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棚番茄栽培应选择早熟品种。目前适栽的品种有上海903、早粉2号、佳红(F1)菜。强丰、中蔬4号、5号菜中晚熟非自封顶品种,由于果形、品质,丰产性能好,也可以留三穗果,提早摘心,进行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2.
夏季番茄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番茄夏季育苗.目的是为9月上中旬定植提供壮苗。其技术要点如下: 1、选用良种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优质、丰产的矮秧早熟品种,如鲁粉2号、津粉65、早丰、早魁等。在病毒病发生较重的地区.也可选用强力米寿、强丰、鲁粉1号、双抗2号、中杂4号等中晚熟较抗病毒病的品种。但要适期早播.定植后留2穗果及早打顶。  相似文献   

3.
<正>7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的番茄换头7.1连续摘心多次换头整枝方法。①主蔓留3穗果摘心,然后选留一个最壮的侧枝,再留3穗果摘心,每株番茄共结6穗果。两次摘心都要在第三花序上留两片叶。摘心在第三花序开花时进行。②留9穗果,即进行两次换头,当主干结3穗果时摘心,留下一个强壮的侧枝使其结果,结3穗果后再留一个比较壮的侧枝,三个枝共结9穗果。③连续摘心换头,当主干第二花序  相似文献   

4.
一、品种选择选用圣女红果、千红1号、日本金豆等生长势强、结果期长、采用高架栽培的中晚熟品种。按行宽1米、窄行0.60米的规格起垄栽培,每亩栽3000株左右。二、整枝技术当主干结2穗果时,在顶部留2片叶摘心,这个果枝被称为第1结果枝。当第1花序的果实开始采收,第2花序的果实开始膨大时,保留顶部果穗下的一个强壮侧枝,代替主干继  相似文献   

5.
专业化栽培早红椒时间短,售价高,一般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1500~2000公斤,产值3000~5000元,效益显著.其栽培要点如下: 一、选择种苗 早红椒宜选用果中等大(30克左右),果肉较薄的早熟品种,如早杂二号、湘研一号等.果大肉厚的品种红熟慢不宜用.  相似文献   

6.
1诱发冬芽副梢结2次果结果枝花前2~3天,在花穗以上留6~8片叶摘心,只留先端2副梢,其余全部疏除。当主梢花序开后1个多月,剪去先端2副梢,强迫冬芽萌发,一般要13天左右。萌发后选带花序的冬芽副梢1~2个,每个留果1穗,果穗前留4片叶摘心。从冬芽萌发到2次果穗开花一般20天左右。2  相似文献   

7.
育种全新突破,农户评价高! 1早熟性突出始收期可比同类品种早10~15天.前期产量较同类品种提高30%~50%,总产量提高10%.保留2~3穗果摘心,高架低作栽培,效果较自封顶品种还好.  相似文献   

8.
新梢摘心和副梢处理方法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巨峰葡萄新梢于花前5d采取5种摘心方法,副梢采用4种处理,从着色期到完全成熟期对其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新梢摘心处理后座果率极显著高于不摘心处理,但果粒重表现为不摘心处理极显著高于摘心的处理.其中果穗以上留3片叶的摘心处理不利于果实的着色和成熟,而新梢穗上留6片叶的处理A3在着色期表现果实着色快,含糖量增长快而稳定,含酸量低.新梢顶端保留一副梢4片叶 每节一副梢留一片叶和新梢顶端保留一副梢4片叶 果穗上留1副梢保留2片叶两种副梢处理方法综合效果显著好于其它副梢处理方法,推荐在生产中采用.  相似文献   

9.
<正> 一、选择适宜对路良种小麦应选用优质矮秆、穗大、粒多、抗性好的川麦28或绵阳26等优良品种;玉米则应选择中早熟良种,如南玉3号。若是城郊型地区要作早熟嫩玉米出售的,则宜选择高产、皮薄化渣、经济价值高、熟期偏早的渝糯一号、渝糯二号等。水稻则应选择优质、早中熟、抗病、丰产的K优047、Ⅱ优448等良种。  相似文献   

10.
<正>番茄夏季育苗,目的是为月上中旬定植、月底至10月初开始覆盖保护、11月中旬至元旦收获的这茬番茄(即秋延迟番茄)提供壮苗。1.选用良种。建议选用适应性强、比较抗病、优质丰产的矮秧早熟品种,如鲁粉2号、津粉65、早丰、早魁等,较易获得成功。病毒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可选用较抗病毒病的强力米寿、强丰、鲁粉1号、双抗2号、中杂4号等中晚熟品种,要适期早播,定植后留2穗果及早打顶。2.育苗畦的选择与整理。选择3年内未种过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蔬菜,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生茬地作育苗畦。在病毒病严重的地区,育苗畦附近最好无黄瓜  相似文献   

11.
春栽番茄要加强整枝管理,不能让其自由生长,否则结果少。难以丰收。方法是:在第1花序下的侧枝留1片叶摘心,重新发出侧枝时再摘。待主干坐住两穗果时,把侧芽放开,在主干两穗果后摘心。然后,再以第1侧枝代替主干,结两穗果再摘心。在主干上选留第2个侧枝,边缘第1侧枝一样摘心,当第2侧枝结两穗果时放开,结两穗果后再摘心。  相似文献   

