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王宏伟 《种子科技》2001,19(2):75-7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于2000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是有史以来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作物种子的法律,标专着我国种子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实施《种子法》,对保护和全理利用品种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促进种子产业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治种的新阶段。《种子法》的实施,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种子法》实施的有关情况作一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3.
对《种子法》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尧亲 《种子科技》2002,20(2):9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 ,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行为 ,维护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保证农业生产用种质量 ,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种子法》规定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种子行政执法主体 ,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权、行政处罚权和质量监督权。通过近几年种子执法的实践 ,现就《种子法》实施中的有关问题与大家商榷。1 种子执法体系建设问题《种子法》第三条规定 ,国务院、省、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  相似文献   

4.
加强种子管理,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制定的宗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需要.《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种子市场的管理,监督种子质量,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对规范种子经营秩序,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治华  付峰 《种子世界》2005,(12):1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Ⅸ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法制平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种子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不明确之处,特别是在县市一级,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不仅使我国种子行业有法可依,而且对我国农业、林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生态环境的改善,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种子法》规定了品种选育者、种子使用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全圣 《种子科技》2002,20(3):152-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 ,给我国种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种子产业已由计划步入市场 ,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通过一年的实施 ,充分证明《种子法》对保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种子质量 ,规范和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是使用种子的主体 ,同时又是一个弱势群体。改革开放以来至《种子法》实施前 ,虽然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但是种子实行专营 ,行政干预比较多 ,农民使用种子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种子法》实施后 ,种子…  相似文献   

8.
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农民的增收、农村社会的稳定。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把种子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对保护和合理利用种子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1建立健全种子管理体系,提高种子市场管理水平种子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是农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种质资源管理、品种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等内容,贯穿于种子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加强种子管理工作,既是维护品种选育者、  相似文献   

10.
郑里 《种子世界》2016,(10):15-1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作为规范我国种子行业科研选育、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维护种子生产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一部法律,在2000年实施后,经过2004年和2013年两次小幅度修正后,这次修订于2015年11月4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种子法》修订历时3年,修改幅度较大,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审定与登记、新品种权保护、种子生产经营、种子监督管理、种子进出口、扶持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均做出修改。  相似文献   

11.
周治华 《种子科技》2010,28(11):10-12
<正>种子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是农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种质资源管理、品种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等内容,贯穿于种子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加强种子管理工作,既是维护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  相似文献   

12.
种业连线     
政策法规农业部: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草案出台为了规范农业植物品种的命名,保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科教司会同有关单位起草了《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草案)》计十二条,该规定草案正在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实施 ,对于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种子质量水平 ,推动种子产业化 ,促进种植业的发展 ,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就其品种管理而言 ,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1 存在问题去年至今 ,据笔者对部分种子生产、经营者调查和大田品种考察结果统计 ,本县域内小麦推广品种 (繁育品种除外 ) 8个 ,其中未审认定品种 3个 ,种植面积占15 % ;玉米推广组合 18个 ,其中未审定组合 8个 ,种植面积占 3.8% ;棉花等其他主要农…  相似文献   

14.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进一步规范了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更好地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从而提高种子质量水平 ,推动种子产业化 ,促进种植业发展。一年多来 ,我州严格按《种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要求 ,对种子市场发生的违法违规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 ,经检查整顿 ,共查处违法违纪经营案件 45起 ,查扣种子近万公斤 ,净化了种子市场 ,保护了农民利益。1 黔南种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种子代销点数量多 ,渠道广 ,手续不齐现象普遍存在。全州有近 2 0个种子公司、6 0 0多个代销点在经营农…  相似文献   

15.
陈辉 《种子科技》2011,29(7):18-19
种子市场监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是农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种子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工作,既是维护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又是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因此,在种子执法年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严格规范种子经营行为,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6.
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琼 《种子科技》2002,20(1):2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施行 ,标志着我国种子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规范发展的新阶段。《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对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作出的重大改革 ,对于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 ,促进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必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1 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种子生产、经营的状况 ,决定着种子产业化进程 ,关系着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影响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管理 ,是《种子法》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是保障种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同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9年来,对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种子"四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种子法>前瞻性较强,罚责具体,在农业法律体系中是一部良法,但是,由于它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是很成熟的背景下出台的第一部专门的种子法律,因立法经验和体制机制等原因,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治华 《种子科技》2008,26(1):2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经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新优品种不断涌现,种子市场十分活跃,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营推广未经审定的品种;二是经营单位质量意识不强,管理不严谨;三是制假售假,以劣充优,以假乱真;四是种子包装、种子标签极不规范;五是种子生产缺乏规范管理。为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秩序,彻底改变种子市场的不良经营环境,确保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大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9.
张火炎 《种子科技》2001,19(3):150-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于 2 0 0 0年 12月 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农业工作 ,特别是种子工作的一件大事。它更加规范了种子选育、生产、经营、管理、使用者的行为 ,既提高了经营的灵活性 ,也加强了管理的严肃性。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对《种子法》的一些条文的不同理解会产生一些疑惑。在此提出几点 ,以供探讨。1 种子经营许可证与营业执照《种子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经营者凭经营许可证办理营业执照。但《种子法》也规定了四种情况可不办理经营许可证。其中农民个人自繁、自用剩余的…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02,(5)
(2 0 0 2年 9月 2 9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  第一条 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管理 ,保证种子质量 ,维护农作物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 ,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农作物种子 ,是指农作物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第四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