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于2014年冬季(1月)、春季(3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对龙羊峡水库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浮游植物共7门58种(属),以硅藻门最多,23种(属),占39.6%,其次是绿藻门20种(属),占34.5%,蓝藻门8种(属),占13.8%,甲藻门3种(属),占种类数的5.2%;金藻门2种(属),占种类数的3.5%;隐藻门和裸藻门各1种(属),分别占种类数的1.7%。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20.36×104cells/L,年平均生物量0.1931mg/L,综合水质、浮游植物生物量评价结果显示,龙羊峡水库网箱养殖区处于贫营养水平,水域生态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2.
岩滩水库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不同类型水域(江栋、巴龙岛、上音屯、汉达)进行周年(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采样监测,并对浮游植物多样性(H)与环境因子进行序列间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影响岩滩水库浮游植物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的强弱。结果表明,岩滩水库(各监测水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介于1.39~3.17之间,其水平变化表现为上音屯(围栏养殖区)>汉达(主河道非养殖区)>巴龙岛(网箱养鱼次密集区)>江栋(网箱养鱼密集区)。监测因子中,温度与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关联度最高、为0.774;其次为pH、CODMn和NO2-N,关联度分别为0.685、0.628和0.578;TP和BOD5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关联度分别为0.498和0.354。相对密集的网箱养鱼使养殖区浮游植物特定种(属)类种群密度及生物量增大,而生物多样性水平(H)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大洋水库示范区内春秋两季浮游植物种类、丰度和生物量变化,分别于2018年10月秋季及2019年5月春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秋季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3属93种(含未鉴定种),生物量为30.34 mg/L,浮游植物密度为4745.39×10~4 cells/L;春季共鉴定出8门52属82种(含未鉴定种),生物量为1.19 mg/L,浮游植物密度为367.52×10~4 cells/L;春秋两季优势种更替较为明显,相似度仅为11.7%;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春、秋两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3.87、4.19,为典型的蓝-绿藻为主的群落结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春秋季节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与NH~+_4-N、SD和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水温(T)、Chl-a、COD_(Mn)、NO~-_3-N、NO~-_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西大洋水库示范区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群落结构较稳定,修复工程对示范区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桓仁水库和碧流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于2018年4、6、8月分别对两座水库进行了采样调查,研究其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相似性指数(P′)等,并对结果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桓仁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202种,平均密度为0.97×10~7 ind./L,平均生物量为12.92 mg/L,多样性指数为3.27,均匀度指数为0.769;碧流河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115种,平均密度为0.72×10~7 ind./L,平均生物量为16.05 mg/L,多样性指数为3.287,均匀度指数为0.714;两水库浮游植物相似性指数为30.99%;桓仁水库浮游动物共检出107种,平均密度为526.6 ind./L,平均生物量为2.16 mg/L;碧流河水库浮游动物共检出60种,平均密度140.9 ind./L,平均生物量为0.80 mg/L;两水库浮游动物相似性指数为35.77%;桓仁水库总氮(TN)、总磷(TP)平均含量分别为1.06、0.09 mg/L,碧流河水库总氮、总磷平均含量分别为0.89、0.08 mg/L;依据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看,桓仁水库属于富营养型,碧流河属于中富营养型;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影响桓仁水库浮游生物优势种的主要环境因子为COD、NO~-_2-N、DO、SD、TP,影响碧流河水库浮游生物优势种的主要环境因子为PO~(3-)_4-P、TN、SiO~(4-)_4-Si、Chl-a。研究表明,桓仁水库和碧流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水环境良好,桓仁水库浮游生物种类数及密度高于碧流河水库,物种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上海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进、出水口与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异同的原因,于2021年每月对浮游植物进行调查,运用浮游植物功能类群(Functional groups,FG)方法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青草沙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43种,主要由蓝、绿、硅藻门种类构成,浮游植物年均生物量为(0.64±0.35) mg/L。水库浮游植物共划分出25个功能类群,其中K、Lo、H1、S1、B、D、P、MP、F、G为优势功能群,主要隶属于蓝藻门和硅藻门。进、出水口浮游植物种类分别有3门40种,5门48种,分属于15组、19组功能群,共有优势功能群为7组,分别为K、Lo、S1、P、MP、B和F功能群;进水口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18.17×104 cell/L和0.16mg/L,与进水口相比,出水口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上升了34.85%和50.12%,且进、出水口生物量间呈显著性差异。对青草沙水库3个库区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生物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东洞庭湖沿岸带浮游生物多样性与空间分布特征,在2018年8月对东洞庭湖沿岸带浮游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东洞庭湖沿岸带共有浮游植物7门54属92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6.46×10~4 ind/L和2.0240 mg/L,以硅藻和绿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共34属55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402.86 ind/L和5.51 mg/L,浮游动物分布以轮虫为主。生物量上,浮游植物以S6(君山区沿湖3)生物量最大,浮游动物以S8(君山区沿湖5)生物量最大,利用Shannon Wiener指数分析,东洞庭湖目前生物多样性有减少趋势,且水质属于轻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江苏省吴江市长漾湖轮虫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及水质状况,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轮虫56种,其中轮虫污染指示种共47种,占轮虫种类总数84%。轮虫年均密度为362 ind./L,年均生物量为487.5μg/L。轮虫密度和生物量分布的时间变化为春、夏季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秋、冬季(P0.05);空间变化则为进水口区域网箱养殖区湖湾区。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31~3.91,表明长漾湖轮虫多样性较高。综合轮虫多样性指数并参照轮虫污染指示种对长漾湖进行水质评价,显示长漾湖水质在寡污和中污染间变化。  相似文献   

8.
