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推广超级稻是被实践证明能够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上杭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在63万亩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在55万亩左右。水稻总产达21万吨左右。2005年和2006年被国家列为超级稻示范项目县。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绩,其中2005年早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13.6千克,单季晚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20.9千克,双季晚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84.6千克;2006年,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53.33千克。两年示范推广,均实现水稻超高产目标。现将该县两年来超级稻项目实施工作过程中的几点做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安、融水三县,结合实施柳州市贫困山区“超级稻+再生稻+油菜”生产模式及高产稳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攻关项目,在稻田示范推广“稻-稻-鱼-油”立体种养模式,获得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超级稻头季平均亩产558.5千克,再生稻平均亩产221.2千克,冬油菜籽平均亩产165.4千克,鲜鱼平均亩产27‘3千克,全年平均亩产值超过2000元。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德安县农业局于2005年引进机开沟免耕直播油菜技术,短短3年时间全县已推广1.88万亩,占全县油菜总面积的62.6%。今年,虽然受到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的影响,由于我们采取的防范与补救措施得力,4月27日,由农业部、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等有关专家领导对蒲亭镇附城村七组百亩连片开沟免耕直播油菜进行测产,亩产量达到128千克(实收亩产平均120.5千克)。今年全县机开沟免耕直播油菜总产达1729.6吨,平均亩产92千克,与翻耕移栽油菜相比每亩多收13千克,节约生产成本92.5元,省工5个,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盛祥 《作物杂志》1992,8(2):26-27
1987年秋遵义、湄潭、凤冈,绥阳、余庆,桐梓6县引进秦油2号杂交油菜组合,在海拔400~1015米的不同生态地域布41点进行试验示范624亩,余庆县太平区示范420亩,平均亩产230公斤,比常规油菜增产30%,1988年全区13县(市)试种秦油2号6万多亩,平均亩产150公斤,最高亩产249.15公斤,创全省油菜种植史上最好单产水平。1989~1991年秋种秦油2号均在百万亩上下,亩产13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焦作市是全国粮食高产区之一。继1999年实现小麦亩产千斤市,2007年千亩小麦平均单产658.6千克创全国第一之后,2008年小麦生产又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231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19千克,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4个全国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亩产跨越600千克,有50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728千克,再创全国之最?焦作市小麦大面积连片连年创新高的经验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贵州省开始引进杂交油菜种植,取得成功,推广迅速,现全省已达150万亩左右。杂交油菜亩产均达125~150公斤左右,高者可达175~200公斤以上。1985年全省油菜籽产量平均亩产58公斤,到1990年夏收全省平均产量达76公斤,其中以杂交油菜为主的156.85万亩油菜高产栽培示范面积,总产达1.7亿公斤,占全省4.3亿公斤总产的40%。而且,种植杂交油菜,采用以育苗移栽为主体的一套技术,促进了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为实现“稳定面积,  相似文献   

7.
蠡玉35是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的玉米新品种,200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2008年引入我县试种,2009年大面积示范种植7800亩,平均亩产568千克;2010年我县农业局选用该品种在石桥镇东大庄村建立百亩高产攻关田,种植面积102亩,平均亩产达到687千克,其中农户韩金钟种植3.5亩,亩产实现716千克,深受当地农民好评。现将其夏播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玉米育种成绩斐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十年来,我国玉米生产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195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只有18849万亩,平均亩产89.5公斤,总产168.5亿公斤。到1988年,玉米面积扩大到29545万亩,增长了56.7%,平均亩产264公斤,增加了1.9倍,总产达到780亿公斤,增长了3.6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二位。 回顾历史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玉米生产的迅速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我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为了发展油菜生产,近年来,我们在白塔公社推广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今年全社油菜面积1,687亩,总产油菜籽341,482斤,平均单产202.4斤。人平生产油菜籽32斤,人均收入现金15.5元。同1980年相比,面积扩大500多亩,总产增产201,382斤,单产提高70多斤。  相似文献   

