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多倍体桑品种由于具有叶质优、抗性强等特性,受到了国内外桑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选育多倍体品种是目前桑树品种选育的方向。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经过近10年的选育研究,选出了优质  相似文献   

2.
桑树品种是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群体,不同的桑品种其产叶量、叶质有很大差异,因而在同样栽培条件下,由于桑品种不同,亩桑养蚕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就不同.可见,选用优良的桑品种是提高桑园单产、提高蚕种和茧丝产量、质量、增加收益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各桑树品种有其地区适应性,为此,进行桑品种区域性鉴定,正确地、科学地评选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的桑品种,因地制宜地迅速推广应用于生产,非常必要.不同桑品种的适应性鉴定从1980年1月栽植开始至1984年冬为止,历时6年,其间  相似文献   

3.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而桑品种又是栽桑养蚕的支柱、优良的桑品种对产叶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同行都十分重视新桑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并把它作为增强蚕桑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以实现传统蚕业向现代化蚕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桑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兆健 《四川蚕业》2007,35(2):60-62
桑,学名Morus alba LINNE(MorusalbaL.),别名桑树(通称)、岩桑(陕西,湖北,四川)、白桑(山东)、蚕叶(福建),落叶乔木。桑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中品,《本草纲目》列入卷三十六木部灌木类。子名椹。时珍曰:“桑有数种:有白桑,叶大如掌;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椹而后叶;山桑,叶尖  相似文献   

5.
国外采椹用桑品种的育成与利用种桑旨在养蚕,是众所周知的共识,但最近国外(日本)的科研机构,还着眼于桑树用途的多样化,将作为副产品的桑塔,转向食品加工领域的开发与利用。对桑塔的利用,历来就有桑格酒与桑果酱之类的产品问世,但生产规模始终未能扩大,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广西蚕业》2022,59(1):10-15
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广西叶用桑树品种的果实,通过分析桑特优2号和桂桑优12果实的营养品质,并与果桑品种(粤椹大10)和蓝莓品种(杰兔)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叶用桑品种的桑果营养成分丰富,两者之间的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与粤椹大10的营养成分含量也普遍不显著,其部分营养成分甚至高于粤椹大10.两种叶用桑品...  相似文献   

