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索缓释肥在上海市青浦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在上海玉胜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了缓释肥应用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青浦区水稻生产上用缓释肥作基肥,能起到减氮、节本、增效的效果。其中,缓释肥施用处理在比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减量20%时,可增加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每667 m~2实际产量增加7.6 kg,且减少施肥1次,每667 m~2节省施肥成本51.2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且减量的施肥模式对大棚莴笋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索适宜大棚莴笋生产的合理施肥模式.[方法]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当地常规施肥对照(CK1,总养分量为136.1 kg/667m2)、常规减量施肥(T1,总养分量为87.9 kg/667m2)、缓释肥减量施肥(T2,总养分量...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上海市金山区制定的《绿色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是否合理,开展了水稻绿色生产中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减少化肥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用有机肥500 kg的情况下,无机氮减量50%和无机氮减量37.5%处理的水稻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3.5%和13.8%,无机氮利用率达63.6%和47.2%。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施用无机氮10.4 kg已能满足水稻全生育期的需肥量,且该用量符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规程》中无机氮用量建议。  相似文献   

4.
施用好乐耕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通过大区试验,分析比较在不同施肥量及不同追肥条件下各处理水稻茎蘖、茎叶N养分含量变化,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每667 m~2底施有机缓释肥40 kg、配施穗肥尿素5 kg,在氮肥、总养分分别减少投入27.8%和43.8%的条件下,每667 m2单产达到661 kg,产量仅减少3.1%,肥料投入总成本减少69元,产值相当,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明确有机缓释肥在化肥减量增效中的作用,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单季稻生产中开展了不同种类肥料的化肥减量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缓释肥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减少肥料用量27.9%,肥料用量减幅为各处理最大,且减少施肥次数1次,每667 m2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每667m2实产均为各处理最高。说明在水稻生产中施用有机缓释肥,具有减肥、增效、稳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投入产出比例较为合理的施肥方式,以水稻"金农香粳1267"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每667 m~2约提供有机氮10.2 kg),及每667 m~2施用N 12 kg、P_2O_5 1.76 kg、K_2O2.2 kg的条件下,每667 m~2有机肥用量为0、250、500、750 kg 4个处理的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差异不显著;每667 m~2施用有机肥250 kg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为645 kg;每667 m~2施用有机肥750kg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为28.4%;若不计算有机肥成本,每667 m~2施用有机肥250 kg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若计算有机肥成本,则不施有机肥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松江区泖港镇水稻缓释肥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缓释肥在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在泖港镇腰泾村开展了普通配方肥与缓释肥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上施用缓释肥作基肥,并适量减少氮肥用量和施肥次数,对水稻生产无不良影响,且缓释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每667 m~2纯氮用量减少18.6%,但水稻产量平均增加4%。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22,(1):10-11
为稻田油菜免耕移栽减量施肥提供参考,以油菜品种黔油早1号、黔油早2号和金矮油2号为试验对象,在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良种场进行了常规施肥[西洋复混肥缓释肥(N∶P∶K=15∶15∶15)50kg/667m~2、硼肥2kg/667m~2、氮肥10kg/667m~2]和减量施肥(西洋复混肥缓释肥37.5kg/667m~2、硼肥2kg/667m~2、氮肥7.5kg/667m~2、有机肥1 000kg/667m~2)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常规施肥的产量在158.41~180.65kg/667m~2,减量施肥的在155.63~183.43kg/667m~2,减量施肥对3个油菜品种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小。稻田油菜免耕移栽减少常规施肥量25%,同样可以达到稳产或者增产的效果,同时可以培肥地力,改变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水稻生产中进行有机无机肥的配施试验,探索有机肥可替代化肥的比例,以及施用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水稻生长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测土配方施肥(每667 m~2施纯N 21kg、P_2O_5 4 kg、K_2O 5 kg)相比,在每667 m~2施用有机肥150 kg的基础上,最多可减少30%的化肥施用量,其中化肥减量10%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化肥减量20%处理的收益最佳、产投比相对较高,化肥减少量高于30%会造成水稻减产。施用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缓释肥在松江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上海永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在上海市松江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缓释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松江区水稻生产上施用缓释肥,适量减少氮肥用量和施肥次数,对水稻分蘖无明显不利影响,还能提高千粒重,有利于减少化肥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以处理(5)每667m~2基肥施缓释肥30kg、分蘖肥施尿素15kg、穗肥施复合肥27.3kg、合计施纯氮20kg的效果最好,相比常规施肥每667m~2可节本增效116.56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山县早稻施肥现状,应用有机缓释肥、当地常用配方肥和常规单质化肥进行肥料利用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缓释肥、配方肥处理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82.7和457.3 kg,用肥符合浙江省水稻化肥定额制施用指导意见。