混养鲮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适宜的养殖模式,跟踪调查了2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前期单养对虾,后期混养鲮(Cirrhinus molitorella)],测定了混养前、后养殖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群落组成,水质指标以及凡纳滨对虾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混养后,养殖水体总氮、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混养前(P0.05),磷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混养前(P0.05),混养模式对虾养殖产量提高;经鉴定,混养前浮游植物共6门46种,混养后共6门44种,混养前、后对虾池塘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67.32×10~6个/L和7.84 mg/L、53.69×106个/L和4.24mg/L,混养后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均降低;浮游动物混养前共4门23种,混养后共4门17种,混养前、后对虾池塘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是3 014.6 ind./L和3.981 mg/L、1 201.65 ind./L和0.968 mg/L,混养后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密度均降低;混养后,浮游植物多样性提高,浮游动物多样性降低。以上结果表明,与单养模式相比,混养模式能降低养殖水体总氮、氨氮等含量,减少浮游生物数量,提高浮游植物多样性,同时降低浮游动物多样性,促进养殖水体藻相稳定,有利于提高对虾产量。  相似文献   

9.
军山湖浮游生物初步调查及鲢鳙鱼产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5—11月对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2属,隶属6门,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藻类总种数的64.5%),其次是蓝藻门(16.1%)和硅藻门(9.7%);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数量为3.2×106个/L,平均生物量为4.12 mg/L。浮游动物26种,平均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1 205.96个/L、3.129 mg/L。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9月最低(0.54和0.32),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为0.54~0.59,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32~0.39;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及均匀度指数11月最低,分别为0.47、0.37,其他月份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为0.48~0.53,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39~0.42。综合分析浮游植物密度、浮游动物生物量、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军山湖属富营养化水体。估算鲢的鱼产力为62.9 kg/hm2,鳙的鱼产力为143.0 kg/hm2。  相似文献   

10.
2012年4~5月对丹江陕西段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植物种类为5门、36种(属),密度为0.05×104~39.2×104个/L,平均密度为17.65×104个/L,生物量为0.55~0.000 015 mg/L,平均生物量为0.21 mg/L。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该河段水质良好,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内蒙古赤峰市响水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库的渔业资源状况,于2018年5、7、9月3个季节对该水库的浮游生物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82个种属,种类最多的是绿藻门和硅藻门,其次是蓝藻门,其他门类较少,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480.34×10~4 ind./L,生物量平均为7.48 mg/L;共鉴定出4大类浮游动物33种属,其中轮虫、原生动物种类较多,枝角类与桡足类较少,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700.05 ind./L,生物量平均为0.76 mg/L;Margalef丰富度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1.22,浮游动物平均为2.3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2.32,浮游动物平均为2.01,Pielou均匀度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0.441,浮游动物平均为0.462;由浮游生物等提供的鱼产力约为139.4 kg/hm~(2 )。研究表明,响水水库已处于中-富营养型水体,且富营养化程度有加剧趋势,饵料资源上还有一定的利用空间,建议可适当增加滤食性鲢鳙鱼的放养比例,以控制水体的进一步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2.
