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冷害桃果实品质劣变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在贮藏期间,桃果实受到冷害后其色泽、质地和风味等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冷害的措施。桃果实的低温褐变主要是酶促褐变,但对不同的品种来说,决定褐变的主导因子则不尽相同。在产生絮败的果实中,果胶物质发生了代谢异常,不溶性果胶明显增加,果胶质代谢异常与PE和PG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桃果实的糖分主要是蔗糖,当冷害出现时桃果实中蔗糖含量迅速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期间也显著下降。目前已从桃果实中分离到近百种芳香成分,冷害桃果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原有桃香气变淡或丧失,甚至产生异味。品种与采收成熟度、采前或采后的化学处理、低温锻炼、热调处理和气调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桃果实的冷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几种不同贮藏温度模式下大久保桃果实冷害发生及其品质劣变的情况。大久保桃果实在5℃温度下贮藏15d时就表现出了冷害症状,如组织电导率、出汁率迅速上升,出库后的果实在20℃货架期3d后,果实的软化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可溶性固形物(SSC)不再增加、组织电导率和出汁率下降,脂氧合酶(LOX)活性上升等,果实品质明显劣变。0℃冷藏的大久保桃在30d时表现出轻微的冷害症状,但这种症状在出库回温后才比较明显。大久保桃采后在2,4℃下预贮3d后,再在0oC温度条件下冷藏,在这一温度模式下经60d的贮藏,桃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由于果实的软化程度较高,果实的商品性能较差。大久保桃采后先在8℃下经过9d冷锻炼,然后再在0℃下冷藏,在这一模式的冷藏过程中,桃果实保持了一定的硬度和SSC,组织电导率和出汁率较稳定,出库后能够正常后熟软化,在预防了冷害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大久保桃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桃果实糖酸代谢的差异性及采后风味劣变的机理,从而为适宜采收成熟度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以不同成熟度的‘沪油018’油桃、‘湖景蜜露’水蜜桃和‘玉露’蟠桃为试材,对其果实在采后糖酸代谢的规律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采收时,七、八、九成熟的‘沪油018’其果实中的蔗糖含量间无显著性差异,八成熟‘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中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七成熟果实,七成熟‘玉露’蟠桃果实中的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八成熟果实;‘玉露’蟠桃果实中的蔗糖含量(82.8~91.49 mg·g~(-1))显著‘湖景蜜露’水蜜桃(77~87 mg·g~(-1))‘沪油018’(55~60 mg·g~(-1));七、八成熟‘沪油018’和‘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中的苹果酸和总酸含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七成熟‘玉露’蟠桃果实中各游离酸和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其八成熟果实;‘玉露’蟠桃和‘沪油018’果实中的苹果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湖景蜜露’水蜜桃。2室温贮藏期间,3种类型桃果实中蔗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均较缓和;七、八成熟‘玉露’蟠桃和‘沪油018’果实中的苹果酸和总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七成熟‘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中的奎宁酸和苹果酸含量均呈急剧下降的趋势。3低温冷藏下,七、八成熟果实中糖的合成速率均低于室温贮藏的果实,九成熟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已呈降解趋势,其甜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七、八成熟‘湖景蜜露’果实中各游离酸和总酸含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而‘沪油018’和‘玉露’蟠桃的变化均较缓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桃果实的糖酸组分及其代谢存在一定的差异,‘湖景蜜露’水蜜桃风味劣变快于其他两个品种;室温和低温贮藏期间,其果糖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均缓和,而其果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却均剧烈。文中因此建议,以酸代谢为果实低温冷藏研究的主要方向,以酸降解峰点来界定果实的安全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不同成熟度水蜜桃果实软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后桃果局部软化现象较为普遍,且极易产生呼吸跃变,因而较难贮运。为给桃树栽培和桃果贮藏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研究了冷藏期间不同成熟度桃果实软化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观测结果表明:果实中缝线处果实硬度下降速率均高于中缝线两侧果实硬度,且成熟度愈高,差异愈显著;不同成熟度桃果实与桃果核同一时间出现呼吸高峰,说明采后果实软化与种子的呼吸密切相关;九成熟果实采后硬度下降速率、可滴定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果肉色差L*值的变化均显著高于七、八成熟果实,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的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桃果核在桃果采后软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七、八成熟为长途运输及冷藏适宜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授粉品种对‘朝阳蜜桃’果实的影响,配置适宜的‘朝阳蜜桃’授粉树提供理论基础,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解决‘朝阳蜜桃’自花授粉困难、人工授粉成本高、坐果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以‘朝阳蜜桃’为母本,以‘久保桃’、‘燕红桃’和‘晚秋蜜桃’3个品种的花粉为父本,研究了不同授粉树对‘朝阳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朝阳蜜桃’授不同品种的花粉均能改变其外观和内在品质,特别是其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肉厚度和香气。