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 :磁化肥施入砂姜黑土后 ,具有明显降低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孔隙度 ,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砂姜黑土区芝麻施用磁化肥增产效果显著 ,其主要表现是增蒴、增粒、增粒重。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对砂姜黑土芝麻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姜黑土是驻马店地区的主要中低产土壤,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2.7%.砂姜黑土的主要特点是质地粘重,耕性差,土壤肥力低,易旱易涝.粉煤灰磁化复合肥(以下简称磁化肥)是将粉煤灰充磁后与氮、磷、钾肥混合生产的一种新型复合肥,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肥效,而且还具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为确定它对砂姜黑土的改良作用及对芝麻的增产效果.于1999年在砂姜黑土区进行了该项试验.  相似文献   

3.
孙克刚  张子武 《中国农资》2000,(3):22-23,26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探讨其对芝麻产量的影响,我们在汝南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了试验,粉煤灰磁化肥在芝麻上一般用量为801.9kg/hm~2左右。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6.5%~9.6%,增产79.5~145.5kg/hm~2,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1172.85kg/hm~2。芝麻产量为1658.7kg/hm~2;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801.9kg/hm~2,芝麻产量为1596.75kg/hm~2。  相似文献   

4.
有关小麦施用磁化肥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但对砂姜黑土区小麦施用磁化肥研究不多。为此 ,作者于 2 0 0 0年在砂姜黑土区设置了小麦施用磁化肥增产效应试验 ,旨在为砂姜黑土区小麦科学施用磁化肥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遂平县和兴乡良种繁育场。供试土壤为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 1 1 .2 g/kg ,碱解氮46.5mg/kg ,速效磷 1 0 .6mg/kg ,速效钾 1 0 4 .5mg/kg。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 ,常年产量 5 2 5 0kg/hm2 。试验设 6个处理 :①不施肥 (对照 ) ;②施磁化肥 60 0kg/hm2 ;③施磁化肥 1 2 0 0kg/hm2 ;④施磁…  相似文献   

5.
不同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培肥改土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长期小区定位试验(1982~1997年),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牛粪、麦草、堆肥等对砂姜黑土的培肥改土效果。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有显著的培肥改土作用,土壤容重、通透性、持水性等物理性收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N,P,K等含量提高,且以半粪改土效果最佳。小麦增产幅度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土壤生产力,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无机肥与牛粪、猪粪和小麦秸秆长期配合施用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培肥改良砂姜黑土、提升砂姜黑土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2年建立在安徽省蒙城县砂姜黑土上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牛粪、猪粪、秸秆等不同有机物料与无机肥料配施对作物产量、土壤容重和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评价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对砂姜黑土的培肥效果。【结果】长期不施肥处理的小麦、大豆产量持续下降,平均年降低分别为39.0和70.9 kg·hm-2,25年后产量在极低水平波动。单施无机肥或无机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小麦产量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无机肥和有机物料配施的处理与单施无机肥(NPK)处理相比均表现出增产效果,年均增产率在5%以上。不同有机物料处理间的增产效果是牛粪处理(NPK+CM)优于猪粪处理(NPK+PM),而猪粪处理优于秸秆处理(NPK+S)。小麦、大豆产量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长期不施肥处理小麦产量变异系数(CV)最高,增施肥料可以降低CV,有机物料和无机肥配施的处理CV低于单施无机肥处理,牛粪处理CV最小。牛粪、猪粪、秸秆与无机肥料长期配合施用能降低砂姜黑土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小麦、大豆产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田间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改善砂姜黑土不良的物理性状。【结论】长期均衡施用无机肥料或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小麦产量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作物产量,降低产量变异,增强产量稳定性,作物高产稳产;能改善砂姜黑土不良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是安徽省砂姜黑土地区较为适宜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7.
砂姜黑土区小麦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砂姜黑土区小麦施用粉煤灰磁化肥增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可促进小麦生产发育,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成穗数,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最高产量施肥量为2502kg/hm2,最佳施肥量为934.5kg/hm2。  相似文献   

8.
夏芝麻优质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了夏芝麻的营养特性、需肥规律以及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效果,并提出砂姜黑土区夏芝麻优质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9.
胡芹远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07-108,96
本文研究了砂姜黑土N、P、K肥及不同K肥品种在甘薯上肥效,结果表明:适量的N、P、K均能促进甘薯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过高的N会引起甘薯徒长,进而影响产量.当K肥用量低时,氯化钾增产效果与硫酸钾相近;高用量时,氯化钾对甘薯产量有负作用,硫酸钾增产效果高于氯化钾;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既可提高甘薯产量,又能节约施肥成本,是K肥有效施肥技术.砂姜黑土上甘薯K肥增产效果最大,其次为P肥,N肥增产效果最小.砂姜黑土适宜施用量分别为58.2kg /hm2 N、129.5kg /hm2 P2O5、190 kg/hm2 K2O.  相似文献   

