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状水稻种传病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病害,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15%~30%,严重的造成绝收。水稻种子上常带有很多病原菌,在水稻株生长的不同时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害症状。这类由种子带菌,并传染而引起发病的病害,叫种传病害。首先,种传病害发生后,对稻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因稻种带菌(病)是引起稻株发病的初(始)次侵染源,在生长季节,可引发病害的再侵染、  相似文献   

2.
正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病害,属世界性水稻病害,在70多个国家发生此病。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产幅度一般为10%-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因此,稻瘟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现将防治要点介绍如下。1.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形成中心病株,并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  相似文献   

3.
(续第4期第20页)发生症状水稻纹枯病(见第21页图1)又称云纹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之一,湖南省各地均有发生。稻株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水稻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一般从分蘖盛期开始,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叶片次之。先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  相似文献   

4.
水稻干尖线虫病又称干尖病、白尖病,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一般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30%以上。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有些农民误认为是水稻品种种性退化,由于此病害随种子调运传播,会影响种子市场正常运作,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经种子传播引起的水稻病害,一般减产可达10%~30%,从病症、病原、发病特点、发病条件等  相似文献   

5.
赖建有 《农技服务》2009,26(7):52-53
在水稻生产上,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也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的发生程度不同,一般可造成减产10%~15%。从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综合防治措施等几方面介绍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稻瘟病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病害,广泛分布世界各水稻种植区。吉林省每年都有发生,其发病程度因品种、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气象条件不同而有差别,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40%~50%,分蘖期发病严重时,成片枯死,有的植株虽不枯死,但新叶不易伸展,稻株生长缓慢,不能抽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稻病害种类较多,约有40余种,常年发生较重的病害有以下几类。稻瘟病种子带菌和病稻草是水稻播种后的主要病源。水稻不同生育期感病,造成不同的发病症状,常称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  相似文献   

8.
水稻胡麻斑病又名胡麻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分布较广的一种病害,一般土壤瘠薄、缺肥导致水稻生育不良时发病较重。此病在全国稻区均有发生,可造成减产10%左右,重病田可减产30%以上,并可降低稻米品质。1、症状识别胡麻斑病从苗期到收获期都可发病,以叶片发病最为普遍,也可发生在穗颈、枝梗、谷粒等处。叶片发病,先发生褐色小点,  相似文献   

9.
正稻瘟病属世界性病害,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稻瘟病发病率及发病程度逐渐增加,科学有效防治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1发生症状稻瘟病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具体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叶瘟、节瘟、穗颈瘟危害最为严重。苗瘟:由种子带菌造成,常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一、杂交水稻常见病害防治技术1.水稻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泸州市纳溪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年份一般约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甚至颗粒无收。在水稻生长前期,如果叶瘟严重发生,稻株在孕穗前枯死,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在抽穗期,如果节瘟和穗颈瘟严重发生,则招致大量白穗和半白穗(俗称"吊颈瘟"、"掐颈  相似文献   

11.
水稻胡麻斑病又名胡麻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分布较广的一种病害,一般土壤瘠薄、缺肥导致水稻生育小良时发病较重。此病在金国稻区均有发生,可造成减产10%左右,重病田可减产30%以上,并可降低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 ,属真菌病害 ,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病 ,因危害稻苗、稻叶、穗颈、稻节、稻粒等 ,故称为苗瘟、叶瘟、穗颈瘟、节病、谷粒病。特别是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常会危害成灾 ,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大敌。正阳县 2万hm2 水稻发病 1.12万hm2 ,一般减产 15 %~ 2 0 % ,严重的高达 40 %以上。1 症状1.1 苗瘟多由种子带菌引起 ,早稻、麦茬稻秧田发病严重。三叶期前一般形不成明显病斑 ,幼苗多变黄褐色 ,而后枯死 ;三叶期后发生在叶片上 (即苗叶瘟 ) ,病斑短纺锤形至棱形 ,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 ,灰绿色或褐色 ,天…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稻瘟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4.
棉花主要种传病害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传病害是指病原体附着或寄生于种子外部、内部或种子之间,借助种子传带的病害。种传病害会造成植株发病、田间成苗率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扩散新区、种子变色皱缩、引起生化变化降低营养价值、产生毒素、人畜中毒、增加防治费用等危害。1棉花种传病害症状1.1棉花枯萎病症状  相似文献   

15.
水稻立枯病是寒地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对秧苗素质及后期生长和抗逆性影响较大。轻者造成成片发生,重者导致幼苗全部枯死。1发病病因1·1真菌性立枯病由真菌危害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由于种子或床土消毒不彻底,使床土或种子带菌,加之幼苗的生长环境不良和管理不当,致使秧苗生长不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株个体受害后瘪粒增加,千粒重下降,谷粒色泽变暗,不能正常成熟。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达50%,甚至失收。如不能及时有效施药防治将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做好水稻纹枯病预防和及时有效地施药防治十分重要。1.病害发生该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侵染叶片、苞叶和果穗。玉米拔节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先是茎基部的叶鞘感病,后侵染叶片并向植株的上部蔓延。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分布广、流行快、损失大,严重的发病损失达30%以上,局部地区可造成颗粒不收。稻瘟病是气流传播病害,条件适宜可迅速蔓延流行,仅1~2天时间就能造成全田发病。另外稻瘟病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病害,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相似文献   

18.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它是水稻中、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轻重及对水稻影响的大小与发病早迟有关,抽穗前发病对产量影响较大。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甚至90%。这种水稻叶部的细菌病害,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水稻黄单胞稻致病变种。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或水孔侵入稻体,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繁殖危害。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病菌的发育适温26~30℃,在病残体上越冬,稻种亦可带菌,经风雨传播。氮肥过多和低洼积水田发病早而重。台风暴雨后,病害常在感病品种上迅速扩散。  相似文献   

19.
随着黑龙江省通河县水稻面积逐年增加,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施肥量的增加,加上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使水稻病害种类增加,尤其以土传病害中的水稻纹枯病,由次要病害上升到主要病害。近几年水稻纹枯病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有的年份发生较重,该病主要引起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许昌市对小麦产量构成威胁的病害种类主要有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孢囊线虫病、赤霉病、黑穗病等。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15%,严重的可造成小麦减产30%以上。一、发生特点(一)症状隐蔽全蚀病、纹枯病发病早期如果不注意观察,其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全蚀病是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