0g/m^2的施用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土壤硫素状况和硫肥肥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罗奇祥 《土壤肥料》1993,(6):4-4,7,14
据全省不同土壤类型和肥力水平的710个土样测试结果,平均有效硫含量为20.7mg/kg,低于10mg/kg和10-16mg/kg的土样分别占19%和22.5%。从地区分布看,以赣中,赣南缺硫面积较大。据375例水稻施硫试验平均增产13.35%,每公斤硫增产稻谷16-24kg,6例油菜施硫平均增产12.4%,花生施硫肥也有明显效果。一般山区冷浸田、返浆田、红壤以及花岗岩、砂岩发育的稻田含硫量低,施肥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主要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连续流动交换技术研究了我国北方25个供试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土壤晨交换性钾释放缓慢,而持续时间长;最大释放速率变幅为0.195 ̄2.30mg/(kg·min),600分钟平均释放速率变幅为0.066 ̄1.121mg(kg·min),释放持续时间一般在600分种以上。在600分种释放时间内非交换性钾释放百分率变幅在5.4% ̄39.6%之间。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与盆栽耗钾试验中玉  相似文献   

8.
南方高产茶园土壤养分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南方高产茶园土壤养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茶园土壤表层碱解N100.3mg/kg、全N1.3g/kg、有机质31.0g/kg,均较丰富,茶叶产量与土壤碱解N呈显著正相关,由于重施磷肥,磷素在土壤中趋于积累,土壤表层全磷含量比相应的荒地土壤平均高0.47g/kg。由于少施钾肥、老茶园土壤比荒地土壤全钾含量明显下降,下降率最高达30.25%,平均达25.60%,高产茶园土壤具有独特的熟化层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重庆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Hg0.185mg/kg,Cd0.231mg/kg,Pb21.09mg/kg,As7.03mg/kg,Cr47.92mg/kg;部分基地的土壤受到污染,主要污染物为Hg和Cd。由于城市区划的不同,土壤污染程度为近郊区〉工矿区〉远郊区。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耐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分别接受四种氯盐(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四个水平(0,1.5,3.0和4.5g/kg土)的处理。结果表明四种氯盐对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出苗均有不同影响。随着氯盐投入量的增加,出苗时期与对照相比,往后相应推迟1 ̄周。土壤中氯盐的增加,明显地抑制了地上部的生长,但在1.5g/kg土的剂量范围内氯化钙和氯化镁有促进块茎生长的趋势。四种氯盐在土壤中含量为1.5g/kg土以上时,其抑制  相似文献   

11.
施用硫肥对油菜生物产量及吸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表明,在一种轻度缺硫的加拿大土壤上施用废石膏、硫酸铵、硫磺、硫酸钙使油菜地上部干重增加17.1% ̄21.6%,含硫量从0.13%提高到0.30% ̄0.52%,吸硫量从11.8g/盆提高到33.7 ̄56.0g/盆。表明硫磺和废石膏均是有效的硫肥。  相似文献   

12.
盐渍化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灵安  郝晋珉 《土壤通报》2001,32(Z1):41-45
本文是在曲周试验区的长期定位试验和大田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盐渍化土壤在改良、利用及培肥过程中,构成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的演变规律.研 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从治理初期的小于5g/kg提高到15 g/kg左右;土壤碱解氮从开 始的富氮假象,逐步出现土壤碱解氮含量迅速下降的现象,再缓慢上升到70~80mg/kg,有 的甚至超过了130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从2~3 mg/kg或者只有0.5~1 mg/kg左右,有的 地块近于零提高到15~20 mg/kg,有的已接近6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则由治理初期的20 0 mg/kg,下降到30 mg/kg左右;土壤微生物量明显增加,理化性状不断改善,熟化程度逐 步提高;土壤肥力的变化表现出了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盐渍化土壤的合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钼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土壤含钼范围为0.1-6.0mg/kg,有效钼含量从痕迹至0.65mg/kg。农作物正常含钼量0.1-20mg/kg。大豆,玉米,小麦,谷子施钼可使籽粒钼的含量比照增加0.056-12.9mg/kg。大豆,小麦施钼比对照可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2.7-6.7%。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肥力土壤的供磷能力和磷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陇东主要土壤黑垆土、黄绵土和石灰性新积土上设置104点(次)磷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对作物基础产量贡献最大。土壤有效磷是决定磷肥增产的主导因素。高肥力土壤基础供磷能力强,小麦对土壤磷素依存率高,磷肥利用率仅8.7%;低肥力土壤则相反,磷肥利用率可达11.2%。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相对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47),据此确定本区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6mg/kg为极缺;6~11mg/kg为缺;11~15mg/kg为稍缺;>15mg/kg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张继榛 《土壤学报》1994,31(2):153-160
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因素主要有:(1)成土母质的影响:硅质页岩和湖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钼含量最高,其平均值分别为0.176和0.157μg/g;而黄土沉积物,黄土古河(湖)沉积物及紫色砂岩发育的土壤有效钼含量最低,平均为0.005-0.070μg/g,此类母质发育的土壤有90%的有效钼都在临界值0.15μg/g以下。(2)水,旱种植不同的影响:统计了140个种植水稻的水稻土壤有效  相似文献   

16.
黄士忠  李治祥 《农业环境保护》1997,16(3):112-113,142
本文报道了硫双灭多威在土壤、棉叶和棉籽中残留量测定方法。样品以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加水浓缩蒸去乙酸乙酯,水相经碱解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NPD)测定。最小检测量为3.08×10^-11g、棉叶和棉籽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77、0.0077和0.0154mg/kg;添加标准品的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8.45%、95.54%和89.41%及0.82%、1.77%和2.51  相似文献   

17.
侯兰欣  赵文虎 《核农学通报》1996,17(5):236-238,244
秦山核电站正式运行后1年,在下风向(西北部)距电站0,3,5,7km范围内取耕层土壤与水稻、青菜样品,测得土壤总β活度平均值是681.48Bq/kg干上,范围值552.73 ̄755.18Bq/kg干土;植物样每kg干样总β活度,稻草平均值是392.52Bq,范围值284.89 ̄478.42Bq,谷壳是134.0Bq,范围值107.92 ̄167.78Bq,稻米是66.20Bq,范围值60.53 ̄71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下游地区马肝土小麦生长期土壤氮素动态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土壤氮素平衡原理对小麦生长期0 ̄40cm土层有效氮含量进行了模拟,并用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为-20.1kg/hm^2,绝对误差标准误为32.1kg/hm^2。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主要土壤中稀土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中稀土全量和可溶态含量与分布状况,并对影响可溶态稀土含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土类之间稀土的可溶态含量变幅较大,以砂姜黑土的平均含量最高(17.39±7.89mg/kg),其次是棕壤(14.71±5.73mg/kg)和褐土(11.29±3.85mg/kg),潮土最低(8.99±4.91mg/kg)。统计分析结果证明,可溶态稀土含量与稀土全量之间有极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土壤养分特点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状况与大田露地土壤有很大差别.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一般在15~40g/kg,土壤有酸化的趋势.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土壤,硝态氮的平均含量超过190mg/kg.土壤有效磷的含量158.8mg/kg,比露地土壤高出6倍多.土壤有效钾的平均含量274.52mg/kg,比露地土壤高出2.56倍.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的含量在临界指标以上,但某些情况下作物出现缺钙和缺镁症.化肥施用量大,决定了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