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粉虱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我国烟粉虱自1949年记载以来,目前已有20余个省(市、自治区)发现烟粉虱危害.金坛市自2002年夏季在尧塘花卉交易市场发现以来,已逐渐扩散蔓延危害.为此,2003~2004年,我们对金坛地区露地蔬菜及有关植物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Q型烟粉虱发生危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又名棉粉虱、甘薯粉虱,在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广泛分布,是热带、亚热带及相邻温带地区的主要害虫之一.烟粉虱是一个正处于快速进化过程的复合种.截至目前,已被命名的烟粉虱生物型至少有26个.其中B型烟粉虱因其危害严重、寄主谱广、产卵量大、吸食汁液多、传播植物病毒病种类多、抗药性强、在全球扩张蔓延趋势快而成为最受关注的一个生物型.  相似文献   

3.
一、梨木虱发生及为害 1、发现发生.中国梨木虱1997年首次发现于和静县,很快扩散巴州其他地区,在库尔勒地区发生面积已达20余万亩.  相似文献   

4.
养殖龙虱要注意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虱又名水龟子,是生活在水沟、小溪中的药食两用昆虫,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滋补、保健、食疗作用,市场货缺价高,是倍受青睐的绿色食品之一.近几年龙虱人工养殖已获得成功.据了解,目前,山东省曹县王泽铺已建成大型龙虱养殖基地,并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生的进展,不断有商品货源供应市场,养殖龙虱虽然周期短,饲养效益高,但要获得成功,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烟粉虱是一种由许多生物型组成的复合种,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在寄主范围、传毒能力、抗药性等许多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利用mtDNA COI基因作标记对上海地区的烟粉虱生物型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所测上海10个代表性地区中,闵行区只检测到B型烟粉虱,嘉定、青浦和徐汇区只检测到Q型烟粉虱,其余各地区B型和Q型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共存.所测上海地区共45个种群中,有31个种群为Q型,占所测种群的68.9%,14个种群为R型,占31.1%.而且,大棚采集种群多为Q型(Q型占87.0%).结果说明Q型烟粉虱已在上海地区广泛存在、大量发生,并有取代R型烟粉虱成为上海地区烟粉虱主要危害类型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正> 稻飞虱是我省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己由偶发性害虫变为常发性害虫,危害损灭严重,已成为我省水稻高产和扩种的主要障碍.一、发生种类与危害我省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灰飞虱为温带性害虫,不耐高温,夏季稻田发生量少,为害轻微;白  相似文献   

7.
灰飞虱周年在麦类(包括冬季禾本科杂草)、水稻等寄主上辗转危害,前几年在我市一直属于次要害虫.从2001年开始灰飞虱发生逐年加重,特别是在麦、稻的穗期,灰飞虱集中到穗部危害,高峰期每亩虫量通常可达百万头以上.大量害虫在穗部吸食汁液,分泌霉物,造成作物灌浆不足,秕谷率上升,谷粒外观品质下降,已成为麦、稻穗期的主要害虫.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也随之急剧增长,成为威胁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为探索灰飞虱的化学防治方法,我市于2007年引进吡蚜酮,在小麦穗期进行了灰飞虱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县主要有灰稻虱、白背稻虱和褐稻虱三种,其中以“两晚”生长后期的褐稻虱为害威胁最大.1968、1970、1972和1975年曾连续大发生,已成为夺取晚稻丰收的主要障碍.现将几年来褐稻虱发生和防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小结如下:一、发生和为害规律1.发生时期 褐稻虱第二代成虫在6月下旬开始从南方陆续迁入我县稻田,繁殖第三、四、五代三个完整世代,第六代若虫一般不能羽化为成虫,逐渐自然消亡(见表  相似文献   

9.
梨木虱近年来在梨产区已由次要虫害上升为主要害虫,梨木虱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有世代重叠现象.由于常规农药的连年使用,使梨木虱抗药性增加,给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通过多年的调查和防治试验,摸清了梨木虱的发生规律,确定了防治适期,筛选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B型烟粉虱已成为棉花后期主要害虫之一,通过棉田烟粉虱的系统调查,寄主作物的调查以及防治药剂的筛选,初步探明其发生特点及消长规律,并分析暴发原因,提出了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5~2006年对稻褐飞虱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韶关市稻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已产生极高抗性,但对扑虱灵、氟虫腈敏感;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对稻褐飞虱防效较差,10%抑虫清悬浮剂、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氟硅菊酯水乳剂能有效防治稻褐飞虱.  相似文献   