12.
<正> 1 园地选择 园地以选在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畅通的砂质土地为好。油桃忌连作,在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空气湿度大的地方不宜栽培,否则果锈重,裂果也较多。 2 品种选择 根据“适地适栽”的原则选择适宜本地区栽培的品种。北京地区早熟品种可选早红珠、丹墨、早红霞等,中熟品种可选法宝太、红珊瑚、香珊瑚以及瑞光2、3号等,中晚熟品种可选美味、丽格兰特、红油  相似文献   

13.
1.选择品种 早熟抗青枯病品种:湘番茄1号、湘番茄2号(粉果);早中熟品种:98-C;迟熟品种:上海903。2.适期播种早熟品种在7月15日左右播种最适宜,迟熟品种最迟不超过8月底播种。此时育苗温度高、光照强,儿暴雨多、害虫危害猖獗。故育苗必须在遮阳小棚内进行,并在小拱棚上覆盖银灰色防虫网。  相似文献   

14.
一、把好品种选择关 1.从成熟期上进行把关。苹果品种包括早熟、中熟、晚熟3个系列。早熟品种上市早,销价高,不耐贮;中熟品种往往赶双节(中秋节、国庆节)前销售,销售期集中,节前节后差价大;晚熟品种产量高,耐贮运,货架期长。目前可供选择的早熟品种主要有早捷、藤牧一号、萌等,中熟品种主要有美国8号、嘎啦、阿斯、意大利早红、红王浆、华冠、短枝华冠等,晚熟品种主要包括富士系普通型长富2号、岩富10号、秋富1号、乐乐富士等,短枝型有烟富6号、礼泉短富、宫崎短富等。  相似文献   

15.
于维忠  吕振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19-12919,12943
[目的]探讨早熟鲜食糯质玉米杂交种烟早糯5号的高产潜力和应用价值,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介绍烟早糯5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结果]烟早糯5号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根据目前糯玉米生产市场的需要,以自交系SHll411为母本、自交系HN5113为父本选育的一早熟糯玉米新品种。株高240cm,穗位高100cm,穗长22.8cm,穗行数18行;穗轴白色,子粒黄色,花丝绿色;品质优良,糯性强,果穗商品性好;品种抗病性强;鲜果穗单穗重0.3kg,2010—2013年连续4年的试验,鲜果穗平均产量20250kg/hm^2;春播鲜穗采收期一般在78d,比目前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京科2000糯玉米品种早熟12d;一季产值6万元/hm^2左右,一年可种两茬。[结论]烟早糯5号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性好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糯玉米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鲜食玉米糯性好、甜度高、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好,每亩(667m2,下同)早熟鲜食玉米可获鲜穗4500~6000个,淡季上市可达2元/kg左右,1茬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如果进行鲜食玉米的无公害早熟高产优质栽培,效益会更好。1品种选择宜选择糯性好、甜度高、熟期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7.
在日光温室中进行葡萄与草莓间作 ,葡萄667平方米产量1751公斤 ,草莓1128公斤 ,产值可高达3万元以上 ,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一、葡萄的栽植及管理1.栽植方式于3月上旬在草莓行间定植葡萄 ,品种主要为乍娜、山东早红、巨峰。株行距为0 5米×2 5米 ,留双蔓 ,南北行。10月下旬覆棚膜 ,11月中旬修剪后保温越冬。2 整枝与修剪单株留双蔓整枝 ,如果植株只抽出一条新梢 ,待长出5片叶后留3片叶摘心 ,用副梢培养2条新蔓。新梢上的副梢留1片摘心 ,二次副梢也留1片叶摘心 ,新梢长到约1 5米时摘心 ,立…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小麦间作套种突出小麦早熟、棉花早收"双早"技术。10月下旬晚播小麦预留棉行,下年4月下旬晚春套种中早熟棉花品种。1品种选择小麦品种选择边行优势强、优质、高产、抗病的基础上且适合晚播、早熟品种,一般选用邯6172、邯农1号等抗旱节水品种;棉花选择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中后期长势强的中早熟杂交种或中早熟常规种如:邯686、超早1、2号短季棉花等品种。2田间模式棉麦套种,145厘米为一条带,采用"5—2式"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软玉2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用日本软米品种"农13"作母本,武香粳9号作父本杂交配组,经7代系谱选择育成的早熟晚粳偏早类型品系。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熟期适宜、穗粒结构协调、米粒晶莹如玉、米饭适口性好等特点,深受广泛好评和喜爱。  相似文献   

20.
沁水县引进桃树品种十多个,经过精心栽培获得了成功,实现了桃树快速高效生产。技术如下。一、选择良种早熟品种选择6月上旬成熟,色鲜味甜,品种较好的早美等品种;中早熟品种选择6月下旬成熟,个大肉脆,不裂果的早凤王、金蟠1号等;中熟品种选择7月中旬成熟,味甜,粘核的NT76品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