综合比较授不同品种花粉对‘朝阳蜜桃’品质的影响‘,晚秋蜜桃’花粉对提高‘朝阳蜜桃’产量和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4个石榴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石榴品种的品质评价和果实贮藏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的石榴主栽品种‘叶城1号’和‘叶城2号’以及河南省郑州市的石榴主栽品种‘突尼斯’与‘中农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和比较了4个石榴品种的果实表型特征指标、果实经济性状指标、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及果实中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石榴品种在果实品质上存在不同水平的差异性,其中,‘突尼斯’的果形指数接近1,其果皮较薄,果皮质量也最低,果实可食率反而最高(66.54%±6.12%),比‘中农红’和‘叶城1号’‘叶城2号’分别高约10%、25%、20%,其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钾和钙含量均较高;‘中农红’果实籽粒的含水量最多,其糖酸比也较高,果汁中锰、锌、铁和铜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较高;‘叶城1号’果实的纵横径均最高,果形指数却最低,其单果质量最高,为(435.33±75.97)g,但因其果皮厚度大和质量重,故其果实的可食率反而最低,为(41.582%±6.785%),其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及磷和镁含量均最高;‘叶城2号’虽其单果籽粒颗数最多,因其籽粒较小,故其单果籽粒质量最低,其籽粒含水量也最低,而其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为(0.577%±0.110%)。4个石榴品种中,‘突尼斯’和‘中农红’均不耐贮运,均较适用于加工果汁或就地就近处理;‘叶城1号’和‘叶城2号’均较耐贮运,均较适于远地贮藏和运输。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弱光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桃品种‘燕红’为试材,采用遮光方法研究了桃果不同生长时期在40%相对光强的弱光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幼果期和硬核期弱光处理对果实的单果质量、形状和色泽等外观品质影响不显著;而果实发育后期以及全期的弱光处理则显著影响了果实质量、形状和色泽。各时期的弱光处理均对果实的内在品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果皮中花青苷含量显著下降,而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全期和果实发育后期的弱光对其影响程度最大,幼果期次之,硬核期对其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将为提高桃品质而采取适当的光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脆保’桃是从‘大久保’桃自然实生后代中选出的耐贮运新品种。果实发育期105d。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大小整齐,平均单果质量268g,最大单果质量315g;果面着鲜红晕,着色度95%以上;果肉白色,具红色素,硬溶质,离核;风味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可滴定酸0.24%;果实硬度8.5kg/cm2,耐贮运。自花结实,丰产性强。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观赏桃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的问题,以‘粉花山碧’‘合欢二色’‘满天红’‘元春’4种观赏桃品种的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其在4、-20、-60、-80℃及室温环境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生活力及培养2h花粉管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花粉的生活力有显著影响,但对培养2h花粉管长度的影响不显著;5个贮藏温度中,4个品种均以-80℃为最佳贮藏温度,在其他温度下不同品种花粉的贮藏特性在不同贮藏阶段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4和-20℃贮藏时,并不都符合温度越低,贮藏效果越好的规律。4个观赏桃品种间花粉耐贮性存在显著差异,按照耐贮性由强到弱排序,各品种依次为‘满天红’‘元春’‘合欢二色’‘粉花山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品种的涩柿果实鲜食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涩柿品种,通过对比六倍体和九倍体涩柿的鲜食品质,探讨倍性对柿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柿良种选育和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_2脱涩法,对95个涩柿品种的硬果进行处理,然后对各品种果实的脱涩难度及口感风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筛选易脱涩且口感风味佳的品种,分别对其果实鲜食特性,即表型指标、内在营养指标以及耐储性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果实易脱涩的品种68个,较易脱涩的品种21个,难脱涩的品种6个,且不同品种涩柿果实经脱涩后鲜食的口感风味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品种6个,包括3个中国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七月早’‘中柿1号’,以及3个日本九倍体品种‘平核无’‘大平核’和‘刀根早生’。3个九倍体品种的果形指数较小,果型属于扁果形,且其果皮色泽较为亮丽,外观指标整体优于六倍体品种。