10.
朱富春 《科学种养》2012,(12):17-18
西瓜重茬种植后,枯萎病严重,甚至造成绝收,已成为影响我区西瓜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自2005年以来,我们在全区推广西瓜应用嫁接栽培技术,收到了明显效果,平均单瓜重8千克,亩产5928千克,亩增产1482千克,亩增效益741元,重茬种植3~4年,植株仍然不感染枯萎病。  相似文献   

11.
芝麻是河南省南阳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百万亩左右,将近占我省的1/3,占全国的1/9,每亩产量86.53千克,总产9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油料作物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作为食用植物油主要来源的油菜,产量占全市自产油料的72%,常年种植面积仅有13.3~16.7万hm2,种植分散零星,平均单产1125~1200kg/ hm2,并且品质差,生产成本高,油菜籽总产量17.3万t,总产油量5.71万t,全市每年人均占用菜油仅1.9kg,缺口达14.44万t。由于生产原料来源不足,成本高,再加上大量调进成品油的冲击,严重影响了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为此,重庆市近年来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加油菜的面积,提高油菜产量和生产水平,以满足本市的需求。通过对重庆市部分地区推广、生产部门、农户和油脂加工企业的调查,本文分析了重庆市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油菜生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锐胜包衣剂对油菜黄条跳甲、茎象甲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互助县油菜常年种植面积达2.4万公顷以上,常用来防治油菜害虫黄条跳甲、茎象甲的化学药剂为高毒、高残留、用量大、防效低、安全性差的有机磷类农药——甲拌磷,且年使用量达500吨以上,虫害防治与生产优质油菜籽的矛盾日益突出。筛选推广高效、安全、无公害油菜杀虫剂一直是互助县植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高粱是辽宁省建平县的主要旱田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650千克。2020年,全县高粱种植面积25万亩,在严重伏旱条件下,平均亩产达到527.4千克;采用膜下滴灌措施的地块,亩产675千克,最高亩产达到816千克。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选择优良土地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质地松软、肥力适中、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展稻谷品质测报 有效促进种植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55万亩,复种指数达220.5%,粮食总产6亿千克,油料总产1亿千克.粮食商品量3.0亿千克,粮食部门常年收购量约1.5亿千克.自2003年开展稻谷品质测报以来,我县每年都采用新闻发布会、报纸、广播电视滚动播出等方式,将测报结果向社会公布.农民收到反馈信息后,不断开展优质稻试种,自动调整种植结构.目前,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农业效益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四川省大竹县莲印乡天生村采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模式,连片集中种植超级稻Ⅱ优802等,面积112亩,平均亩产751千克,最高田块亩产841千克,比非示范区采用宽窄行栽培亩增产193千克,增幅34.59%。  相似文献   

17.
柑橘小老树的成因及其改造促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我国柑橘种植面积达194.14万公顷,总产量为2058.27万吨,平均亩产量为706.95千克,低于世界平均亩产量929.48千克,更低于以色列、美国等柑橘主产国2000千克以上的亩产量水平。单产低一部分是幼树未到结果树龄的正常原因,也有的是已到结果树龄但产量低甚至不结果的小老树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油菜板田移栽是指在前茬收获后,不经过翻耕整地,直接移栽油菜的种植方式。我县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推广这项技术,近年来在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力减少的情况下,油菜板田移栽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2011年全县油菜板田移栽面积9440亩,比上年增加2870亩,平均亩产达到102千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油菜板田移栽的好处1.抢季节、争秋发。油菜播种移栽时间往往与晚  相似文献   

19.
《种业导刊》2012,(10):35-35
2012年,在国家大幅度提高早稻最低收购价格和各地积极推行科学种植的共同作用下,全国早稻生产稳定增产。根据调查,2012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3329万吨,比2011年增产54万吨,增长1.6%,总产量基本恢复到了2009年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笔者从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新油22号"并进行示范推广,其产油率达47%~48%,较新疆目前的主栽品种"新油17号"亩增产15%。今年,该品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外推广示范种植面积达2 000亩。此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丰产性稳定,生长期为110天,亩产可达220~23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