10.
一、芝麻种植土壤条件与需肥规律1、芝麻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芝麻最适于种植在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结构和通气状况良好的土壤有利于芝麻的生长,一般以砂质壤土最适合。其中潮土和黄棕壤土种发育较好,土体厚度适中,适种性广,易耕、耙,施肥见效快,土壤养分稳定,易获得较高的产量,而砂姜黑土和黄褐土质地黏重,结构不良,适耕性差,除钾素外,总体上养分缺乏,对芝麻产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项城市是芝麻的主产地之一,特别是砂姜黑土区域生产的芝麻,籽粒饱满、光泽亮丽,历来在河南芝麻外贸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专家论证,河南省芝麻产地在周口至驻马店一带的狭小砂姜黑土区域,该区域内项城种植面积最大、芝麻品质最好。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芝麻产量低而不稳,挫伤了农民种植芝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正>灵璧县位于安徽省的东北部,45%的土壤是砂姜黑土。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保肥、供肥、保水能力降低,一般呈中性或弱碱性的砂姜黑土已呈现弱酸性,土壤酸化较快。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为此,实施了不同商品有机肥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以验证和评价有机肥应用效果,以及适宜施用方法,为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地土壤为砂姜黑土属青白土  相似文献   

13.
何传龙  刘枫  王道中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52-6252,6254
砂姜黑土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有效硼、锌低于缺素临界值,施用有机肥和锌、硼等微肥能促进砂姜黑土薄荷生长,显著提高薄荷鲜草和薄荷油产量。有机肥可使薄荷油增产30.7%;微量元素锌的增产效果稍好于硼,增产率分别为13.2%、12.5%,而锰肥增产效果不明显,硼、锌、锰一起施用增产作用好于单施处理,增产率达21.0%。  相似文献   

14.
花育16在砂姜黑土上的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砂姜黑土黏重、土壤通气透水性较差等限制因素,研究在此类土壤上花生栽培技术,选择花育16号为代表品种,采用土壤供肥力测定,秸草归田等技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有针对性的施肥,通过改善砂姜黑土水、肥、气、热,促进花生各生育期的协调生长,达到高产增收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土壤供肥力测定,秸草归田等技术,在花生农艺性状、节省成本、产量、土壤物理性状改善方面,均比常规管理有明显的提高.试验区平均增产13.2%~16.8%,示范区平均增产10.2%~14.7%,节肥10%~15%,增产荚果784.5kg/hm2,降低肥料成本184.95元/hm2,节本增效总额3322.95元/hm2.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黄淮海淮北平原农业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重点对大面积中低产土壤—砂姜黑土的基本特性和低产原因作了客观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兴修水利、完善农田排灌系统,以农牧业结合为突破口,促进有机无机结合发展.合理轮作、换茬等改土培肥增产综合技术措施。并从宏观总体上就砂姜黑土的区域综合治理效益进行剖析和经济估算,提出了淮北平原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分区治理改造的统一规划和技术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砂姜黑土的内在属性、外部环境条件入手,对土壤的优势、不足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综合开发砂姜黑土,发挥其最大优势,应建立行之有效地排灌系统、培肥系统及种植结构系统,以适应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砂姜黑土氮磷比例失调、供肥能力差 ,增施氮、磷肥料可有效地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 ,促进小麦吸收利用。其中在提高供肥能力方面 ,抽穗前氮肥大于磷肥 ,抽穗后氮肥小于磷肥 ,而在促进小麦吸收方面磷肥小于氮肥。氮、磷 (P2 O5)配比以 2∶1比较适宜。该类土壤严重缺乏有效磷 ,但施磷肥的增产效果小于氮肥的。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砂姜黑土面积相当大,由于砂姜黑土的土壤性质蓄水、保水性差,易旱易涝,土质黏重,耕性差,耕层浅,绝大部分属于低中产田,改造潜力较大,如果通过改造,增产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在淮北砂姜黑土地区N素仍为作物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P肥由于得到广泛的重视和长期的大量施用,砂姜黑土严重缺P的状况已大为改善;而土壤速效K的含量则入不敷出,因此在今后的施肥中应重视K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20.
砂姜黑土微量元素含量与微肥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涡阳县是全国利用外资综合治理砂姜黑土的三个县份之一。项目区耕地面积21.9万亩,均为石灰性土壤,其中砂姜黑土占91.2%。为了探讨砂姜黑土改良利用的途径,自1983年起,项目区进行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定位监测和微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 (一) 工作方法 1、土壤微量元素长期定位监测。1983年秋,选择能代表项目区砂姜黑土五个土属的主要土种。每年秋种施肥前,进行多点采土,以及锌、锰、硼、钼、铁全量和有效量的测定。 2、盆栽试验和大田定点试验。观察微量元素的增产作用。 (二) 土壤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1、以风干土为基数,烘干土数据用水分系数换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