12.
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itri(Ashmead)属同翅目,粉虱科.1998年,我县(恭城县)在莲花镇榨菜场月柿园首次发现柑桔粉虱的为害;1999年,恭城县南边的各个乡镇陆续发现其为害;至2000年,蔓延至县内全部乡镇及县城,已成为我县月柿、柑桔树上的一个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3.
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及抗药性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就采自江苏省句容、南京、高邮三地褐飞虱的生物型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三地稻褐飞虱类型已趋向生物型 ;采用浸苗法 ,对药剂扑虱灵进行了褐飞虱田间自然种群的抗药性监测 ,对药剂吡虫啉进行了抗药性筛选 ,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 ,褐飞虱对扑虱灵的抗性是 1993年的 14 .8倍 ,属中抗水平 ,且抗药性仍在上升 ;经连续筛选 8代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指数为 2 .5 ,属敏感阶段  相似文献   

14.
借助转基因技术,培育稳定遗传表达靶向昆虫基因dsRNA的转基因植物,对于防治刺吸式害虫褐飞虱具有潜在意义。研究在已获得V-ATPase D和V-ATPase H亚基基因片段的融合基因,并通过体外合成dsRNA喂食褐飞虱若虫后导致死亡率增加的基础上,构建了该融合基因的pcambia 1300-Ubi-hp(VAD-H)-RNAi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日本晴水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 cv.11)获得转基因植物,褐飞虱若虫取食转基因植株后飞虱体内靶标基因的转录水平有所下降,同时飞虱发育历期和世代周期有所延长,虽然没有造成飞虱的死亡,但双价RNAi载体的构建为利用RNAi技术进行植物抗飞虱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技术改进提高RNAi抗飞虱水平,可进一步培育出抗飞虱转基因水稻。  相似文献   

15.
褐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仅取食稻,具有刺吸式口器,是典型的吸食维管束液的昆虫,主要用针取食稻株韧皮部汁液,使韧皮部失去汁液、传导功能丧失,进而扰乱根系的生理活动,加速叶片衰老.水稻植株受褐飞虱危害后,首先出现老叶片变黄,并继续扩展到所有地上部分,使植株变成褐色而死亡.褐飞虱大发生时,每一稻株基部常聚集有数千头虫,严重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瘫痪倒伏,稻田成片枯萎,造成减产甚至失收.褐飞虱危害后造成水稻籽粒充实不良,空秕粒增加,消费品质和加工品质严重下降.此外,褐飞虱还是一些水稻病毒如草状丛矮病毒的传播媒介.近年来,褐飞虱连续多年暴发成灾,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一个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6.
桐乡市单季晚稻自2001年开始出现稻飞虱在灌浆期转移至穗部为害的情况,至今已连年发生.穗部稻虱种群以灰飞虱为主,2004年单季晚稻又有灰飞虱传毒的条纹叶枯病发生.因此,防治穗部灰飞虱,是确保当季水稻丰收,减少下季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重要技术环节,2004年穗期我们进行了穗部灰飞虱的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B型烟粉虱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又名棉粉虱、甘薯粉虱,在各大洲都有广泛分布,是热带、亚热带及相邻温带地区主要害虫之一。目前,国际上对烟粉虱的研究十分广泛,已报道的生物型多达20余种。其中B型烟粉虱由于寄主范围广,产卵量大,吸食汁液多,传播植物病毒病多,抗药性强,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已受到世  相似文献   

18.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媒介,近两年在我区连续大发生,并对吡虫啉类药剂已产生抗性.为筛选防治灰飞虱的有效药剂,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我站对5%锐劲特等药剂防治秧田灰飞虱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农林生产中的害虫种类鉴定及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对取食、危害竹子的竹飞虱属(Bambusiphaga)4种飞虱,即:黑斑竹飞虱(B.nigripunctata)、翅斑竹飞虱(B.maculata)、叉突竹飞虱(B.furca)、台湾竹飞虱(B.taiwanensis)的5龄若虫进行了初步分类研究和记述.结论:除了台湾竹飞虱外,其余3种飞虱的5龄若虫均为首次记述.  相似文献   

20.
经调查,慈溪市烟粉虱的寄主植物涵盖林特花卉、蔬菜等农林作物和野生植物,共记录31科84种.自2003年以来,烟粉虱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危险虫害,使农作物和林特花卉蒙受损失,并传播新的病毒病.该虫害防治难度大,必须注重多项防治技术,才能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