6个品种果实经脱涩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中柿1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但其最不易脱涩,且易褐化,耐储性最差。3个九倍体品种在果实总酚、黄酮和单宁含量方面显著高于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和‘七月早’,但其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九倍体品种果实更易脱涩,脱涩后不易褐化,耐储性较好。【结论】不同涩柿品种果实脱涩难度和鲜食风味品质不同,九倍体品种在果实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质及耐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适合作为良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节节红板栗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经济性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节节红板栗是安徽省最近选育出的板栗新品种,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其主要经济性状3个方面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品种早实丰产,坚果粒大,外形美,雌花量多,适应性、抗逆性强;大砧(4年生)嫁接幼树(2~3a)重截后,表现出2次抽梢,可持续开花结果,丛果性强,且能正常成熟,未发现空蓬.无生理落果,耐贮藏,具有区别于其它板栗品种的独特特征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0多个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人口特征、心理学特征及行为学特征等基本特征,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女贞、‘日本金叶女贞’和‘日本银边女贞’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参数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均表现为阳性植物特征,但金叶和银边女贞的净光合速率(Pn)、表观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皆显著低子女贞,光补偿点皆显著高于女贞,表明金叶和银边女贞的光能利用率显著低于女贞.3(品)种女贞的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曲线均为典型的OJIP曲线,但其荧光动力学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金叶女贞的PSⅡ受体侧质体醌库(Sm)容量最小(为女贞和银边女贞的60%~70%),利用光能的效率低;银边女贞PSⅡ反应中心数目(NRC/CSm)最少(为女贞和金叶女贞的40% ~60%),捕获光能总能力低,最终表现为金叶和银边女贞的光合性能指数(Ics、IABS)均低于女贞.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红豆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依据云南红豆杉的前期研究成果,从形态特征、物候学特性、种子特征、生长特性等方面论述了云南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还从地理及垂直分布状况,适生环境条件,主要生态型等个体生态学特性方面阐明了云南红豆杉的生态学特性,为云南红豆杉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其有效发展、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经对云南省龙竹生产区的定点、定期观测研究,基本摸清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本文从龙竹的地理分布及生态学特性;根系生长特性;地下茎生长;竹笋出土生长;幼竹的枝叶生长;成竹生长;开花结实习性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对4种观赏竹形态和生理特性(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的活力、β-胡萝卜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4种观赏竹具有较好的园林绿化价值,叶片中各物质含量随季节更替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种类不同,到达高峰期时间与年变化辐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2年生5种四倍体泡桐为材料,研究其光合作用、材积生长量、接干长度、比叶重( SLW)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四倍体泡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Tr)、胞间CO2浓度( Ci)光合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相同。9月份叶片的Pn、 Gs、 Tr、 Ci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四倍体豫杂一号泡桐( TF4)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余4个种。此外,四倍体毛泡桐( T4)的树高生长量和接干高增长量、 TF4的胸径生长量和比叶重增长量、四倍体南方泡桐( A4)的材积增长量最大。5种四倍体泡桐的树高、胸径、接干、材积的相关性表明,材积与胸径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显著;树高与比叶重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野生土坛树资源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野生土坛树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利用特性,并对其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在药用和观赏及生态防护方面的价值进行了重点说明,最后结合资源调查结果,对野生土坛树的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桉树人工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河源地区桉树人工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不同月份之间的胸径和树高差异显著(P<0.05),其中树高2010年10月比2010年7月增长243.30%,2011年4月比2010年10月仅增长26.73%;(2)光合参数也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