有机缓释肥处理通过延长养分释放期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而磷、钾肥利用率与配方肥处理相近。基肥施有机缓释肥,配合追施速效肥,可明显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水稻钾肥不同施用量及施肥方法田间试验,是获得水稻最佳施用钾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验证土壤钾素养分供给能力、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该田间试验确定了水稻钾肥最佳施用量和增产增收效益,钾肥做底肥施用时,K_2O最佳施用量7.6 kg·667 m~(-2),稻谷经济产量700.6kg·667 m~(-2);钾肥做追肥施用时,K_2O最佳施用量9.1 kg·667 m~(-2),水稻经济产量691.1 kg·667 m~(-2);在氮磷肥施用的前提下,水稻施用钾肥采取厎施或追施,都具有增产增收效果,亩增产稻谷65.8~20.7 kg,增产率10.2%~3.2%,667 m~(-2)增收138.4~37.2元。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蒜施用土壤调理剂的效果,课题组安排了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土壤调理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蒜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土壤调理剂(Agri-star松土促根剂) 2 kg/667 m~2,与对照相比,降低了土壤容质量,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提高了大蒜产量,每667 m~2大蒜增产206.6 kg,增长率为12.7%,每667 m~2增加产值351.22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缓释肥在单季稻上的施用效果,对两种不同类型缓释肥进行了不同用量及施肥次数的梯度对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有机缓释肥处理的产量高于无机缓释肥处理;综合产量及经济效益,亩基施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50 kg,亩追施尿素7.5 kg作分蘖肥效果最好,可增产10.15%,同时减少氮肥投入22.06%、总养分投入38.06%,达到减肥增效、省工省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常规优质粳稻"南粳46"的适宜肥料运筹方案,特进行不同施肥量对"南粳46"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大区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纯氮总用量为19.54 kg,氮、磷、钾纯量比为1∶0.42∶0.42,基肥施用缓释肥,基蘖肥与穗肥纯氮用量比为0.77∶0.23的施肥方案,水稻产量最高,每667m~2达638.8 kg。  相似文献   

16.
为宁海及类似地区青花菜定额制施肥方案的优化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养分减量条件下不同肥料及其运筹对青花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以减肥17.6%的配方肥(N-P_2O_5-K_2O为20-15-10)处理和减肥20.3%的缓释肥(N-P_2O_5-K_2O为13-4-8)处理产量高于均衡肥(CK,N-P_2O_5-K_2O为15-15-15)处理,产量分别为1 271.1kg/667m~2和1 252.6kg/667m~2;效益以减肥23.4%的配方肥处理最优,为4 468元/667m~2,减肥21.6%的缓释肥(NP_2O_5-K_2O为20-10-10)处理和减肥17.6%的配方肥处理次之,减肥20.3%的缓释肥处理与CK的效益基本持平。基于化肥定额制,化肥总养分减量17.6%~23.4%的条件下,配方施肥和缓释肥施用均能很好地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择茂施包膜型缓释掺混肥、永笑绿厨师脲甲醛复混肥料、利祥复合肥料(含硝化抑制)和万里神农有机-无机型缓释肥等具有缓释作用的肥料进行水稻缓释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相比,包膜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60.3 kg,较常规处理增产10.8%;脲醛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32.7 kg,较常规处理增产5.3%;硝化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07.8 kg,较常规处理增产0.4%;有机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49.1 kg,较常规处理增产8.6%。包膜型缓释肥和有机型缓释肥增产效果显著,脲醛型缓释肥增产效果一般,而硝化抑制型缓释肥几乎没有增产效果。综上,对于东阳市水稻种植,可施用茂施包膜型缓释掺混肥、永笑绿厨师脲甲醛复混肥料和万里神农有机-无机型缓释肥替代普通平衡型复合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水稻上施用哈茨木霉微生物菌剂,研究了该菌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减少20%的肥料用量且每667m~2添加哈茨木霉菌颗粒剂4kg,水稻产量可比常规施肥增产,对减少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水稻植株养分含量。但因哈茨木霉菌颗粒剂施用成本较高,不利于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新型缓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特将缓释肥与常规化肥合理搭配进行了肥料运筹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上,以每667 m~2施用缓释肥①(N∶P_2O_5∶K_2O=26∶12∶12)30 kg作基肥、尿素10 kg作分蘖肥、缓释肥②(N∶P_2O_5∶K_2O=30∶0∶5)15 kg作穗肥为施肥方案,该方案的施用效果最好,既能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又能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成本,从而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浙江地区小麦生产减少施肥次数、降低成本的要求,探明万里神农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缓释肥在小麦简化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相关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浙江杭州地区"扬麦12"生产中,采用"一基一追"简化栽培,即基肥每667 m~2施有机缓释肥40 kg,穗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氯化钾5 kg,相比于常规施肥,减少1次施肥人工,实现氮肥减量9.40%,氮肥利用率提高2.11%,产量虽略减,但每667 m~2产量仍达300 kg以上,明显高于浙江省小麦平均单产,且小麦成熟度较好,生育期提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