2013年5~6月对泾河陕西段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植物种类为6门198种(属),平均密度为26.68×104个/L,平均生物量为314.4×10-3mg/L,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没有明确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定期定点采集水样,监测岩滩水库不同类型水域总磷、总氮及浮游生物的周年变化.通过对氮磷水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群及生物量等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水域的富营养化状况.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5属,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种类在各类型水域中均占优势.养殖旺季岩滩水库养殖密集区总氮含量、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非养殖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表明,投饲网箱养殖活动增加了水体总氮含量,促进了浮游植物分裂增殖和种群生长,且不同程度地加重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稻虾综合种养田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周年动态变化特征,定期采集浮游生物样本,检测并分析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1)虾沟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25种,显著高于田面;虾沟共检出浮游动物4类57种,与田面差异不显著;绿藻门和原生动物种类数占绝对优势。(2)虾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944、2.435和0.540;其中多样性指数12月最低,9月最高;虾沟和田面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虾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726、1.865、0.654,其中多样性指数4月最低,8月最高。(3)10月至翌年3—4月单生卵囊藻均为优势种,5—9月普通黄丝藻均为优势种,6—10月四尾栅藻均为优势种。12月和2月优势种为桡足幼体,田面3月和4月无节幼体均为优势种,虾沟4月浮游动物优势种为拟铃壳虫,5—8月池沼多核变形虫均为优势种,9—11月近亲裸腹溞均为优势种。(4)稻虾种养生态系统虾沟浮游植物年均密度为1 403 858 ind/L,其中3月密度最大,2月最小;年均生物量为0.155 37 mg/L,其中5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济南市湖库水生生物资源状况,有效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于2021年秋季对雪野湖开展了浮游生物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0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35.00%,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0.06×106 cell/L、12.88 mg/L,优势种有5种。采集到浮游动物4类13种,其中轮虫种类数最多,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38.46%,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93个/L、0.013 mg/L,优势种有5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54、1.556,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67、0.966,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059、2.873。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表明,湖区水质整体处于中污染状态,污染程度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优势种、指示种、细胞密度或生物量等指标和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等方法分别进行水体营养状况和水体污染程度评价,调查分析了黔南州芒勇水库和绿茵湖水库浮游植物的物种种类、现存量及藻类多样性指数和水质现状。结果表明:芒勇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33种,隶属于5门8纲10目18科23属;绿茵湖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25种,隶属于5门5纲10目16科19属。芒勇水库和绿茵湖水库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分别为1.249×106 cell/L 和1.164×106 cell/L,生物量分别为2.992 mg/L和1.516 mg/L。芒勇水库的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为0.65,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为1.91,均匀度指数为0.83;绿茵湖水库的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为0.81,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为1.87,均匀度指数为0.75。芒勇水库和绿茵湖水库 TP 含量分别为0.16 mg/L 和0.10~0.13 mg/L,TN 含量分别为0.68~0.77 mg/L 和0.78~0.84 mg/L,NH+3-N 含量分别为0.19~0.13 mg/L 和0.12~0.10 mg/L。两水库水体营养水平为中-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蘑菇湖水库浮游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在2016年分别在丰水期(4月)、平水期(7月)、枯水期(11月)对蘑菇湖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浮游植物的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度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5个站点共鉴定出浮游植物90种(属),其中优势种(属)12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全年以蓝藻-绿藻型为主,3次采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817±982)×10~4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6.72±5.88)mg/L;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密度季节变动显著(P0.05),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份(夏季),最低值均出现在4月份(春季);全年水质整体处于国家Ⅴ类水质状态;温度、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是影响蘑菇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的主要环境因子,且温度与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蘑菇湖水库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群落结构较稳定,但蘑菇湖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污染状态,本研究结果可为蘑菇湖水库的环境治理和渔业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特征,于2019年夏季对新沂市主要河流、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84属,其中以绿藻门居多,其次是硅藻门和蓝藻门.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在303.3×104~8676.8×104个/L,生物量在2.46~21.11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26~3.32,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3~0.86,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为0.37~2.42.基于优势种的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群落可分为2组.不同空间的环境差异造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沭河和沂河的浮游植物组成相似度较低,但沭河和水库的浮游植物组成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27日至5月6日对西藏多格错仁盐湖进行了58个站点的采样调查,对比分析了表、底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生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和不同经纬度浮游植物种类分布等的差异。结果显示:表层浮游植物121种,优势种为菱形藻未定种(Nitzschia sp.)和舟形藻未定种(Navicula sp.);底层189种,优势种为菱形藻未定种、舟形藻未定种、菱板藻未定种(Hantzschia sp.)和两尖菱板藻(H. amphioxys),均属硅藻门且该门的物种数占比均超过60%;表、底层物种为中等不相似。底层水体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密度(68. 43×104个/L)和生物量(0. 819 8 mg/L)远远高于表层的生物密度(8. 44×104个/L)和生物量(0. 102 1 mg/L),但表层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值显著高于底层(P 0. 05)。聚类分析可知盐湖底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表层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20.
西藏那曲地区盐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4-5月对西藏那曲地区12个盐湖进行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8种,隶属于6门39属,其中硅藻门种数最多(34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58.62%,其次为绿藻门(11种)和蓝藻门(8种)。主要优势种为舟形藻属未定种1种、菱形藻属未定种1种、湖泊鞘丝藻和小形卵囊藻。平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70×104cells/L和0.162 8 mg/L。分析了西藏盐湖浮游植物区系组成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尤其是含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物种数、生物密度与生物量均与含盐量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在盐湖生态系统中,盐度是决定浮游植物多样性及个体数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受众多生态因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