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梨小食心虫是为害桃果的主要虫害之一。在防治不力的桃园中,中晚熟品种虫果率可达50%以上。以往该虫在华北一年发生3~4代。第一、二代主要为害桃梢,第三、四代一般为害梨、桃果实。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翘皮等处结茧越冬,越冬茧在树干基部近地表处最多。第二年春季4月上中旬化蛹,越冬代成虫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末,这代成虫产卵于树梢上。  相似文献   

2.
绿盲蝽在果树上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乃芹  于凌春  李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09-11410
对绿盲蝽在果树上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德州市该虫1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杂草上越冬。1~2代危害果树,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第5代成虫于10月初开始返回果树产卵越冬。防治上应抓住关键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主之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膜小叶蝉在贵阳猕猴桃园的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掌握其发生危害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5-2017年对膜小叶蝉田间种群动态开展定点定时系统监测,每7 d调查1次,记录种群数量和虫态,分析膜小叶蝉种群发生规律,明确其年生活史及危害高峰期。结果表明:膜小叶蝉在贵阳猕猴桃园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树缝、杂草和低矮植物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迁入园危害,5月上旬第1代若虫孵化,6月下旬第2代若虫孵化,8月上旬第3代若虫孵化,9月上旬第4代若虫孵化,为危害盛期,10月下旬种群密度下降,进入越冬。6月初和8月上旬是为防治膜小叶蝉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4.
侧柏毒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国朋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39-139,107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Leech),在黄山市每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第二年2月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化蛹。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羽化,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现,交尾产卵,以卵越冬。此虫大发生时,一株树上有虫千头,常造成很大灾害。防治此虫的关键,在于做好虫情测报,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越冬代幼虫施防治,即可解除以后各代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棉田绿盲蝽的发生 危害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绿盲蝽在德州市棉花及果树上的发生、危害及综合治理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德州市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作物及杂草上越冬。第1代危害果树,第2代开始成虫转主于棉花,在棉花上繁殖第3代,第5代成虫于10月初开始迁回果树产卵越冬。防治上应抓住关键防治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移危害之前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绿盲蝽在德州市棉花及果树上的发生、为害和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德州市一年发生5代,第1~2代为害果树,第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在棉花上繁殖第3~4代,第5代成虫于10月初开始迁回果树产卵越冬,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作物及杂草上越冬;防治上应抓住关键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移为害之前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扁平球坚蚧在吉林省一年发生2代,以2龄若虫越冬。主要以若虫、成虫群集为害树木枝叶和果实,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果品质量。文章介绍该虫生物学特性,提出防治方法,以其对治理该虫为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桑白盾蚧 (PseudaulacaspispentagonaTargioni)是一种多食性害虫 ,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固定在枝干上刺吸汁液 ,严重时枝条或全株死亡。在桂南桃园每年发生4代 ,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掌握在第1、2代盛孵期至1龄若虫期喷药可有效控制其为害 ,保护天敌对抑制该虫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双棘长蠹发生与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日本双棘长蠢在黄山栾树上的发生、危害及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虫在河南洛阳一年发生1代.成虫在被害枝条的环形蛀道内越冬。各虫态均营隐蔽生活。成虫危害活枝条.造成枝条枯萎或风折。成虫产卵期和成虫羽化期均有出外活动的习性。加强植物检疫、清理被害枝条、增加树木生长势是防治该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调查得知黄杨绢野螟在鲁西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低龄幼虫越冬,1年中分别在5月末、7月和8月出现一次幼虫危害高峰。该虫可采取摘除越冬茧、虫苞,灯光诱杀成虫和用药防治,农药防治以5%锐劲特、1 8%齐螨素效果较好,且对人和天敌安全,可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11.
