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宁州茶俗     
宁州茶俗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宁州,修水元朝初之建制,管辖修水流域的现修水、武宁、铜鼓三县。风土人情饮茶习俗,大同小异,在全国独具特色。宁州为我国出口红茶主产区,当地群众则喜饮绿茶,传统饮茶习俗,清饮与混饮并存,俗称“吃茶”。混饮品种甚多,以“菊龙茶...  相似文献   

2.
宁红小史     
宁红小史江西师范大学周榜师一、宁红的起源皖赣两省红茶,向分祁红、宁红和河红三种。祁红以皖之祁门,至德及赣之浮梁三县为主要产区;河红以赣之铅山县为主要产区,今已绝迹;宁红则以赣之修水、铜鼓、武宁三县为主要产区。修水、铜鼓、武宁三县古称宁州,其产之茶,制...  相似文献   

3.
宁茶振植有限公司,为1915年由粤、沪、宁(州)茶商在修水创建的大型现代茶叶企业,旨在茶叶改良,振兴宁红。宁茶是指江西修水、武宁、铜鼓三县旧称宁州地域所产茶叶,光绪初年传入红茶制造技术,以产红茶为主,改称宁红茶区,产品称"宁红",与"祁红"齐名,驰名中外,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4.
正江西省修水县,一座被绿水捧在手心、被青山揽入怀抱的小城。这里不仅有着12万株珍贵的南方红豆杉,还有着被称为"修水一枝花"的分宁皇菊。2018年8月,本刊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这座"开门见绿、满眼入画"的小城,对种植、培育"修水一枝花"的九江市尚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金进行了采访。黄金告诉记者,修水古称"分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果桑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果桑是以产果为主、果叶兼用的桑树的统称,其果实称为桑椹,又名桑葚、桑果、桑实、桑枣,药食兼用,自古享有"中华果皇"、"民间圣果"之美誉。在传统的桑树种植中只注重产叶养蚕,桑果仅是一种副产物。近年随着蚕桑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桑果以其丰富的营养食用价值、强身健体的药用功效、独特的风味及精致的外形引起广泛重视,栽植面积迅速扩大。江西省现有桑园面积1.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修水、永新、东乡及乐安等县,其中果桑  相似文献   

6.
正提到花椒,我们想到的是四川、重庆人的最爱,却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江西省的修水县古市镇素有"江南花椒第一镇"的美誉。据《修水义宁志》记载,在清乾隆三年时,修水县特产古市花椒就被称为"贡椒""义椒"。种植花椒,一直以来都是古市镇的支柱产业。在2005年,古市花椒喜获丰收,可是销路不畅,椒农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古市镇供  相似文献   

7.
正农函大培训在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农民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华宁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作为主要经济文化中心的宁州街道对引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但需要科技支撑,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最基层的宁州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农函大工作,根据上级部门分配的任务,围绕本地农业产业发展,每年都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4~5期,300人次,每年均超额完成培训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宁州街道系华宁县城所在地,位于玉溪市东部,华宁县西南部,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和发展核桃、柿子、梨、药材等经果业。虽然近年来宁州街道森林资源质量有所提高,但大多数林农与群众没有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强烈意识,使得在生态建设及森林资源保护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宁州街道森林资源质量,需要林业部门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江西省全面实施无公害蔬菜工程取得显著成果。永丰、安远、婺源、修水4县进入了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86个蔬菜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省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万hm2。近年来,围绕净化居民“菜篮子”,全省大力实施无公害蔬菜工程  相似文献   

10.
宁红茶初探     
宁红茶初探庐山白鹿洞书院正国宁红茶是我国茶叶中的珍品,与浮红、祁红等名茶齐名,主要产于江西武宁、修水、铜鼓三县。长期以来,在全国功夫茶中,它以条索秀丽,毫锋显露,颜色红艳,香味持久。汤色红其清澈,茶叶鲜爽纯正而名列前茅,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宁州武、安两乡是宁州红茶发祥地,其中的漫江乡佛坳岭所保存的一座古茶亭处在要通。从新发现的碑刻《福济季重建茶亭叙》中,仍可看出当地茶亭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
<正>"三驾马车"处境尴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被称为拉动农村金融事业的"三驾马车"。但如今这一格局出现了很大问题,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呈现出日渐荒凉的局面。尤其在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其把主要精力放到防范金融风险、化解亏损、争取盈利上来。在这种背景下,农业银行大幅度撤并县以下营业网点,大踏步  相似文献   

13.
余建红 《农业考古》2012,(1):301-305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少保,谥文定。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徐光启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为了纪念徐光启而改名为徐家汇)一个小商人的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三色农业"的倡导者包建中先生认为,传统农业是"绿色农业",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海上牧场"可称为"蓝色农业",而利用微生物资源的农业开发,则可称为"白色农业".由于这3种农业模式都可以提供食物、饲料和工业原料,因此又被统称为"三色农业".所谓"三色农业"是指绿色农业、蓝色农业和白色农业,具体含义如下.  相似文献   

15.
商南欲望     
商南县位于陕西西南部,与河南,湖北接壤.这里民风淳朴,秦声抑扬.国家把该县确定为天然林重点保护县.经过几十年的造林努力,商南县可称为山青水秀,陕南的"好江南".人们经常用"三个基本"形容现在的商南县:下雨形成的山洪水基本不浑;短期干旱水基本不断流;沟沟梁梁基本没有裸露的黄土.  相似文献   

16.
清香醉人的修水茶俗江西修水县林业局卢国平赣北修水是名茶之乡,宁红茶、双井茶久负盛名。近年来,适应人们保健的需要,又研制出屡创国家金牌银牌的宁红系列保健茶、梅山牌神茶和双井绿茶。修水人嗜好饮茶,其历史可上溯到汉唐时期,后唐清泰二年,毛文锡《茶谱》载:“...  相似文献   

17.
土地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尝试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概念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中,结合云南省华宁县宁州街道数据,通过对规划基期年、阶段目标年以及目标年的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测算、对比分析,得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规划期间华宁县宁州街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程度大于预期目标,规划实施未达到预期目标。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拓展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修水金丝皇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修水县地处赣西北山区,修水人民自古就有种植菊花、喝菊花茶的风俗。金丝皇菊清香扑鼻、品质优良,在修水县种植历史悠久,是独特的山区气候和水土条件,成就了修水金丝皇菊的品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保健作用的修水金丝皇菊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目前全县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鲜菊花产量超过750万kg,加工企业30多家,加工产品远销国内外,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为规范栽培措施,保障金丝皇菊品质,现将修水金丝皇菊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东北隅,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人口97万.境内五条自然分界线纵横交织,被称为"五界之县". 方城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成为"天下九寨之一"和交通枢纽.自然资源方面,它蓄东西之利,兼南北之长,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  相似文献   

20.
一、江西农业发展概略 江西地处长江南岸,南岭之北,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据修水山背遗址出土的水稻遗迹可知,在江西栽培水稻的历史至少有四千五百年之久。1974年清江县吴城发现的商代遗址,也表明远在三千—四千年前,江西就和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有着密切关系。 春秋时期,江西属楚国。秦代为九江郡的一部分。汉时则为豫章郡,设十八个县,这时鄱阳湖沿岸、赣江及抚河两岸的农垦活动相继兴起。采伐下来的木材,当时成为重要输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