7.
桑品种育72—1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新桑品种。与现行当家品种湖桑32号比较,通过4年调查亩产叶量提高15.02%:2年4期养蚕叶质鉴定成绩,优于湖桑32号,叶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题 目 期数 页数 ·栽桑、桑生理病理、桑保护·桑树紫纹羽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接种 1(57)桑树矿质营养状况研究2(34)98朱砂叶螨为害桑树的观察及其防洽的研究2(48)112关于桑树细菌性黑枯病病原菌的研究3(152)从四边桑的重修谈养蚕布局3(159)桑虎天牛防治试验初报3(179)丰产桑园土壤调查4(e)多菌灵等药物防治桑褐斑病试验总结 二J,。。。条孤细菌病病原人工接种方法的改进4(215)关于桑树群体结构和光能利用的探讨4(218) ·蚕 种·家蚕品种“东34”的选育经过与体会1(5)关于夏秋蚕品种选育中若干问题的商榷1(9)家蚕品种抗体腔型脓病性能测…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目前尚缺乏比较理想的早生桑品种。为解决这一问题,1986年以来,我们在本所桑树品种资源中,经过物候期观察,产叶量调查和叶质鉴定,初步选拔出三个比较优良的早生桑品种。一是广东蚕研所选育的“大十桑”;二是浙江蚕研所选育的“农桑8号”;另一个是本所通过芽变选育的“陕桑869”。这三个桑品种,春季发芽早,成熟快,产叶量高,养蚕成绩好,且均未发现原有早生桑品种容易感染的桑萎缩病,基本符合关中、陕南养蚕、制种的要求。现将部分资料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ANS)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末端的关键酶,催化无色花色素到有色花色素的转变。从广东桑品种粤椹大10中克隆得到一条ANS序列,其ORF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1 kD,等电点为5.62,具有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的保守结构域。多重序列比对表明物种间的ANS序列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中桑树ANS与芍药科、芸香科、葡萄科等植物的同源序列聚在一个类群上。RT-PCR检测桑树ANS在结紫色果的粤椹大10的幼叶和桑椹中特异性表达,并且随着果色加深其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在结白色果的桑品种珍珠白的幼叶和桑椹中检测不到ANS的表达,暗示桑树ANS在桑椹的颜色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优良桑树新品种鲁诱1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秋水仙碱处理成龄桑诱导四倍体技术 ,对桑树品种选 792进行诱变处理 ,诱导选育出以四倍体细胞为主 ,并混有少量二倍体细胞的混倍体鲁诱 1号。表现出嵌合体效应 ,既有四倍体叶质优的特点 ,又对四倍体长势弱产叶量低的弱点有所改善。鲁诱 1号是优良的种茧育桑树品种。突出特点是饲育原蚕的制种成绩单蛾产卵量比湖桑 3 2号提高 1 0 %以上 ;养蚕成绩万蚕产茧、万蚕茧层量提高 6%以上 ,吨桑产茧量提高 1 0 %以上。而且产叶量高 ,抗寒性强 ,抗桑黄化型萎缩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及养蚕制种环境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桑瘿蚊被害株(夏伐桑树株危害率34.13%,春伐桑树株危害率32.72%)对春叶产、质量和养蚕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桑瘿蚊被害株对春叶产质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春伐桑树。应重视并认真做好桑瘿蚊的预测预报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桑瘿蚊综合防治力度,提高春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13.
调查粤椹大10、桑特优2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农桑14、强桑1号6个广西常见桑树品种制作的桑叶茶的感官品质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6个桑树品种制成的桑叶茶在感官品质和活性物质含量上都有显著性差异,以粤椹大10和桑特优2号感官品质评价得分最高,且活性物质含量较高,较适宜加工桑叶茶。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评价我国桑树品种资源的食用价值,指导桑叶、桑椹的食用新产品开发,在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0份桑树品种资源的桑叶和桑椹进行营养品质、功能活性成分和加工特性鉴评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与桑叶蔬菜、桑叶茶和桑果汁(酒)的营养品质相关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转化,综合评价各品种的食用价值,筛选出一批食用优势品种。其中,最适合桑叶茶制作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诱35、粤诱19、任抗1号、粤诱33、抗10、粤诱18、鄂诱1、69、抗11、北-4-1,最适合桑叶蔬菜开发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诱35、任抗1号、英沙3、抗锈3号、坪镇2、粤诱19、抗10、粤诱25、抗11、白沙2,最适合果汁(酒)加工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椹15号(大10,无籽)、粤椹2号、粤椹18号、粤椹29号、粤椹27号、粤椹26号、粤椹33号、粤椹16号、粤椹66号、粤椹38号。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具有食用开发价值的桑树品种有适合果汁(酒)开发的品种大10,适合开发桑叶茶和桑叶蔬菜的品种抗10。另还确定了一批具有食用开发价值的优势储备桑树种质资源,可作为以食用价值开发为导向的桑树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5.
蚕桑产业是四川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出优良桑树新品种对巩固全省蚕桑产业的优势地位,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川桑99是以川799为育种材料,通过秋水仙碱化学诱变处理后系统选育而成;2011—2013年在四川省多点进行区域性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均表现出优良的特性。该品种树形直立稍开展,发条数多,生长势好。全年每公顷桑平均产叶量为37 239.04 kg,比对照品种湖桑32增产11.39%。新品种桑叶的养蚕成绩为:万蚕收茧量19.64 kg、万蚕茧层量4.71 kg、50 kg桑产茧量3.82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提高7.15%、8.53%、7.61%。该新桑品种具有桑叶产量高、品质好、桑叶硬化迟、能提高蚕茧茧层率等优点,宜中低干养型,适合密植。该品种是一个适合稚壮蚕用叶的优质、高产型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二倍体桑品种7707的新梢芽为材料,用0.4%秋水仙碱+3%二甲亚砜的混合液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多个变异芽植株,将变异芽植株嫁接繁殖,并进行单株选择、系统选育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获得性状表现稳定的四倍体桑树新品种,2014年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桑优1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适应性鉴定中与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年产量增加18.75%,桑叶养蚕的产茧量提高6.18%,茧层量提高5.63%,并且抗寒性及抵抗桑疫病、桑黄化型萎缩病的能力较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抗逆能力较强的四倍体桑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人工诱导创造的桑树多倍体品系为亲本材料,选育适合四川蚕区栽植的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桑树品种。从引进的化学诱导桑树四倍体材料国桑21号的植株中,选择出目标性状优良的株系,再经过株系选育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育成人工同源四倍体桑树品种团桑11号。新品种2009—2012年在四川省多点进行的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中与二倍体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增产27.88%,桑叶养蚕的万头茧层量提高4.60%,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4.02%,表现出多倍体桑树品种生长旺盛、叶片肥厚、米条长产叶量高、秋叶硬化迟等特性,并且具有耐干旱和对桑黑枯型疫病的较强抵抗力等特点。新品种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四川省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蚕区的平原、丘陵和山区缓坡地栽植。  相似文献   

18.
陈皓 《江苏蚕业》2005,27(3):23-24
果桑是以桑椹为主要产品的叶果兼用桑树品种。桑椹具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果桑品种“大十、塘10”是桑树新品种选育中目前最优秀的果叶两用品种,亩产桑椹1000-1500kg,桑叶2000kg左右,是种植纯桑叶养蚕的种类杂交桑利润4-6的倍。无公害果桑大棚栽培技术减少了不利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达到早产、高产、无公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青枯病是华南地区主要的桑树病害之一,选育优质高产的抗青枯病杂交桑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抗青枯病桑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采用杂交组合、人工添菌、病地筛选等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新品种粤桑110。以283×抗10为抗病对照品种,在青枯病疫区开展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粤桑110对青枯病具有高抗性,相对抗性率比对照品种提高16.7个百分点;桑叶产量增加26.4%;通过养蚕鉴定的桑叶品质也有所提高。该品种高抗青枯病、产量高、叶质优,生长势旺盛、群体整齐,遗传性状表现稳定,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的青枯病疫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通过6个杂交桑品种采叶养蚕比较试验,探明了不同桑品种的养蚕效果.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的蚕期经过、蚕体质、茧质、丝质等综合成绩好于桂桑6号、桑特优2号、粤桑11和粤桑51,而蚕茧产量、茧质二项成绩以桂桑6号、桑特优2号较具优势.在桑园建设中桑树品种应与养蚕布局科学搭配栽植,充分发挥桂桑优12、桂桑优62与桂桑6号、桑特优2号养蚕的增产增效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