桃红颈天牛生物学特性及不同虫态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桃红颈天牛生活习性的系统研究,发现成虫糖醋液有趋性;能孤雌性殖。明确了不同部位幼虫的危害习性提出了不同虫态的防治适期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Targioni)]是桃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广西南宁一年发生4代,以雌成虫越冬;2月下旬-3月初为第1代若虫孵化盛期,是化学防治最有利的时机。每雌平均产卵100粒左右,卵期6-10 d,雄蛹期(含前蛹)5-7 d,雌成虫寿命31-36 d,雄成虫寿命短,仅1-2 d。已知天敌有日本方头甲、细缘唇瓢虫、整胸寡节瓢虫、蚜小蜂、丽草蛉、捕食螨等,对该蚧虫起一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脂大小蠹在陕西省韩城市主要以成虫和3~4龄幼虫在油松根部越冬,以成虫越冬的每年发生2代,以3~4龄幼虫越冬的每年l代。该虫的生活史与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在海拔约840m的川道地区,各虫态的发生期均比海拔约1360m的高山地区约早1个月。由于温、湿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虫发育期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4.
南岭黄檀卷叶象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岭黄檀卷叶象是南岭黄檀的重要害虫、成虫食叶和卷叶产卵为害.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南岭黄檀展叶后,越冬成虫开始上树活动,哨食嫩叶,四月初成虫开始产卵.卵期5~7天,幼虫共2龄,幼虫期9~12天,化蛹前成熟幼虫分泌粘液在卷苞内做成内壁光滑的蛹室,蛹期3~5天.成虫羽化后在卷苞中停留2~3天,然后将卷苞咬一圆形孔洞爬出危害,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试验表明,用50%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200倍液在每年4~5月紫胶虫放养前喷雾防治成虫,效果可达至91.2%~95%,在成虫产卵期摘除卷苞,集中处理是消灭虫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sp.)是柳绵蚧重要寄生小蜂。在黑龙江省林甸县1年两代,以幼龄幼虫在柳绵蚧2龄雌若虫体内越冬。越冬代成虫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期为7月上旬至7月中旬。经定期观察,越冬代蚜小蜂雌成虫产卵进度是紧跟柳绵蚧雌成虫羽化而发生,第一代蚜小蜂产卵进度紧跟柳绵蚧1龄固定若虫发育进度。为了利用自然控制柳绵蚧种群,笔者建立了越冬代与第一代蚜小蜂种群增长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03~2004年对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在山西忻州地区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该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营孤雌生殖方式繁衍后代,扩展蔓延迅速,继而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以来,在黑龙江省林甸县对柳准球蚧采取了野外定期观察,室内饲养观察及人工接种。结果表明:1年发生一代;以2龄若虫在柳树的枝干部越冬,成虫的发生期为5~6月中旬,6月中旬出现初孵若虫。柳准球蚧有三种寄生蜂,其中跳小蜂的控制力最强,一年发生两代,越冬代寄生率为12.1%,第一代寄生率为65%。  相似文献   

18.
吴跃开  陈波涛  欧国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48-3349,3382
[目的]咖啡豆象是世界性仓储害虫,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与重要能源植物麻疯树的生态区重叠,有必要调查其对麻疯树的危害性。[方法]以贵州罗甸种植区为调查点,对野外麻疯树林分及室内果实储藏物进行调查,掌握害虫发生情况及其为害后果,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确定。[结果]咖啡豆象在罗甸麻疯树种植区普遍分布,室内及林间均见其发生为害;成虫取食真菌,对麻疯树果实的直接为害性很小,但成虫将卵产于果皮内,幼虫在其中孵化并取食,最终可将果皮蛀空,从而对果实造成直接为害;另外,咖啡豆象还可能具有一系列的潜在危害性,包括直接蛀食种子、传播病原物、威胁产区其他经济作物等。[结论]麻疯树是咖啡豆象的新寄主,咖啡豆象对其有一定的危害性,对其产品、其他经济作物有潜在的危害性,应加强对咖啡豆象的研究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9.
兰跳甲Altica sp.原为杨柳树的重要食叶性害虫,成虫、幼虫均可为害,近年来为害日趋严重,在太谷地区八十年代开始为害山定子、沙果和苹果树,且可完成生活史,是果树生产应引起重视的新害虫,均以苗木和幼树受害最重越,冬出蛰成虫尚可为害独行草,车前草等宿根性杂草。对其形态、生活史及习性作了系统观察研究,在太谷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草丛、落叶层及土缝中群集越冬。由于成虫寿命和产卵期均长,故世代重叠,从3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田间均可见到成虫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